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十多年時間,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化最為劇烈的階段。從最初能源結構上的油改電,到如今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的融入,新能源汽車儼然成為了新型的智能移動終端。這意味著,繼續以傳統的造車思維、傳統的運營模式參與這條賽道的競爭,勢必會被后來者居上,甚至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在大多數企業還在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猶豫不決時,北汽集團率先推動了公司自主板塊的電動化轉型,且率先將新能源業務獨立出去并完成上市。
應該說,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北汽算是實力的領跑者,但規模發展剛剛幾年時間,曾經的領跑者卻出現了銷量與業績的雙重“腰斬”,難免令業內唏噓不已。
在汽車行業內,這種“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先例并不少見,比如率先推出高端品牌觀致的奇瑞汽車,比如最早宣布跨界造車的樂視等等,均做出了領行業之先的舉措。但實踐表明:在瞬息萬變的汽車行業,僅僅看準了行業發展趨勢、獲得先發優勢,還遠遠不夠。在造車的這條賽道上,“先發”并不意味著持續“領跑”。
北汽集團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十多年時間,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化最為劇烈的階段。從最初能源結構上的油改電,到如今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的融入,新能源汽車儼然成為了新型的智能移動終端。這意味著,繼續以傳統的造車思維、傳統的運營模式參與這條賽道的競爭,勢必會被后來者居上,甚至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除了與時俱進,時刻踏準行業轉型的節拍外,保證戰略的可持續也至關重要。縱觀北汽集團自主業務的發展脈絡,會發現在其“先發搶跑”的過程中,也錯失了不少市場機遇。例如火爆的SUV市場和低端小型電動車市場,在這些領域,北汽并非沒有布局,相反還具備一定的基礎。但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短期內還未獲得絕對優勢的北汽,選擇放棄了在這些領域的前期布局,轉而另謀新賽道,如今的高端品牌ARCFOX極狐,就是北汽放棄低端電動車轉向高端化的一次試水。
在整個行業集體發力高端化的背景下,北汽選擇推出高端品牌無可厚非,但令外界感到擔憂的是:如果無法保持戰略的可持續性,這是否會成為另一個中途折戟的案例?
此外,在核心技術上的持續發力也很重要。從最早的發動機、變速箱,到如今的電池、汽車芯片,可以看出,在行業大變局的背景下,對于中國汽車品牌而言,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是不斷在更替的。這意味著,自主車企除了要把握行業脈絡,率先占據市場份額外,最根本的核心還是要掌握關鍵技術,且進行持續技術創新,這才是在這場排位賽中獲取領跑優勢的關鍵。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均來自圖蟲創意。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11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