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佳作迭出,精彩紛呈。
“可選的高品質電動汽車越來越多了。”這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而在轎車領域,最耀眼的有“三杰”:特斯拉Model3,小鵬P7和比亞迪漢。
這三款車廝殺激烈。
一方面,小鵬P7和比亞迪漢是“唯二”正面狙擊特斯拉Model3的國產車,而且都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盡管Model3今年在國內的銷量出現了“井噴”,但小鵬P7和比亞迪漢的出現(當然也還有其他優秀國產新能源車的功勞),使得特斯拉無法在中國復刻橫掃歐美市場的戰績。
而且,我們還發現,越來越多的熱衷于電子產品的科技極客開始站到了小鵬汽車這邊,而非特斯拉。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誰持續抓住科技極客,誰就能更持久地贏得更大的未來。
另一方面,小鵬P7和比亞迪漢雖然調性和優勢各不相同,但也上演了“二馬爭槽”的大戲。在《電動汽車用戶聯盟》的社群里,有很多人退訂了漢而選了P7,也有很多人退訂了P7而買了漢。這無褒貶之意,也無對錯之別,因為每個人買的都是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三杰”之中,小鵬P7是最不容易的。因為特斯拉和比亞迪都有著很長久的技術積累和不錯的品牌聲譽,各自都有一幫鐵桿粉絲群體,但作為新勢力的小鵬汽車,還需要在人們的質疑中證明自己。
換句話說,車主要選擇小鵬P7,在做決定的那一刻,要付出很大的“信任成本”。這個成本有多大?差不多30萬吧。
所以,歲末年終,我們決定做一期盤點,問問那些用金錢給小鵬P7投票的人:
當初,你們是怎樣放棄Model3和比亞迪漢?
現在,你們后悔沒?
我們在《電動汽車用戶聯盟》的P7車主群里,找了三位朋友聊了聊——兩位在北京,一位是軟件工程師,一位是剛剛輪到家庭號的電車新手;還有一位在上海,之前是比亞迪秦車主。
以下是他們的講述,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小鵬P7后驅智尊版車主,帝都軟件工程師:
下了很大決心才買的P7,現在覺得賭對了
其實,我剛需不大,但今年有了個新能源指標,如果不買車就浪費了。
我的預算是35萬,想買轎車,最早是奔著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版去的,因為大家都說特斯拉是最牛逼的。后來因緣巧合,P7走進了我的視野。看第一眼,我就被它的外形吸引了。進一步了解之后,覺得P7更對我的胃口。
當然,整個買車過程并沒有這么簡單。
我買車是很理性的,基本不看網上的吹文或黑文。我的策略是,把同級同價車型的靜態數據,都采集到了一個Excel表里,作橫向對比。然后,對每款意向車型深度試駕至少2次,盡量體驗日常車機和性能極限方面。最后,再看它們的綜合實力。
比如,我會把品牌效應列在上面,特斯拉自然是有品牌加成的,我肯為它加2萬塊錢,那和其他車型對比的時候,我自然要減去這2萬塊。
Model3挺好,但FSD要6.4萬元,這是必須買的,不然就沒啥意思了。便宜一點的標準版,續航只有四百多,舒適性和語音控制都不怎么好,風噪還大。
比亞迪漢設計風格老套,無論是人機交互,還是自動輔助駕駛,都和特斯拉、小鵬差得很遠。所以,我最后也就放棄了。
蔚來EC6不是轎車,但我也稍微考慮了一下。它比P7貴10來萬,里程卻只有400多;而如果要買100度電池的EC6,則要比P7貴15萬。此外,受限于硬件配置,它的智能化和自動駕駛潛力不如P7。
我是很看重木桶原理的,對比下來,P7更符合我的需求。雖然P7在續航里程、性能、舒適度、價格這方面都不是最強的,但綜合來看,它是最均衡的,沒有明顯短板。
而在智能化上,P7的長板很長,自動駕駛后期的潛力很大。目前所有車企都在智能化上發力,但我覺得有互聯網軟件研發基因的企業,會更靠譜一些,畢竟他們有快速軟件迭代的經驗。而傳統車企這方面沒有經驗,外包更不靠譜。
當然,在這點上,我也在賭。實話講,買P7是下了很大決心。我現在提車3個多月了,P7的系統經過幾次OTA之后,開放了越來越多的功能,小鵬汽車前不久還發布了NGP工程版的媒體預覽,這讓我覺得,我是賭對了。
