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新能源市場,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窮。但事實告訴我們,萬籟俱寂終有時,真才實學方能定乾坤。于是我們看到,在發改委向全國推廣的綠色技術清單里,奇瑞新能源的全鋁車身制造技術位列其中。是的,有些技術注定活在PPT里,而有些技術是可以拿到“官憑”走向全國的。
在眾多自主品牌里面,技術從來都是奇瑞的一大標簽,此次被發改委“欽點”,既是技術實力的彰顯,亦是對行業發展的以正視聽。時代巨變,免不了喧囂,但切莫奪主,亂了綱常,這是會有問題的。尤其是對技術而言,更是一顆螺絲、一張圖紙、一行代碼逐漸積累來的,浮躁不得。
這一點,奇瑞新能源無疑做得很好,歷經十多年自主開發的全鋁車身技術,此前一度不被大家認可,但是他們并沒有放棄,而是默默耕耘,完善技術點,并積極做市場推廣。如今,節能環保的浪潮襲來,奇瑞新能源精準踩下時代命脈,旗下全鋁車身工藝被發改委作為范例,向全國推廣,讓曾經不被正視的全鋁車身技術一下走向了舞臺中央。
扛起“雙碳”大旗
如果說過去十年新能源市場是由補貼推動,那么下一個十年,甚至下下個十年呢?很多新能源業內人士會想到雙積分,但其實遠不止。
去年,我國向全球鄭重承諾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自此,碳達峰與碳中和,這一“雙碳”組合正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而且嚴格來說,由于“雙碳”組合對節能與高效技術的追求,不僅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助推器,更扮演著潤滑劑的作用,讓其走得既快又穩健。
而為了全面應對“雙碳”組合,發改委也于近日向其它各部門印發了《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的通知。我們盤了下發現,該目錄一共收錄了5大項目,共116個技術,但匪夷所思的是,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僅有兩個:全鋁車身制造技術和高效節能SiC功率器件及模塊關鍵技術。
換言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名義上能實現“雙碳”目標的,只有全鋁車身制造技術和高效節能SiC功率器件及模塊關鍵技術。而上述全鋁車身技術正是來自奇瑞新能源,所以,這不僅是對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技術的極大認可,也是對全鋁車身技術在行業的擴大應用打下一劑強心針。
很多人疑惑,為什么這次掐準時代脈搏的是奇瑞新能源?或者說,為什么是奇瑞新能源的全鋁車身制造技術?
從發改委推出《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的目的可知,本質是為了實現“雙碳”,但如何從根本上實現“雙碳”?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肯定不只是能源供給從油到電的簡單切換,高效驅動才是核心所在。那么,如何高效驅動呢?要么就是車身減重,要么就是提升驅動效率。
至于車身減重,也就是輕量化,最靠譜的方案就是材料更換,比如鋁合金、碳纖維、樹脂等新材料的應用。而這方面,縱觀國內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奇瑞新能源堪稱是行家。奇瑞新能源在輕量化上的布局,不僅持續了十多年,更重要的是研發與市場都已經構筑體系化,形成閉環,打通了可持續發展的任督二脈。
由于技術研發與市場應用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奇瑞新能源的全鋁車身技術亦被諸多榮耀加持。在全鋁車身技術上耕耘十多年后,目前,奇瑞新能源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輕量化全鋁車身技術,其中僅車身申報專利就達124件,而還創下了“第一個量產全鋁車身”等十余項國內第一的榮耀頭銜。
比如去年10月,奇瑞新能源高立新團隊牽頭完成的“鋁基輕量化新能源乘用車短流程研發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獲得中國汽車工業最高級別獎項——2020年度“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個獎項也被譽為中國汽車界的“奧斯卡”,是經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的中國汽車行業內唯一的、對汽車工業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力的科技評獎。
而且要注意的是,這是奇瑞繼2013年CVT無級變速器項目之后,再次摘得該獎項。在安徽20多年歷史上,僅有3次作為牽頭單位獲得“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其中兩次花落奇瑞,可見奇瑞的研發實力之雄厚。
另外,奇瑞新能源的“鋁基輕量化新能源乘用車短流程研發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首創封閉截面多腔鋁型材的車身骨架和可拆卸式的高分子復合材料車身外飾件的電動汽車新型結構,已作為典型案例寫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評估報告2019》,奇瑞新能源真正踐行了什么叫“技術范例”。
以技術實力見產品真章
眾所周知,熱衷全鋁車身技術的并不僅僅是奇瑞新能源,傳統品牌包括捷豹路虎,新勢力包括特斯拉、蔚來等品牌,在全鋁車身技術上都有著不錯的建樹。但為什么發改委唯獨選中了奇瑞新能源的全鋁車身技術呢?
