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哥頭
6.23日,Aion S plus正式上市了,新車5個版本,售價區間在13.96~17.26萬元之間,
在更早的時候,我們《智電汽車》深度試駕了這款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里面更多的關于這款車的細節。
所以今天我們索性也不浪費更多的筆墨在諸如外觀內飾這些東西上了,說得多了大家也煩,與其套路式的寫作,到不如落個清靜。
Aion S plus是基于AION S升級而來,那么提到AION S,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網約車。
沒錯,雖然品牌方可能并不想把網約車這樣的詞語打在AION S的標簽上,但實際情況的確如此,AION S上市兩年,官方給的數據是賣出了10萬輛車,而來自B端的銷量,并不算少數。
所以在初次了解Aion S plus 的時候,我們就講過,Aion S plus將要承擔起to C的重任,怎么理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
B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企業端平臺,包括網約車平臺、出租車平臺等等,面向的是公服務,而私人消費領域,一般就被我們稱作C端。
在前些年,B端市場相比C端更有活力,以2019年的數據為例,乘聯會數據顯示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02.49萬輛,有約6成流向B端。
究其原因,政策以及市場缺口起了很大作用,比如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明確表示新增的網約、出租車,都要向新能源車靠攏。
另一方面,市場缺口依舊存在,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約出租車用戶規模達3.37億
同一時期,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只有150萬本,供需沒有達到平衡。
當然,前些年B端銷量大于C端,主要原因還與產品力有關,企業要求銷量,老百姓不認可產品,只能賣到B端,這是一個無奈的情況,本身這也是擠壓式發展的一個特征。
而現如今,消費者的思維趨于成熟,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也在近一年兩突飛猛進,C端市場迎來了更大的機會。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 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結構上呈現很大變化,C端銷量在2020年出現突破性進展。
消費市場結構的改變,以及C端更大的體量,促使著品牌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C端。
Aion S plus,就充當著這么一個角色,一個需要有別于AION S,通過更優秀的產品力去打動C端消費者。
C端消費者與B端消費者的訴求也是不同的,比如C端私人消費者明顯是更注重車輛的外形設計,車輛的科技配置,因為在他們眼里車輛是第三生活空間,需要精致一點;而B端運營車輛則可能更多的考慮的是續航以及價格,車輛更多的是一個賺錢工具的屬性,性價比才應該放到首位。
所以面向C端,自然就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比如,更潮的配置,全新的Aion S plus 搭載14.6英寸的大屏以及全新的UI設計(內置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又比如宣稱全球首發的第三代柔性電致變色技術,天幕玻璃中的電致變色膜能在10%-60%的透光率范圍內無極調節,領先波音787變色舷窗。
再如更具個性的外觀,前臉比 AION S 更為低趴,更具動感,并且它的風阻系數只有0.211,
還比如Aion S plus更強的動性,電機最大功率由135kW(Aion S)提升到了165kW(80版本),0-100km/h加速也由7.9s提升到6.8s。
這些變動雖然并有改頭換面,但針對性的調整也使得Aion S plus對C端消費者而言更具吸引力。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先入為主,意思是指先印象可能在頭腦中占有主導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不容易接受。而汽車品牌更應該警惕這種現象,一旦固有的印象形成,后續品牌將會受到極大的桎梏,而Aion S plus 這款走量的車型,正是起到重塑埃安品牌形象的作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997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