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動車來說,自身帶著眾多的“標簽”,比如“平順”“安靜”甚至是負面的“續航焦慮”等等,但是隨著特斯拉和寶馬的不斷下調價格,“降價”也成為了電動車的“主旋律”。不過很多消費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為什么這些豪華品牌的價格不斷下調,而國產的電動車卻幾乎沒有降價的情況呢?
我們先以特斯拉Model 3為例,在2019年2月進入國內市場時,它的裸車價是43.3萬元,再加上購置稅和上牌的費用等等,價格非常高昂,是當之無愧的豪華汽車。而在兩年之后,國產特斯拉Model 3的售價已經降到了24.99萬元起步,幾乎是打了個對折,這對于那些老車主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再來看看剛剛在電動車領域發力的寶馬,不知是否受到了特斯拉的影響,寶馬iX3官宣全系降價7萬,不過好在寶馬將會對老車主以現金的方式進行補償,車主們心理還是安慰了不少。但是這種降價潮,還是刺激了很多新車主,尤其是那些還沒降價的車型,消費者在購買前,多少都會猶豫不決,“會不會我剛買回家,它就降價了呢”?
關于這個話題,國產電動車都遭受了“質問”,之前比亞迪趙長江曾經對媒體公開說道,比亞迪漢不會因為特斯拉Model 3降價而選擇降價,比亞迪漢這款車本身的利潤很低,在上市時已經將價格壓縮到了極致,讓消費者享受最高的收益。
無獨有偶,蔚來李斌在接受訪問時,也回答了相應的問題,李斌表示降價對于老用戶的傷害是非常大的,這種行為本事并不值得提倡,而特斯拉的降價只不過是因為之前成本太高,而現在國產化之后,逐步進入了一個正常的狀態。
李斌說“蔚來汽車絕不會降價,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盲目的降價來換取一定的市場份額,長久來看,就會降低售后的保障和服務,違背了蔚來的初心”。
其實從這些國產車企負責人的話語中,我們都可以看出,國產電動車暫時都沒有調整價格的計劃,其實在筆者看來,國產車一直都是以高配置,低售價來立足于市場之后,像比亞迪、吉利這種傳統車企的用料、做工和技術水準都在線,而價格相對比較合理,降價的空間也不大。而像蔚來這樣的造車新勢力雖然看似價格很高,但他們的造車成本也絕對不低,代工廠和零部件全部需要依賴其他供應商,再加上高端服務的人力成本等等,利潤可能確實如李斌所言,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不過在一些路線上的轉化,確實會帶來價格的優勢,比如小鵬P7已經申報了磷酸鐵鋰版本,相比于價格高昂的三元鋰版本來說,新車型大概率會將價格進行一定幅度的下調。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776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