有意思的是,買之前,我爸媽對我花接近30萬塊錢買了個沒聽說過的國產車有點吃驚,但現在他們也覺得“真香”了。我媽還會主動和小P聊天,由此,我覺得充分對比了解這款車后,誰都會覺得“真香”。
目前,我已經開了6000多公里,P7的各個方面都挺讓我滿意的。
首先來說說它的智能化,這是我最看重的點。因為智能化功能可以規避一些意外,比如雷達和360影像可以規避一些狹窄路段或車位的剮蹭,變道時盲區預警可以讓行車更安全。
P7十月份第一次OTA之后,開放了ACC(自適應巡航)和LCC(車道居中輔助)等功能,我自己還去測試了它的極限。這一方面是出于職業習慣,另一方面是為了后面的使用安全。只有在充分了解系統的能力邊界之后,使用起來才會更放松,因為你很清楚什么情況可以放心地交給它,什么情況應該提前接管。
說實話,測試的時候我是高度緊張的,全程準備隨時接管,不敢掉以輕心。有了這么個經歷,后面就不緊張了。我上下班90%的路程都在三環,如果下班后覺得太累,實在不想開車,我就會打開輔助駕駛,雖然目前只開放到ACC+LCC,但全程幾乎不用怎么操心。
此外,P7的車機交互,目前應該是地表最強。單就語音控制來說,準確是炫技,不準確那就是尷尬了。P7的語音控制,不但準確,還支持連續對話,很多操作都不需要手動,你只需要張口就行,明顯提升了駕駛安全性。
此外,P7的音區鎖定也做得很好,誰喚醒了它,它就聽誰的控制,而不會識別其他人說的話,這就避免了多人語音識別的尷尬,很舒服。而且,車內日常談話的無效指令,它也能過濾掉,不會強行識別,這也很厲害。
買P7之后,我有個很大的感受,就是“保護投資”。因為我很喜歡科技和電子產品,有時候看到新功能,就想更新換代。但車比較貴,短期內不太好換。好在P7上的硬件預留充足,OTA又能及時升級,那么,將來新車型的很多功能和創意,也都可以通過OTA在我這車上實現,我沒必要再買一輛新車。
對于P7的續航表現,我也很滿意。我平時不怎么跑長途,上下班來回30公里左右,一般一周充一次電,還比較省心。在周末,我有時候會回天津看望父母,來回400來公里,如果出發前充滿電,中途不充電都夠用。
因為小區不能安裝充電樁,我之前還挺擔心充電問題的,現在看來,大可不必。
我周末都會去給自己“改善改善生活”,吃點好吃的,和朋友一起坐坐。我一般都會選擇小鵬自營充電站附近的商場,這樣娛樂充電兩不誤,停車還不要錢。再加上小鵬有車主終身免費充電的權益,算下來每年也能給我節省五、六千塊錢的電費和停車費。與此同時,還免去了“充電難”的隱憂。
當然,這車并非十全十美,缺點也是有的。比如,潮濕的雨雪天氣里,剎車片摩擦聲太大,但我聽說廠家已經關注這個問題了,正在解決中。
還有一些小細節上的缺點,都不是很嚴重,OTA就可以解決。我打算給何小鵬寫一封建議信,具體聊聊這些問題。另外,我一直希望小鵬能給我開放內測資格,讓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臺車,這是我作為一個科技極客的需求。而我了解多了,也會分享經驗指導其他車友更好地用車。
不管怎樣,基于目前我對小鵬汽車的了解,我是堅定看好小鵬汽車股票的。遺憾的是,國家金融管控比較嚴格,小鵬上市時,我美元都換好了,但最后海外出金失敗了,不然應該已經賺回來一輛P7了。
02
小鵬P7后驅超長續航智享版車主,電車新手趙先生:
本來心心念念想買比亞迪漢,家庭號下來后卻買了P7
我們家一直想買個車,但怎么都搖不到號,我爸搖了6年了,我搖了4年了,都沒中簽。幸運的是,今年我們家終于輪到了一個只能買新能源汽車的家庭號。
一拿到號,我就開始張羅買車了。身邊的人都建議先買一輛小螞蟻,因為便宜,等電車更成熟之后,再換個好點的車。
但我不這么想,因為:
第一, 電動汽車發展十年了,現在有不錯的車了;
第二, 我是一個注重生活的人,人應該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因此,我決定買輛好點的車,預算在25萬到30萬之間,主要考慮三款熱門車型——比亞迪漢,特斯拉Model 3和小鵬P7。
雖然這次家里買車,主要是給我買,但我也聽我父母親的看法,看車是跟他們一起去的。前前后后,我們一共看過3次。
我當時最中意的車就是漢,上市前一個月就關注了,一直覺得漢太好了,怎么著也會買漢。
首先,刀片電池是最大的賣點。但我后來了解到,它本質上還是磷酸鐵鋰電池,耐低溫的性能一般。雖說有隔熱處理,結構優化,但也還是架不住北京冬天零下十幾度的低溫。
