12月18日,《電動汽車觀察家》主辦的第二屆新能源汽車商業化大會在北京廣播大廈舉行。
以下是大會嘉賓逸乘出行副總經理宋偉天的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好,我是逸乘出行宋偉天。
剛才聽了很多換電的事情,其實我這個PPT內容被前邊很多前輩講掉了,我就更輕松,時間更充裕。2015年成立,現在3000多輛自有的換電車輛,我們在杭州做的換電事情。我們自運營體系在廣州、杭州、蘇州、無錫,通過長時間的練,最終做了自己的平臺。
這四個板塊大家都不陌生,我們一直圍繞著這四個模塊做事,我們是以技術驅動,建立整個閉環的打通。剛才有一個大咖講到里程,我們所有的核算方式都是按照里程核算,換電就是按照里程算的。
我們經常會說一個事情,就是我們怎么能讓乘客少付錢,讓司機多賺錢。乘客少付錢很簡單,我少收一點,正常的平臺收10元,我收8.5元。司機端怎么做?有很多的東西,之前聶總講換電的時候也聽過,我們跟著教主一路走的,我們也嘗到了里面換電的優勢與利潤點,非常舒服。換電的優勢不說了,我們就說一件事情,我們如果在省市一級城市做換電站,把車輛淘汰之后,可以把車子放在下面的地區去,電池損耗之后可以做一個小的換電站,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再到三線城市或者再做梯次利用,我們自己一直在做,做了很長時間。
這是我們現在的一組數據,上邊是其他平臺,下面是我們,KM是公里,一切都是以公里為主的。前邊不管是收的多還是收的少,最后結果就看兩個,第一司機收入是0.81,我們是0.92。他們的毛利是0.16,我們是0.29。這是我們在杭州實測的數據。
這是我們自己的換電站,機械手臂的。
這是我們的集群圖,很簡單的理解,我剛才講了以SaaS驅動,把四個板塊做閉環,總流量端、車輛來源、司機來源,剩下都是我們的自己產品,比如說管理系統,我們的出行管理系統,還有最后的小程序,都是全方位的服務,最后再到結算中心,再回來。
這是后臺的ERP,右邊這個圖是打車的圖,看不清楚。左邊比較好玩的就是這么多ERP,只有我們跟能源有關的,我們是出行公司,我們自己司機通過ERP都可以看到車輛的情況與電的情況。
最后著重講一下這個小程序,我們在很多地方做了很多本地出行項目,我們從打車開始到打車結束,中間所有的數據分析,數據規整,包括我們現在展現出來的司機拉新,里面做的比較好的就是司機裂變。我想表達把全生命周期的板塊通過SaaS的方式,把四個主觀因素,最后呈現出來現在可以復制的模式。這是我很簡單講一下我們公司的情況,各位感興趣可以到杭州看我們。謝謝大家。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433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