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的安全性能多年來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消費者可以忍受它動力差,配置低,但卻無法忍受它安全性能拉胯,帕薩特的前車之鑒還歷歷在目。因此不少廠家都提出了自家車型在保證性能的同時,還能兼顧很強的安全性。
例如我們熟知的國產自主品牌比亞迪,作為國產品牌當中的老大哥,比亞迪算是電氣化起步比較早的企業,不久前更是推出了刀片電池,保證了極佳的電池安全性。畢竟相比于燃油車,電動車的自燃風險更高,因此在電池的安全性能方面下功夫也算是擊中了消費者的內心。
而作為新興的電動車品牌,廣汽埃安雖然出生不久,但已經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前不久廣汽埃安提出,自家旗下的新款車型可以保證1000公里的續航,同時率先推出了石墨烯基電池,無論是電池容量還是充電速度,都是同行當中的佼佼者。
而就在廣汽埃安推出這兩項技術后不久,廣汽官方又號稱,自家的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已經成熟,可以發布。同時廠家宣稱,這是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三元鋰電池整包針刺不起火,屬于行業領先地位。經過試驗,廣汽埃安的彈匣電池在熱事故信號警報5分鐘之后,也僅僅出現了短暫的冒煙現場,并無起火和爆炸,安全性能極強。而在靜置48小時后,被針刺的電池組也僅有被刺電芯模塊出現熱失控,并沒有蔓延到其他電芯上去。
而所謂的彈匣電池,通俗一點理解就是將電芯放在了類似于“彈匣”的小盒子內,對電池電芯進行保護。但部分朋友應該有所了解,早先寧德時代就做過類似的實驗,將三元鋰電池放在厚重的保護倉內,硬實的保護殼更是將針刺實驗中的鋼針搞斷了。但這一實驗當時引起了一眾網友的嘲諷,只要殼夠硬,里面就是裝火藥也沒事啊,反正針戳不破保護殼。
其實各家企業針對于電池自燃風險,都有著自己的管控辦法。特斯拉通過算法,一旦發現電池倉內部有電池出現問題的苗頭,系統就鎖死電池,進行全車斷電。但這一辦法有時會因為系統BUG出現誤判,讓不少人對此吐槽。而寧德時代則通過調整電池內部的化學材料,增加電池的壽命,只要電池的壽命長過電動車的壽命,那么再有問題也不會傷到人。而廣汽埃安則是通過一系列技術減緩風險的可能,同時加增硬實的外殼,即使電池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到其他部件的安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194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