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國務院公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是:”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根據上述邊界條件,本文對達到產業化目標的有關問題,試作些推算和剖析,從而提出建議。
一、 2015年前的產量增長速度
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015年累計產銷量50萬輛,分在4年內生產,可以推算出要求這4年內每年產銷量的平均增幅為132%。在這樣的平均增幅下,可以算出2012-2015各年的當年產銷量分別為2.5、5.5、13和29萬輛。各年的累計產銷量也一并見表1。
假設這4年內全國汽車年總產銷量平均為1800萬輛,則可算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汽車總產銷量中的百分比(見表1最后一列)。
二、 2016-2020年的產量增長速度
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即5年內累計共應生產450萬輛車。以2015年為基準,可以推算出要求這5年內每年產銷量的平均增幅應為40%。在這樣的平均增幅下,可以算出2016-2020各年的當年產銷量分別為42、58、81、113和156萬輛。各年的累計產銷量也一并見表2。
假設這5年內全國汽車年總產銷量平均為2000萬輛,則可算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汽車總產銷量中的百分比(見表2最后一列)。
三、 2012-2020年應有的產能水平
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要求達200萬輛。由于當年新增的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在當年內難以充分發揮作用,當年產銷量要低于可達的年生產能力。以2020年為例,這兩個數分別為156萬和200萬,即當年產銷量約為可達年生產能力的78%。
由此比例,可以估算出2012-2020年的產能應有水平,見表3。
四、建議
1、應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年產銷量落實到各汽車生產廠。要將推行電動車的壓力,由”十城千輛”的25個城市分擔到各汽車生產廠的肩上,調動各汽車生產廠的積極性,迫使他們主動去生產、銷售有銷路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2、要求各汽車生產廠每年產銷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其汽車總產銷量中的比例,應不低于類似于表1和表2最后一列的比例。
3、對于年產銷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其汽車總產銷量中的比例超過類似于表1和表2最后一列的比例的汽車生產廠,除按政策給予補貼外,還可按超額的車數給予適當獎勵。
4、對于年產銷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其汽車總產銷量中的比例低于類似于表1和表2最后一列的比例的汽車生產廠,除按政策給予補貼外,應按不足的車數給予處罰。每輛處罰的金額應遠遠高于上款獎勵的金額。
讓我們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共同目標而努力。
(本文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說明:《第一電動月刊》第14期第10頁刊載本文時,曾將題目改為”50萬輛產銷目標需年均增速132%”。
( 編輯/楊曉紅)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注明來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裕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42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