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完零跑C11,預定車主阿輝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從1月預定,到10月鎖單,這次買車阿輝經歷了很多。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他們先后考慮過奇瑞大螞蟻、幾何C、長安CS55純電、埃安V,最終選定零跑C11豪華版,也曾因為車友群的氛圍和門店亂收費打過退堂鼓,但C11最終憑借高性價比、好看的外觀內飾以及大電池取勝。
尤其阿輝的老婆特別喜歡這臺車,明確說不買C11就得買蔚來。
但是,作為一個開了三年電動車的老司機,阿輝試駕后,對C11的評價是:
“雖然性價比很高,但說實話大多是紙面上的性價比高,作為15W以上的國產車,C11大多數配置、調教實際體驗就是個及格甚至某些方面不及格的水平,很少有單拎出來能做到這個價位主流水準的方面,希望零跑后面把能提升的都盡快OTA吧,硬件定型了的,既然選擇了這款車也只有接受了!”
如果您已經預訂了或者正在關注C11這款車,這篇文章不能錯過喔~
以下內容由阿輝講述,由《電動汽車用戶聯盟》整理。
01
我為何放棄奇瑞大螞蟻、長安CS55純電、幾何C、埃安V,而選擇零跑C11?
去年下半年我們想把家里的油車VV5賣了,換輛電車開。一是開了電車之后就不喜歡開油車了;二是牌照原因,VV5當初上了外牌現在拍滬牌沒法上;三是元EV太小了,家里還需要一臺比較大的SUV。
起初,我看準了剛出來的奇瑞大螞蟻,當時還盲定了一臺,但后來試駕量產車之后發現太差了,就直接退了。
后來準備在長安CS55純電和幾何C里選一個,這兩個車的續航都挺扎實,車友反饋也挺好的。尤其上海幾何C車友群的氛圍特別好,碰到問題時,車友會會長也會幫忙聯系4S店,解決得挺好的??紤]服務方面,我其實挺想買幾何C的,當時把價格都談得差不多了,但我老婆不喜歡,就作罷了。
去年年底,我看到零跑C11的消息了,看這車外觀確實挺好看,價格也挺低,表面數據也好看,性價比挺高,就很心動。
最主要的原因是性價比高,這應該是大家公認的,當時出來時都這么認為的。
其次,空間,C11軸距是2930mm,我想空間肯定非常大。我當時已經看過埃安V、埃安LX了,C11的軸距比它們兩個都長,我覺得空間應該也很大。
另一點是電池容量,C11是同價位里電池容量比較大的車型,豪華版是76.6度電的。
我還加裝了1萬塊錢的選裝包,包括前后排座椅加熱功能。有了這個功能,冬天開車的體驗會好很多。我對電車冬天的續航表現都有點心理陰影了,10度以下的天氣如果全程開暖風,元EV估計只能跑100公里。為了省電,我有時候不開暖風,到車上不脫羽絨服。
如果是C11,即使不開暖風,前后排座椅加熱也會讓人體驗好很多。況且現在20萬以內的車,有熱泵空調好像只有幾何C和ER6了,但這兩個車性價比都沒有C11高。
1月1日開始預定后,我就想訂了,反正訂金可以退。但是那段時間,我們正好在搬家,我媽又生病住院了,我一直跑醫院什么的,就把訂車這事兒給忘了。
一直到1月的最后一天,那天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就趕緊給我老婆看C11的各種信息。她看完很喜歡,覺得挺好看,可以訂。所以那天晚上10點多,我趕緊就把車訂了。
預定之后,我還在忙家里的事情,期間也沒時間和精力再去看車,直到七月底才開始仔細去了解。
期間,我想過退訂C11,因為狂熱的粉絲太多了,車友群里就一點都說不得不好,不能提意見。我接受不了這個氛圍。
但我老婆喜歡C11的外觀和內飾,選了綠外紫內的搭配,說實話,我欣賞不來。
9月29日,我們第一次去店里試駕時,都沒試乘試駕,她就說就定這個了,不要看別的了。
02
C11試駕初體驗:是10來萬國產油車的水平,比元EV還稍微差點
下面說說我的兩次試駕體驗。第一次試駕是9月29日,靜安店里的臨牌剛辦出來,銷售就通知我去了。第二次是國慶期間,上海零跑直營店又給我來了一次上門試駕。
