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吳險峰透露道,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大氣污染治理和減污降碳成效顯著。
9月3日,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本屆論壇圍繞“融合?創新?綠色”的年度主題,聚焦行業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在9月4日召開的開幕大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吳險峰透露道,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大氣污染治理和減污降碳成效顯著,2020年全國優良天氣指數分別超出“十三五”規劃的60%和76%,重污染天數降低57%。
具體到汽車產業,機動車的環境管理工作也有所改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通過標準引領單車排放水平顯著下降,二是車用油品質量快速提升,三是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效果明顯,四是環保需求大幅度提升,五是現代化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六是汽車的生產制造過程環保水平明顯提升。
據吳險峰透露,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我國機動車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汽車保有量和產銷量比20年前增加超過15倍左右,但我國汽車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與2000年基本持平。正是上述措施的有效實施,推動了我國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有機融合,也為汽車產業高速增長騰出了空間。
展望未來,圍繞著汽車與交通行業的節能減排,還有諸多工作要做。吳險峰認為,首先要優化和調整車隊清潔化水平,加強煤炭、石油、礦石、建材等大宗貨物中長途運輸以鐵路、水路、管道為主,短路采用新能源車輛的運輸格局,推進多式聯運,推動新能源車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應用。
同時,要強化監管要求,嚴格實施國6標準;要加強汽車行業生產全生命周期的減污降碳,以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為重點,加強整車制造、汽修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減污降碳。
吳險峰表示,“十四五”期間,減碳、降碳已經成為各個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汽車行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對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全行業堅定信心,在減污降碳上繼續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把產業做大做強,把減污降碳做好做優,推進汽車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553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