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1年高考試題中的“甲企業”,被冠以“國內唯一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發展到如今的高光時刻,它究竟經歷了什么?這道高考試題中的材料給出了其中的一些信息。
試題內容說:比亞迪從最初的企業“垂直整合”供應鏈模式,轉向聚焦核心技術和核心業務,實行對外開放的供應鏈模式,由此獲得了快速的發展,掌握了行業的核心競爭。
我們本著汽車人的身份,也來試著解答這一道試題:這是一個關于內因外因的作用問題,關于自我奮斗與產業協同發展的問題,關于自我認知與預知的問題。
在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初期,從汽車生產線、設備到汽車零部件,很多車企都采用自產自銷的方式,一來市面上難以找到兼具價格和質量的供應商,二來規模體量過小,沒有供應商愿意配套。
這讓我們想到,在一汽大眾、上汽通用和廣汽豐田等跨國合資車企的建設過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到生產線,小一張砂紙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甚至某些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就連一把人字梯都要進口。
當年跨國車企采用原有的海外供應鏈,或許是因為中國并無質量可靠的供應商可供選擇,而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產品質量的提升上,直到如今依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對于當年對于一窮二白的中國汽車工業而言,一個個涌現的自主品牌汽車,不僅僅要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還要面臨供給側的重重挑戰,自給自足成為沒有選擇中的選擇。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跨國零部件制造商開始陸續進入中國,隨后生產線集成商、設備制造商也來到了中國市場,最后中國本土的生產線集成商成長了起來,而設備和零部件制造也同樣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比亞迪誠然看到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成果,并且看到了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在汽車供應鏈和核心技術發展上展開了全面的革新。
早在整個電動汽車尚未受到市場關注之時,比亞迪就開始研究新能源汽車,并以此作為企業發展方向,最終成為唯一一家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車企,但現在風光似乎見證著當年的艱難。
據說原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掌舵人戈恩曾說過,中方在合資公司的貢獻幾乎為零,即使再退回十幾年去看,這句話雖然比較刺耳,但確實也能說明當時中國汽車產業問題的真實與緊迫。
從汽車研發、設計再到汽車質量,比亞迪在開放的過程中獲得了全面的發展,越來越酷炫的汽車造型,越來越可靠的產品質量,最終與奔馳和豐田等跨國車企實現了合作,這是一種不同于以往的合資合作,而是比亞迪的技術輸出,這是中國自主品牌曾經難以想象的高度。
如今,奇瑞、比亞迪、蔚來等中國車企走向海外,不管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不斷擴大市場規模,而比亞迪獨步天下的刀片電池開始對同行供應,這對于中國汽車工業而言,還是頭一回。
或許正是身處中國這個競爭最為激烈的汽車市場,才讓比亞迪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一條符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也正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整體發展讓比亞迪擁有這個發展機遇,如今新能源汽車也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的一大歷史機遇。
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對于所有車企都是開放而公平的,從大眾、通用到大眾,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跨國車企在中國展開全流程的本土化生產,并且開始大量采用中國品牌的產品;然而,我們也看到STELLANTIS、福特和現代等車企在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反而掉隊了。
從當下的角度來看,我們說比亞迪抓住了中國汽車工業向新能源汽車發展轉型的風口,但這一股風從來都并不是只對著比亞迪吹,或者說云淡風輕之時,比亞迪早已起早貪黑地趕路。
比亞迪已經連續8年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連續4年全球第一。2021年1月至5月,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92,556輛,同比增長56.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13,213輛,同比增長143.4%,5月銷量增長率更是高達198.8%。
這可是在比亞迪產能不足,新產品不斷受到市場熱捧的背景下實現的業績,隨著產能的釋放、更多全新車型投放市場,比亞迪將加快向下一個100萬輛銷量前進的步伐。
從2008年的全球第一款量產插電混動汽車F3DM,比亞迪用了13年的時間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百萬銷量,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里程碑,而我們相信比亞迪的下一個100萬,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下一個100萬將會來得更快。
我們不知道一道滿分14分的題目,我們以上的回答能得多少分,也不知道其他中國汽車品牌會如何作答。
我們知道在比亞迪之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的標桿,比亞迪是第一家,但不會是唯一一家,這是中國汽車發展的必然。
百年汽車工業發展起起伏伏,中國汽車更是在快速變革的歷史新階段,經歷著波及范圍更廣、強度更大的變化,比亞迪的高光時刻,但誰又走了?這是另外一道題目。
題目答完了,不說了,我們還得看能不能搶到比亞迪漢EV<漢EV的試駕機會,據說現在市場銷售火爆,一車難求。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867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