這就要分析奇瑞新能源的全鋁車身技術實力到底如何了。其實,就材料層面來說,發改委選中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工藝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全鋁車身,還包括高分子材料覆蓋件、首創短流程工藝、生產成本降低以及降耗明顯等,是一個綜合性的考量。
我們可以將發改委的原文描述摘錄下,這樣更容易讓大家理解:“選擇封閉截面鋁合金擠出型材和熱塑性玻纖增強復合材料分別作為車身骨架和覆蓋件材料,利用‘擠/彎/焊-型/粘/噴-裝’一體化短流程工藝,建成多車型柔性焊裝生產線,實現短流程、低材耗、低排放和智能化生產?!?/p>
這項技術的全稱正是上文提及的“鋁基輕量化新能源乘用車短流程研發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它的行業意義主要表現為實現了4個“國際率先” 和“國際首創”:
1、國際上率先建成材料結構性能一體化的鋁合金框架車身的設計方法和開發體系;
2、首創封閉截面多腔鋁型材構成的車身骨架和覆于車身骨架可拆卸式的高分子材料車身外飾件為結構的電動汽車新型結構,顛覆了德國人文森卓?蘭西亞于 1925 年發明的板殼車身結構;
3、首創短流程工藝,大幅度減少了沖壓工序及模具開發,利用封閉截面多腔鋁型材結構輕量化的優勢,大幅度降低輕量化成本;
4、國際上第一個實現規模生產,項目技術已應用于奇瑞小螞蟻、大螞蟻等明星車型,近三年累計銷量已達10.6萬臺。
再具體到產品上,以該全鋁車身工藝為藍本,奇瑞新能源推出了LFS和@LIFE兩個純電平臺。目前最暢銷的小型純電動車小螞蟻正是來源于LFS純電平臺,也是國內自主品牌中首款使用輕量化全鋁車身打造的新能源純電車型,它實現了單車碳排放 112 kg CO2/輛;生產制造過程能耗 11.9 kg ce/輛;車型行駛能耗 9.7 kWh/100km的超低水平。
而最近正式改名的大螞蟻則出自@LIFE平臺,它采用世界首創全鋁型材框架車身+外覆蓋件復合材料,重量減少30%,剛度提升20%,達到26967 Nm/°,材料利用率達到96%,鋁基車身可回收率100%,真正做到低能耗,可回收,更環保。據悉,采用全鋁車身的大螞蟻,同等動力下續航可以提高7%。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百公里電耗將會是純電動車的核心技術指標,也是評價其技術含量高低的準則。據悉,至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需要降至12千瓦時/百公里,而根據目前的電驅動技術,中大型車<大型車很難實現這一技術指標,屆時輕量化上占優的全鋁車身技術勢必將成為電動車的一項標配。
結語:
在新技術概念泛濫的當下,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工藝此次入選發改委的綠色技術清單,并向全國推廣,可以說是對劣幣驅逐良幣的一次有力回擊。同時,隨著新能源浪潮涌起,以及政策對整車電耗的限定,在“凈世界 Yoo未來”品牌發展理念下的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技術將得到更多關注,也將引起其它新能源廠商投入到全鋁車身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的隊伍中來,進而推動中國新能源技術的整體突破,以及中國新能源產品力的整體躍升。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766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