其次,漢的零百加速是3.9秒,這也挺吸引我的。年輕人嘛,還是喜歡開動力很足的車。
再次,漢的外觀真的挺好看,前面的鍍鉻飾條,后面漂亮的尾燈,都很吸引我。
至于小鵬P7,它當時并沒什么存在感。有一次,同事跟我說小鵬P7也不錯,在網上搜了一堆照片給我看。但我打心眼里不喜歡,覺得外觀內飾都很丑。
但是,在看到實車之后,我就被打臉了。我第一感覺是,P7真驚艷。我爸也這樣,看第一眼就覺得這車好看,車漆比較有質感,線條也好看??傊?,我認為實車比圖片好看太多。車可能跟人一樣吧,有的上相,有的不上相,P7可能屬于不上相的吧。看了實車后,我覺得P7真是時尚、簡約,適合我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開。
試駕之后,也很滿意P7的動力表現。那是我第一次去看電車,沒敢開,讓銷售開的,他一腳電門下去,我有種靈魂被甩在后面的感覺。
試駕完P7,我們去比亞迪的4S店看漢,然后就發現自己變心了,覺得漢不怎么樣了。
當時展廳放著一輛紅色的漢,我一看,覺得它非常大,非常商務。我本來也是想買輛商務車,但是漢太商務了,從正面看特別丑,感覺不太協調。內飾也特別商務,甚至有點俗。
而且,拿漢的車機系統和P7一對比,更覺得P7好。
至于Model 3,開起來比P7要舒服些,但是做工比較粗糙,車漆有印痕,門縫也不太合得上,反正問題挺多的。但它的優點是品牌可以跟BBA看齊,市值也高,不會有什么倒閉的危險。
把這三款車對比了一番之后,我們一家三口的選擇完全不同。我喜歡P7,我爸喜歡Model 3,我媽喜歡漢。
雖然父母都說尊重我的意見,我選哪個,就買哪個,但我爸還是認為P7的底盤太低,坐1~2個人還行,坐3~4個人就不是很好了,出去玩的時候,容易磕著,可能傷及電池。
那段時間,我們一起出去遛彎兒的時候,我看到路邊停著的奧迪A6啊,A8啊,就會指給他們看,跟他們講這倆車的底盤也很低,可人家照樣開得好好的。說了幾次之后,我爸也就不擔心那個問題了。
反倒是我自己還有點疑慮,不擔心P7這輛車有問題,但擔心小鵬汽車這個企業有問題。因為小鵬汽車還太年輕,P7上市也沒多長時間,我怕它割完韭菜,弄上錢就跑了。前幾年這樣的車企有很多,有些廠家造車就是為了騙補。
但是,這個擔心在我拿到車之后,就打消了。因為我覺得,如果小鵬要是只想割韭菜,不會這么用心,花這么大心血,造出這么好的一輛車來。
現在,這車我開一個多月了,總體上是很滿意的。
剛提車那段時間,我真的挺開心,感覺很新鮮,去哪兒都想開開。而我家到公司只有1公里,但我也會開車去。P7的顏值真的高,開出去經常有人圍觀,他們會問你是什么車,哪個公司的。
最近工作比較忙,也沒怎么出去玩兒,加起來才跑了781公里,充了5次電。
前天我帶同事出去,在一個紅綠燈路口,綠燈后,我沖了出去,同事說他快尿了。因為他沒太感受過這么快的起步,說這車的動力真的很棒。
雖然我很喜歡開動力十足的車,但P7的動力也讓我有點怕了。我之前的車是一輛手動擋的皮卡,你踩一腳油門,它會有一個延遲,但電車沒有,踩了電門立馬加速,我好幾次差點撞了。所以,我感覺自己目前還有點駕馭不了這個車,現在不敢開太快,起步也會慢一些。
因為開得不多,我對這車體驗還不太深,唯一不太滿意的地方,是它的續航表現。
我這車的NEDC續航是670公里,WLTP顯示差不多是520公里。我們這邊最近已經到零下10度了,滿電情況下我只能開200公里。有一次,我開了80公里,結果表顯續航掉了200多公里,我當時都懵了。
還有,上次充電后,總共3天,我開了11.2公里,WLTP工況續航剩余415公里,相當于消耗了105公里。
當然,我也知道這和我短途高頻用車的方式有關,和跑高速長途不一樣。我是每天早晨起來開個一公里去上班,中午回來開個一公里,出去再開個幾公里。這樣的場景耗電量肯定是巨大,冬天車是冷的,電池升溫也需要耗電。但不管怎樣,我還是覺得掉得有點多。
03
小鵬P7后驅長續航智尊版車主,上海周先生:
逛街逛到小鵬體驗中心,買P7純屬意外
2019年年底,我就在盤算買新車了,因為我的14款比亞迪秦混動換過電池后,續航衰減嚴重,不太能滿足我的用車需求了。我之前一個月差不多跑一千公里左右,現在要兩千公里左右了,需要個長續航的車。再考慮到2021年要結婚,需要個稍微大點的車。綜合考慮后,我決定再買個車。
我的要求是這樣的:
1, NEDC續航得600公里左右,確保在最差的情況下,也能跑200~300公里。
