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斯拉更低的價格,提供比特斯拉更好的產品和好得多的服務?!乖?2021 Q2 的財報會上,李斌第一次公開談到了蔚來面向大眾市場的全新子品牌定位。
末了,他還對會議的同傳翻譯進行糾正,「(不是 better service,而是)Much better service.」
我們從電話這頭,幾乎都可以感受到他滿臉的驕傲。
隨著蔚來二代平臺 NT2.0、自駕駛技術 NAD 以及全新子品牌的推進,蔚來正如一個躊躇滿志的少年,即將展開一場對傳統豪華燃油車企和特斯拉的大反攻。
1、全新子品牌,劍指特斯拉
整場財報電話會上,最重要的信息,當屬蔚來進軍大眾市場的計劃——全新子品牌。
李斌透露了 3 個信息:
1)進入大眾市場的相關準備工作已經提速,目前已建立了核心團隊;
2)比特斯拉更低的價格,提供比特斯拉更好的產品,和好得多的服務;
3)肯定不做宏光 Mini EV 的市場,因為他們已經做得「足夠優秀」。
但最后,李斌還是賣了個關子:「面向大眾市場的品牌推出時間還不確定」。
但,「蔚來推出產品的研發效率一直是比較高的」。
說來說去,蔚來全新子品牌到底什么時候發,還是不清楚。
真是「呼之欲出,欲遮還羞」,吊足了胃口!
但可以明確的是,過去主攻高端豪華市場的蔚來終于有精力和能力騰出手來,向主流大眾市場下探。
新品牌和「蔚來」品牌之間的關系,將類似奧迪 - 大眾、雷克薩斯 - 豐田一樣。
毫無疑問,接下來,和特斯拉更正面的競爭,以及打入傳統燃油車主力的市場,將是一場「白刃戰」。
而對消費者來說,一向以「服務好」著稱的蔚來進入到「能開就行」、「雪餅招待」的特斯拉主力區間,無疑將提供更多元、更有競爭力和值得期待的選擇。
那在全新子品牌真的上市之前,咱們是不是只能傻等呢?
李斌說:先上 3 款車型。
2、新品牌來臨之前,更便宜的車也可以有
在全新的子品牌之外,在現有「蔚來品牌」下:
明年,蔚來將交付基于 NT2.0 平臺的三款全新車型,包括已發布的旗艦轎車 ET7 在內。
并且,除了 ET7 之外的兩款車中,將有一款會是蔚來現有產品中價格最低的。
目前蔚來售價最低的 ES6 運動版價格在 35.8 萬元起(補貼前),也就是說,明年蔚來大概率會推出一款 30 萬元級的新車型。
如果結合 BaaS 服務,以租用 70 度電池包立減 7 萬元為例的話,新車的入門價格有可能進入到23-25 萬元的區間。
為什么新車可以更便宜?李斌做出了簡單的解釋:
第一,這兩年動力電池成本大幅下降;
第二,隨著蔚來銷量增長,供應鏈成本已有一定下降。
當然,大概率新車的尺寸會比現有 ES6 更小,自然也有更多價格下探的空間。
3、NT 2.0 平臺:車型更多、毛利更多,最強自動駕駛功能
多品牌、多車型推進背后,是蔚來的平臺化技術迭代。目前蔚來應該同時在開發 3 個平臺:
1)NT 1.0 的更新;
2)NT 2.0;
3)以及用于全新子品牌的平臺。
NT2.0 當然是重頭,基于 NT2.0 的蔚來 ET7 將搭載內部全棧自研的自動駕駛技術 NAD。
蔚來表示:「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 NAD 開發工作進展順利,相信 NAD 將全面超越市場主流自動駕駛系統的體驗?!?/span>
NAD 的全棧自研工作開發難度大、時間緊,并且面臨激光雷達、英偉達量產 Orin 的供應鏈挑戰。
蔚來在財報中,一定程度上是回應了外界對 ET7 量產的顧慮。
明年一下子交付 3 款車,也意味著全新平臺帶來了更快的開發效率,基于同平臺開發多車型也將帶來開發成本和供應鏈的優勢,有助于提升整車毛利。
李斌談到了蔚來的產品戰略不是車海戰術,但也不是「只有一兩款車」(此處 @xx)。
而是,提供給用戶「有限的、豐富的選擇」。
隨著多車型開發,以及 NAD 的研發,蔚來從今年 Q2 已經開始加大研發投入:
1)今年全年計劃研發投入達到 50 億元;
2)自動駕駛團隊將在現有的 500 人基礎上,到年底再增加 300 - 500 人。
