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車展車主維權事件終于沉寂了下來,我們可以不蹭熱點來講一講特斯拉:
首先需要講的是特斯拉的全球汽車銷量,并沒有受到這次波及全中國維權事件的影響,而且最近Model 3 又再一次降價了。
曾經隨著特斯拉維權事件愈演愈烈,智能汽車的各種負面事件都往特斯拉身上靠,各個平臺也貢獻了一個又一個爆點事件,一篇又一篇爆款文章。
然而這些文章和視頻最終成為了特斯拉秋后算賬的實錘證據,一個個道歉視頻和文章接踵而至。
與其說特斯拉事件始于上海車展,還不如說是那一句"決不妥協",正是這一句“決不妥協”,幾乎全媒體平臺都充斥著特斯拉的負面新聞。
每一位特斯拉車主都被身邊親朋好友問候,甚至成為敬而遠之的燙手山芋。
或許每一位真正的特斯拉車主都懵了,手上的這一輛車真的有這么不堪么?突然間集體爆發失靈?
隨著特斯拉發布召回公告,通過OTA升級的方式解決車主在轉彎時的誤觸導致可能的意外事件,事件終于落下了帷幕。
始作俑者的那一次事件,我們無須去深入討論究竟發生了什么,但全球市場銷量的持續增長,讓一切的無端攻擊不攻自破,或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
特斯拉的不妥協,給了中國汽車市場一個大大的教訓。
各大媒體平臺、各大媒體,到廣大用戶,熱點可以蹭,但是要實事求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對于用戶而言,充斥各大平臺的消息,即便是熱搜10萬+的新聞,也需要擦亮眼睛,明辨事理,分清事實。
如同奧運格言更新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曾經我們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話也需要與時俱進,變為"耳聽為虛,親觸為實"。
只有當我們真正的摸到并親自駕乘這一輛特斯拉,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就一目了然,對于所有汽車產品而言也是同樣如此,特別是新興的智能電動汽車。
特斯拉在全球取消公關團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在電動智能汽車的獨家壟斷地位。
在這個市場除了特斯拉就是特斯拉,品牌自帶流量,而產品問題在售后服務網點和OTA就能解決。
傳統燃油車市場,汽車質量問題集中在發動機和變速箱,而這在電動汽車身上并不存在。
不同于機械化的燃油車,電動智能汽車讓車企遠程就能分析、診斷汽車的問題,給車主提供及時的對策,甚至車主想耍一下脾氣都在實打實的數據面前瞬間尷尬。
電動智能汽車依托大數據,讓車企能夠對車主的駕駛行為一目了然,去過哪些地方,在哪個路段有瘋狂加速,又在哪里暴曬或者泡水,一切都被記錄在案。
汽車因智能化而不同,這個市場的玩法已然不同。
沒有哪一輛車是完美的。
在這些事件中,特斯拉誠然也無法獨善其身,比如隨著用戶群體的擴大,特斯拉相對小眾的懷擋裝置,獨特的自動駕駛技術,都需要用戶重新認識和習慣。
這一輛智能汽車的全新駕駛新習慣,特斯拉有責任,也應該好好教一下用戶汽車的使用方法。
對于用戶而言,特斯拉與其他所有汽車都很多不同之處,不僅僅是一輛電動的車,也不僅僅是一輛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
眼前的智能汽車,不再是一上車就能開著順溜,需要好好看一下說明書,看看權威媒體的評測,這樣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這輛車的完整功能和獨特魅力。
電動智能汽車產品越來越豐富,用戶也越來越多,但電動智能汽車對于汽車工業而言依舊是一個全新的事物。
隨著汽車智能功能的快速更新、新功能不斷應用,用戶也得不斷適應這輛汽車,學習這輛汽車的使用方法。
在2019年那個最黑暗的日子里,李斌說是用戶挽救了蔚來,而市場曾經對蔚來車主對蔚來近乎盲目式的崇拜表示懷疑,哪有這樣為車企排憂解難的用戶,哪有這樣為用戶考慮周全的車企?
特斯拉事件對于廣大車企也是具有示范教育意義的,你的車主究竟有多么了解他的車,他對你品牌的信任度如何,車企與車主的溝通是否順暢和緊密。
特斯拉的這一句"決不妥協"雖然強硬,卻蘊含著多重意義,對于新造車勢力和傳統車企向智能電動轉型的過程中,同樣意義重大。
在產銷量不斷增長、市場和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的過程,你們準備好接受用戶和市場這么高強度的質疑么?你們對自家的產品擁有特斯拉如此的自信么?
對了,我那位一直在吐槽特斯拉,并且總是第一時間關注特斯拉事件的燃油車車主鄰居,剛剛下單買了標準續航版本的Model Y。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41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