2, 得有智能輔助駕駛。我工作忙,有時候還上夜班,下班時會覺得很累,如果有輔助駕駛,那我開車能輕松不少。
3, 預算控制在25~30萬之間。
符合這幾個要求的也挺多的。往上探一探,能夠到蔚來es6最低配;往下走一走,20來萬的車就更多了。
那時,Model 3是我最心儀的。但如果買這車,肯定要買FSD,因為那是特斯拉的靈魂。但是,標準續航版又不滿足我的續航要求,長續航版又超出了我的預算,再加上特斯拉的做工實在不怎么樣,不符合它的價位,所以我還是放棄了。
后來就看到了漢,圖片上看著很不錯,但年初沒啥試駕車,而且還不斷傳出遲遲無法上市的新聞,我們就沒再多做了解,打算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6月份的一個周末,我和我老婆在家閑著沒事,我就提議帶她去看看造車新勢力的車子,去看理想ONE。但那天我們在高架上堵了兩個鐘頭車,因為前面有車禍,老過不去,所以就不想去看了,決定隨便找個廣場先吃飯。
那個廣場上正好有個小鵬汽車的體驗中心,我們路過時,就進去看了看。在這之前,我還沒有見過P7實車,只在網上看過照片,接受不了它的車頭,沒什么特別的理由,就是覺得丑。
但在體驗中心看了一圈,感覺P7還可以,音響挺好,后排還可以放倒。正好我還帶了駕駛證,他們的銷售很熱情地邀請我試駕了一下。試的是四驅版,駕駛感受特別好,我還特別喜歡它的CDC(自動調節及不間斷減震控制系統)功能,過減速帶特別舒服。
沒過多久,我們又去了另一家體驗中心看了P7,感覺各方面都挺好,就決定買它了。
6月的最后一天,我們去下定金,還趕上了他們定金翻倍的優惠活動。整整等了兩個月,9月初,我們的車到了。如今,我已經開了5000多公里,前幾天剛做完首保。
我平時不怎么跑長途,上下班來回15公里多,倒不遠,但我媳婦兒那邊離得遠些,要100公里左右,我經常兩頭跑。
總體來說,我對這車還挺滿意的,續航和智能化都符合我的要求,NVH表現也很不錯。
首先,續航沒問題。我一般習慣續航剩100公里的時候,就去充電了,充到570公里,大概能用4天,能跑250公里左右。我沒怎么跑過高速長途,最遠才跑了200公里,體驗不完整。但根據其他車友的反饋,我覺得P7無論怎樣打折,以120km/h的速度,開400公里肯定沒問題。
其次,P7用料挺良心的。前幾天,我在現場看到他們拆P7內飾件,里面有很多帶隔音棉的。當時,我旁邊有個特斯拉的售后人員就說,小鵬這樣賣車的話,賣一臺虧一臺,早晚要虧死。說起來也挺搞笑的,他是特斯拉的員工,但開的是小鵬G3。
最后,P7輔助駕駛的表現,也在我預期之內,倒是沒有過多的驚喜。當然,也不是說它不好用。怎么說呢,吃東西,同樣的食物,不同人有不同的體驗。
今天咱們群有個車主吐槽,說ACC開起來“一躥一躥的”,好幾次剎不下來,他不敢用了。但我體驗就不太一樣,我下班回家開30分鐘,打開ACC和LCC功能,就可以很輕松地和別人聊聊天之類的。
總的來說,輔助駕駛還是會讓你省心不少。之前有一次,我開車犯困了,差點撞到護欄上,幸好及時醒了,把車子拉了回來。而如果我當時開了輔助駕駛功能,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
但小鵬汽車也有些讓我不滿意的地方,我之前打400投訴過一次。當時小鵬在北方的一個汽車體驗館舉辦了一個活動,我們南方的車主不能參加這個活動。400給我的回復是,這是北方車主特有的,南方車主不能參加。那么,我想問,南方買小鵬和北方買小鵬不一樣嗎?或者,他們至少可以在北方辦完,南方再辦一場。這方面,我希望小鵬注意下。
比較有意思的是,買了P7之后,我對中國汽車行業有了不一樣的認識。我以前認為中國汽車行業即將進入整合階段,一大批小品牌會被淘汰或者吞并,最后只剩幾個大品牌,就像當前的美國汽車一樣。但現在發現,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變得厲害了,汽車行業又處于打散狀態,新勢力跟老品牌互相競爭,市場在以新的方式重塑。
最后,我希望小鵬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來,不要老被別人說它帶著特斯拉的影子。
撰文:王玉琴
編輯:蔣保信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51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