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只有在這三至五年的時間里,快速放大優勢,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個新賽道上領跑。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p>
6月28日,在長城汽車2025戰略發布會暨第8屆科技節開幕式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發出了上述感慨。在他看來,當前,新能源、智能汽車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引擎,給予了中國汽車重要的歷史機遇,也給中國汽車品牌帶來了重大的發展契機,這個契機非常寶貴,僅有一次。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長城汽車主動謀篇布局,在本屆科技節上鄭重發布了2025戰略,即到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1000億元。
魏建軍透露道,這些研發投入,將集中在純電動、氫能、混動等新能源領域和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
此外,長城汽車還會加大全球化研發人才的投入。到2023年,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人員將翻一番,達3萬人,其中,軟件開發人才計劃達到1萬人。
為實現2025全新銷量與營收目標,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祥軍提出更為具體的2025戰略——“綠智潮玩”,即以綠色碳中和、認知智能化、全球潮牌潮品、共玩眾智眾創4大戰略方向,加速企業低碳智能升級。
實際上,為進一步實現低碳減排,長城汽車在本屆科技節上正式宣布,計劃2045年全面實現碳中和。
孟祥軍表示,2045碳中和,不是被動達標的壓力,而是主動轉型的動力。因為要實現全球化,就必須打破綠色貿易壁壘,這是長城全球化事業成功的保障;2045碳中和,不是在夾縫中求小生存,而是在新機遇中謀求更大發展,碳中和將帶給每個企業全新的增長機遇。
據悉,在產品端,長城汽車計劃在2025年前,全體系推出50余款新能源車型;在制造端,長城汽車將通過能源結構調整及低碳工藝應用,在2023年打造出首個零碳工廠,并建立汽車產業鏈條的循環再生體系,實現經濟、環境以及社會效益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為實現碳中和目標,長城汽車將秉持多路線并舉的發展策略,在純電動、氫能、混動三大領域進行飽和式精準投入。
其中,在純電領域,長城汽車將推進經濟性、長續航、高性能三類動力電池解決方案,預計到2025年形成215GWh產能,有效解決電池安全、殘值和回收等行業難題,推動電驅動、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落地,滿足A00到D級乘用車,以及皮卡、物流車的動力需求。
在氫能領域,長城汽車計劃2023年推出首款全尺寸氫燃料燃料電池轎車,旗下的未勢能源將構建“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應用”一體化的產業鏈生態,到2025年實現全球氫能市場占有率前三。
魏建軍認為,未來的五年,是汽車產業格局重塑的關鍵五年,也是中國汽車領跑新賽道的唯一的一次機會,因此,長城汽車將牢牢把握住機遇,在新賽道上將加速前行。
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029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