蔚來公布,今年二季度,NIO Pilot(精選包和全配包在內)的選裝率已經超過了 80%。李斌同時也談到 NIO Pilot 選裝現在對整車毛利的影響大概在 3 - 4% 左右。
可以預見,隨著 NAD 訂閱模式推出,自動駕駛軟件會成為汽車上更重要的收費模式。
此外,NT2.0 將是蔚來進入海外市場的主打車型平臺。從今年 Q3 在挪威開始交付 ES8 新車之后,在后續歐洲市場的更多國家(包括德國在內),蔚來將直接出口基于 NT2.0 的車型。
4、沖擊更大市場:銷售網絡、加電體系全面提速
隨著更多產品在醞釀中,「體系能力」逐漸成為蔚來經常提到的關鍵詞。
李斌說,內部追求的不是市場份額,而是用戶滿意度,用戶滿意度上來了,市場份額和銷量自然就有了。
用戶滿意度靠什么,靠體系化的服務能力。蔚來的體系是方方面面的,包括了像咖啡館一樣蔚來中心、正像雨后春筍一樣從全國各地冒出來的充換電站,等等。
李斌透露,今年上半年,蔚來在上海地區在所有高端 SUV 中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了 14%;在全國范圍內,在同價位的豪華純電 SUV 中,已經占到同級市場的一半以上(對標的是奧迪 etron、奔馳 EQC、Model Y 高配版等)。
為賣更多的車做好準備,渠道上,蔚來正向二三線城市下沉。
蔚來現有 25 個蔚來中心和 243 個蔚來空間,覆蓋中國 128 個城市。
按照計劃,蔚來還會繼續加強蔚來中心和蔚來空間的建設,更快地滲透到二三線城市。
在補能方面,蔚來今年顯著加快了換電站布局。截至目前,蔚來已建成 361 座換電站,覆蓋 103 個城市,為用戶完成了超過300 萬次換電。
根據 NIO Power 2025 的規劃,到 2025 年底,蔚來換電站全球總數將超過 4000 座;階段性,蔚來將在今年底建成超過 700 座換電站。
蔚來還進一步加大超充網絡和目的地充電樁的建設。
截至目前,蔚來已經在全國累計部署超過 238 座超充站和2416 根目的地充電樁。
蔚來的充電體系,同時也可以為走量的全新子品牌服務。也有消息稱,新品牌也將兼容現有換電體系。
最后,蔚來的智能座艙體驗也在不斷優化。
李斌表示,今年 8 月,蔚來將發布 NIO OS 3.0,全面升級 UIUX,提供更多新功能,并進一步優化現有功能體驗。
5、主動出擊,由初創變成一條「大魚」
蔚來的一系列動作,與當下的競爭環境不無關系。
今年 7 月,蔚來銷量為 7931 輛,其中包括 1702 輛 ES8、3669 輛 ES6 和 2560 輛 EC6,平均單車售價達到 43.47 萬元。
今年二季度,蔚來共交付了 21896 輛新車,預計今年第三季度交付量將達 23000 到 25000 輛。
整體銷量呈穩步增長態勢。
但從整個市場環境看,蔚來必須更快。
頭號對手特斯拉,去年銷量近 50 萬臺,今年大概率將沖擊 80 - 90 萬臺區間,中國是特斯拉關鍵的主戰場。
在 Model 3 和 Model Y 之后,特斯拉中國研發中心也正在進行一款更便宜、更緊湊的車型,Model 2 的開發。
其他的新勢力和自主品牌也在提速。
7 月,理想和小鵬汽車無論在銷量還是在增速上,都超過了蔚來。
鑒于,2021 款理想 ONE 和小鵬 P5 的市場反響不錯,單月銷量破萬已經是指日可待。
此外,蔚來的對手還包括吉利極氪、北汽極狐、上汽智己和東風嵐圖,以及小米、百度也已經殺入進來。
李斌的老朋友、投資人雷軍在造車之初說過,「在 10 - 20 年后,智能電動汽車迎來終局時,如果 5 張「船票」,剛好是在場 5 個人拿了(指雷軍、李斌、李想、何小鵬和王傳福),那該多好?!?/p>
在 3000 萬輛級的中國汽車市場,機會巨大,競爭激烈,過程無比精彩。
如果特斯拉是鯰魚,蔚來也正在變成大魚攪動起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36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