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份,眼瞅著下半年即將開始,這個時候,國內汽車召回,卻一波又一波的接踵而來。在召回的系列產品中,不僅有特斯拉進口Wodel 3;也有豐田、日產等多產品的召回,主要還是因技術故障,會給消費者帶來諸多的影響。而更令人不解的是,盡管,各個車企召回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正是由于現在的汽車市場,已經出現了更多的變化,如禁售燃油車的風聲四起、眾多消費者對特斯拉的維權聲勢越來越大等等,都讓消費者感覺到,這一次近二十萬輛的整車召回,并不簡單!
按理說,因為車輛出現故障,車企進行召回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有的時候,企業主動召回,還會是一種車企服務意識的體現,從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而這一次,針對涉及到眾多的車企、也同樣涉及到了比產品故障更多的問題,確實與過去有些不同。這是因為,像豐田、日產等產品的召回,很容易讓人覺得,企業在傳統車技術上投入心不在焉的感覺;而特斯拉的召回,雖然僅有幾百輛Modei 3進口車,但正是由于這款車在國內的超乎想象的敏感,從而使這一次特斯拉的召回,顯然更受到各方的重視。
豐田、日產的召回,是否是心不在焉所致
這一次,在國內汽車進行的召回,豐田與日產的等合資制造,占據了召回總量的多一半。不僅涉及到更多的合資車企、而且,也涉及到他們高、中、低檔不同的新車。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召回的產品,大多都是2019年到2021年4月制造的車型,這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些企業出現的產品故障,很大程度上是與現實的技術研發投入不夠與向新制造方面傾斜不無關系。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存在著這些企業對傳統汽車技術心不在焉的感覺。
應該說,隨著許多企業都在將注意力放在新制造與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時候,日系車出現大面積的召回,顯然是制造態度與投入的程度,存在著令人費解的問題。這就使企業在傳統車技術上的投入,難免會打了一些折扣。而更令人不解的是,現在日系車的研發投入,又是國際上最高的。這就進一步說明了,豐田、日產這樣的大企業,不應該以雙重保準對待傳統與新能源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日產在國內打造的高端車,英菲尼迪,早就在3.15晚會上亮過相,而且,所推出的霸王條款,更是讓消費者難以接受!這個時候英菲尼迪的召回,不僅在解決問題上,給人一種拖延的印象;而且也在解決技術問題上,更令消費者憂心忡忡。所以,這一次豐田、日產的大批次召回,僅僅是解決問題的開始,具體解決的程度如何,都將受到各方的關注的。
特斯拉召回也玩雙標,真不知企業怎么想的
對于這一次多車企的召回,乍一看,特斯拉的名字赫然在列。筆者開始以為,特斯拉能主動的召回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Model 3車型,確實令人欣慰。但有些不解的是,特斯拉還是先召回了進口的特斯拉同款產品,這樣,讓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明顯地感覺到了,特斯拉是在玩雙重標準,也或多或少的流露出來了對國內消費者的不尊重!
具體到特斯拉的問題,恐怕多集中在“失速門”以及相關的維權事件上。按理說,出現這樣不好查的問題,就應該將尋找證據交給企業來做,而不是讓消費者去收集。因為,像新勢力產品,本身就代表新科技的高度,況且,存在著企業遠程升級等眾多技術與數據問題,一旦發生人們描述的“失速門”現象,只能從企業自身找原因,才符合現實的維權現狀。
而一旦將問題拋給消費者,不僅會讓問題本身變得復雜、還容易讓并非專業的消費者一頭霧水!同樣,還容易使時間不斷的拖延下去,一旦再發生類似的汽車故障問題,就會讓消費者不斷重復著受到影響與傷害!這才是最令人遺憾的。而從現實的事態發展看,特斯拉好像是更有力的一方,不僅讓許多媒體受到官司的影響;而且,還在掌握原始技術的情況下,把精力更多的用在對付人、而不是對付故障方面,這就更將單純的技術問題,人為的復雜化!所以,盡管“失速門”問題第三方檢驗似乎都無能為力,這就需要企業拿出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來系統尋找問題的原因,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客觀地講,這一次召回,讓人看到不懂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而企業所給出的理由,盡管還是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為出發點,但就是由于召回的前提出入太大,縱然就是進行了召回,也難真正讓消費者滿意。為此,這就需要國內在法律法規方面,對召回進行重新的規定,并對召回的拖延時間等問題,推出合理的監管方式,這些都是應該納入到召回整體保障方面。畢竟,消費者才是最大的受影響群體,既然一切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就應該讓消費者在產品安全與心理安全兩方面都滿意才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859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