這兩次試駕給我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最大的差別體現在服務上,后面再詳細說。
(1)做工不能細看,到處都是槽點
先聊靜態體驗。首先,C11外形不錯。尤其對于不太了解電動車的人來說,光看外觀,他們可能會覺得這個車還有點小貴。C11的屁股很像保時捷,你把字母貼個保時捷標,有些人真不一定能分辨出來,特別晚上的時候。
車機做得也還行。不卡,但也不是很流暢,屬于那種傻快的,頁面切換的時候不是流暢的快,這一幀這么大,下一針突然就變那么大了,不是那種過度的絲滑動畫。不過15萬的車,做到這樣也已經夠好了。
但是C11的做工真不怎么樣,也就國產10來萬油車的水平,尤其不能細看。比如接縫不均勻,有的縫隙很大,有的縫隙連接處高低不同;前機蓋特別軟,輕輕一按就下去了,甚至有的展車的都被按凹進去變形了。
內飾的顏色和包裹的樣式我也不是很喜歡,出風口的鍍鉻也太low了。車內也沒有過多的裝飾,就幾個座椅旋鈕,據說有的展車的座椅旋鈕都被人掰下來了。
后排車門沒有機械開關。上次去看車時,剛好展車沒電了,前排有機械開關就可以降下來,后排則不行。我問銷售如果車沒電了,人在后排怎么辦?
他說人在后排是從里面開不了門的,要從前排出去,到車外把門把手手動按出來再打開車門。
如果車沒電了,這挺不方便的,雖然這種沒電的情況出現的比較少,但是萬一出現了,就是比較緊急的狀況了。
(2)我一點都不期待零跑的智能化,一個LCC都要明年OTA實現
車機語音助手挺雞肋的,只能實現一些很簡單的開關命令,比如開關哪個車窗,空調調到幾度,像什么座椅通風加熱這些就不行。
輔助駕駛好多功能都是灰色的,要等OTA。
現在15萬的車ACC、LCC的功能不都是很基礎的嗎?我不太理解零跑為什么不把LCC這種基礎功能放出來,為什么要等OTA?
他們還說C11明年可能會推送類似小鵬的NGP之類的功能,說實話我一點都不期待。我對零跑輔助駕駛功能的預期也沒有那么高,就希望車道保持能好用,不要畫龍就行了。
我很喜歡小鵬的NGP,但是零跑一個LCC都要明年OTA實現,所以哪怕他們做出來NGP這種功能,短時間內可能也不大好用。
我聽車友說,之前零跑S01和T03通過OTA實現的功能,很多都是半成品,或者OTA了個bata版就完了,功能不怎么好用。
現在連車道居中保持這種功能都要后期OTA,我就挺擔心的,而且明年零跑不是還要出 C01嘛,就怕到時候把我們老車主涼一邊了。
(3)隔音不好,后排坐著很不舒服
最讓我想吐槽的是空間,C11的空間優化真的讓人很無語。2930mm的軸距,讓人有點失望,后排沒有想象中大,后備箱也不是很大,前備箱也不大。
據說C11明年會出增程版的,不知道車頭部分是不是給增程器留了空間。因為它整個駕駛位在A柱很后面的位置,一般電車的駕駛位有一部分是伸進前機艙里面的,C11在A柱之后的設計,浪費了整個車頭的很多空間。有人說是為了雙叉臂懸掛,我不贊同。
不過,單拎出來,C11的后排空間算大的了,也夠用,只是紙面上的數據給人期待很高,現實中沒有達到最佳效果。
試乘時,我坐在后排,對C11的NVH等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C11前排隔音比工程車好了很多,后排沒有夾膠玻璃,隔音還是一般般。
另外,后排有點晃,坐著不是很舒服。其他試駕的車友也提到過這點,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銷售試駕的時候急加速,急剎車,暴力變道導致的,就是那種暈車,像別人說的坐船的感覺。
還有一個發現是,座椅坐起來不舒服,之前工程樣車的時候,很多人就提出來后排座椅不舒服。因為座椅太矮太低了,有點小板凳的感覺。我看其他車友都說,后排坐墊長度加長了,好多人都說加長了,坐著挺舒服,但是我感覺還是短。坐墊也很軟,比不上奇瑞大螞蟻的。
