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風口下,除了上海、南京、杭州,還有一座城市正在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它就是合肥。
合肥有夢: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
1964年,江淮汽車誕生于合肥,兩年后安凱汽車也運營而生,如果再算上合肥長安,以及奇瑞的生產基地,在汽車工業重鎮盤點中,合肥一定是繞不開的城市。前些年坊間傳聞的“大安汽”并未成行,但是合肥在近兩年“觸電”后,正在加速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
當然,在新能源風口之下并非只有合肥耐不住寂寞,畢竟同處于長三角的上海、杭州以及南京都給出了優厚的條件,但是算得上讓合肥“一戰成名的”應該還是2020上半年投資蔚來汽車。
在經歷“最慘2019年”之后,蔚來汽車在2020年年初的股價一度下跌到1美元,曾經新勢力的“帶頭大哥”一時之間也不如到“等米下鍋”的地步。而就在此時,合肥市及時向蔚來伸出了援手,多家合肥市國資公司組成的戰略投資者,向蔚來中國投資112.6億元,蔚來中國將總部搬至合肥,后者則獲得其24.1%的股份。
有人從此將合肥取名為可媲美拉斯維加斯的“賭城”,但是如今世人皆知這場豪賭讓合肥名利雙收。2020年蔚來汽車的股價上漲27倍,同時蔚來汽車的交付量也不斷刷新紀錄,其第三款產品EC6也在2020年完成上市和交付。
如果說投資蔚來直接讓合肥名利雙收的話,那么在2020年大眾入股江淮則推動了合肥“新能源汽車之都”邁上新的臺階。大眾汽車向江淮汽車注資,獲得其50%的股權,同時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大眾(安徽)。
在大眾汽車的加持下,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被全面激活。2020年下半年,合肥先后迎來威馬和吉利和特斯拉,三家分別與合肥簽訂協議成立新的公司落戶合肥,同時合肥還參與了威馬的D輪融資。
沈暉曾表示,合肥各級領導干部的戰略眼光、專業知識、工作作風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讓我們投資信心倍增。我們將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從具體項目做起,帶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戶合肥,回報合肥的信任與支持。
20億投零跑,第二個蔚來已經現身?
進入2021年,合肥的為夢想努力的腳步并沒有放緩。最新消息顯示,有接近零跑汽車高層的知情人士對外透露,該公司正以超220億人民幣估值進行Pre-IPO輪融資,合肥市已明確表達投資意向,投資金額在20億元左右。盡管零跑汽車回應,“以最終公告為準”,但結合此前合肥廬江的政府領導已于1月赴金華考察大華股份、零跑汽車等企業的消息看,這樣以信息并非空穴來風。
消息還稱,該筆投資將分兩批完成,首批2億元已投入零跑汽車B輪融資,剩下18億元將投入Pre-IPO輪。上述知情人還透露,零跑汽車與合肥市政府已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全面、深度合作,“與合肥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之后,零跑將在合肥建立第二工廠”,該工廠的計劃產能為20萬臺。
顯然合肥對于零跑的關注并非僅僅是投資層面,更像是讓零跑成為第二個蔚來一樣,帶動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為構建合肥新能源汽車之都貢獻力量。盡管零跑當前的實力遠不如蔚來,但是經過前些年的試探和技術積累,尤其是其全系產品C11已經開啟預售,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進行批量交付,已經讓行業看到了厚積薄發的后勁。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零跑背靠大華股份,此前僅僅依靠長江汽車進行代工生產,而長江汽車已經走至破產清算的邊緣,所以零跑汽車實際上也急需尋求新的解決辦法。一個月前,零跑已經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生產資質,那么此時合肥橄欖枝的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實際上對于零跑來說,合肥的確也有新能源產業鏈集群化的優勢。除了前文提及的江淮、大眾和蔚來,這三家整車制造的馬車,合肥還是擁有科大訊飛、國軒高科、威靈電機、合肥巨一等新炙手可熱的能源配套企業。除此之外,合肥還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擁有被稱為培養汽車人才的“黃埔軍校”一一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擁有119萬工程師人才。
成功,多數時候都需要搏一把,合肥在投資蔚來這件事上算是教科書級的勝利。當前,我們尚不知零跑能否將合肥的勝利延續下去,但無論如何,在夢想的加持下,觸電成癮的合肥不會停下尋找第二個蔚來的腳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70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