不過,最近有車友發出來說座椅又會改進什么的,會稍微硬一點,但是我感覺不只是硬的問題,就像有的車友說的,它那個座椅包裹性不好。
還有一點是,加速稍微猛一點的時候,坐后排聽電機聲音也比較明顯。
不過我好像沒怎么看見其他人說這個問題,不知道是試乘的人少,還是我比較敏感?但是感覺我現在的元EV比零跑要好一點,當然這個電機也小,只有70千瓦。
試乘完一圈就自己上手了,靜安店那次因為試駕的人很多,所以我只開了一圈。
一圈真的特別短,就是繞著他們店和店隔壁的園區拐了三個彎,等于一個正方形的圈,大概一公里出頭的距離。又因為路兩側是工業園區,只有一條車道,那時候三四點了,人流量多了起來,速度開不起來,所以也試駕不出什么。
本來銷售答應我可以多開幾圈的,但是后面可能因為人多了,他就催我靠邊停車,我也沒好意思跟他說再開兩圈,所以整個試乘試駕過程很快,一圈10來分鐘就完了。后來第二次試駕開得比較多。
總體來說,畢竟這是一臺15萬的車,我對它的心理預期不高,試完兩個字評價“還行”。雖然我經常吐槽元EV,但C11的表現比元EV還稍微差點。但與我試駕過的大螞蟻、幾何C、埃安Y、埃安V相比,C11配置高,性價比最高。
(4)動態評價:起步有點躥,剎車會點頭,360影像不清晰,角度可能也有問題
動態方面,C11的加速性能還行,城市里面夠用了,不像他們網上說得不行。
但是,也有幾個不足,比如起步和剎停調教不舒服。C11起步時有一點躥,只是稍不注意把電門踩深了一點點,它就給你咯噔一下,跟剎車點頭似的。相比之下,元EV起步沒有那么猛得躥一下的感覺,哪怕電門踩得比較猛也不會有。
后來,我在萬達直營店試駕的時候就比較注意這點了,起步時特意輕輕踩電門,效果明顯好多了。剎停時,還是有一點點頭。
另外,C11的動能回收很弱,哪怕調到最強,也還是很弱。電門抬起來完全不會很明顯地減速,對于剛開始開電車的油車車主來說,感受可能會強烈一些,接受度也會好一點。而我們這種已經開了兩三年電車的人,就會感覺C11開起來完全不像電車,更接近油車。特別松開電門后,就跟油車一樣了,一直往前滑,不會太明顯減速。
我一直習慣用運動加強回收的模式開車,所以很少踩剎車,一般踩剎車都是紅燈或者堵車這種要剎停的情況。我認為這種模式比較舒服,有點像單踏板模式,但C11目前是達不到這個效果。但是據說以后也會提供單踏板模式。
還有一點,360影像真太爛了,不只模糊,還卡,動畫跟PPT一樣一幀一幀的,不流暢。零跑說會改的,現在試駕的還不是最終量產版車型。
可我認為360哪怕改清晰了,也不會很實用。我發現它那個攝像頭的角度好像太低了,呈現出來的畫面不是很有參考意義。
我的元EV沒有360,但有一個右前影像,呈現出來的基本就是你從后視鏡看出去的畫面,正好看到右前方的車頭,如果過窄路、施工或者旁邊有電瓶車行人通過時,我可以直接看那個畫面,心里預估一下就可以直接過去了,而不用突然減速什么的。
C11這個,角度好像有點太低了,反正我兩次試駕的時候,都看不太清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關于這一點,我真是心里不爽,因為C11的水平連三年前10萬來塊的元EV都不如。
03
有的店服務很差,有的店服務好,可惜官方不讓我換到服務好的店訂車
萬達店的銷售讓我真正感受到,零跑也是有服務的。這是今年新開的零跑直營店,和靜安店的反差巨大。
靜安店給我的印象一直都不好。這次試駕時,他們門口在貼地磚,從旁邊的維修車間繞了好大一圈才進去。
起初進去人還不多,我們前面好像就一組還是兩組人在排隊。本來銷售答應我可以多試一會兒,但是快輪到我們的時候,又來了一些人,好多人都在排隊。所以我們試駕的時候就開了一圈,試乘了一圈,我老婆都沒有機會開。
還有一個插曲,本來車可以停在他們店門口,但因為裝修,他們讓我停到隔壁園區里面。結果回到店里,我發現把駕駛證忘在車上了。
本以為交管12123上面的電子駕照應該可以,但他們店里硬說不行,電子駕照必須要有身份證原件。沒辦法我又繞了一大圈去隔壁園區拿了駕照再回來試駕,就感覺挺不爽的,挺莫名其妙的,交警都認可電子駕照的,試駕卻不認可?!
反之,5號那天,萬達店的銷售主動把車開到我家來上門試駕。
那天去看車時,那會兒碰巧孩子睡著了,我就想著先回家,等吃完飯再過去他們店里當場試駕。結果銷售竟然跟我說沒關系的,我可以先回去,他一會兒直接來小區給我上門試駕。
說實話我挺意外的,因為之前接觸的靜安店的銷售都是那種愛答不理的。我1月份訂的車,一直快8月了都沒人聯系我,直到后來我特地去 APP發帖說一直沒人聯系我什么的,才有人來找我。
1月份下訂單的時候,上海只有兩家店,主要就是靜安這一家,大部分訂單都在靜安店。2月份,我去過靜安店,當時只有一個前臺,一問什么都不知道,就給了我一張宣傳單和一本臺歷。問什么什么都不知道,車也沒有,我就走了。
所以直營店銷售的態度,給我感覺反差好大,原來零跑也是有服務的。
萬達店上門試駕的時候,剛開始帶我轉了一圈,后來就讓我自己開,隨便我怎么開,開遠一點也沒說什么,所以我覺得真的挺好的。完全不像靜安店的銷售。
我們后來也跟零跑說能不能最后提車的時候把訂單轉到離自己家近一點的直營店,或者服務態度更好一點的門店。因為那時候各家店的收費也是不一樣的,尤其靜安的收費最狠,基本上都要6000~10000塊錢。
當時很多人都反饋說想要換門店,但是零跑最后也沒允許,可能對經銷商的話語權不夠。最后他們內部好像出了一個小政策(從流傳的內部資料上看到的),如果要更換門店,車主必須向原來訂車的門店支付2000元服務費,反正基本上就是不支持轉店。
不過還好,零跑最后把上牌費金融服務費這些都做了統一規定,亂收費沒有了。但萬達的銷售服務真的很好,我就很想在他這里訂車,但偏偏1月份我訂車的時候這家店還沒有開,現在硬是不讓換店,唉!
04
給零跑的4點建議:千萬別被狂熱粉沖暈了頭腦
1.希望零跑早點公布維保零部件的收費,以及保養項目和建議更換項目等對終身質保的影響。
前段時間APP上發了一個維修保養的建議,維保有一點頻繁。比如剎車油,齒輪油2萬公里就要換,比比亞迪要頻繁很多,元EV的剎車油3萬公里還是4萬公里換一次,齒輪油5萬公里以上才換。
希望零跑能公布一下維保的價格,換得那么頻繁,如果零配件價格再高的話,就有一種任由他們宰割的感覺了。也聽車友說說零配件會統一價格,工時費就不統一,各地會不一樣。
說到這個工時費,之前有一個深圳的T03車友,他去做一個簡單的基礎保養,需要換齒輪油還是什么,反正就是換一個小東西,工時費收了他500左右,感覺太夸張了。
他說半個多小時算了兩個工時,我就怕工時費各門店自己定,到時候又會出現跟上牌費金融服務費那種瞎搞的,就怕車價上賺不到錢,又從售后開刀。
另外,有些維保項目零跑官方并沒有說清楚是強制還是建議,是否對終身質保有影響等,會不會影響投保,都沒有說法。前面有過上牌非金融服務費的事情,挺擔心零跑管不住門店,又在售后亂收費。
因此,希望零跑早點把這些東西講清楚。
2.盡快鋪設維保網點,雖然宣布和途虎合作,但據說只在某些地方,像上海就沒有,還是只有靜安加盟商(做江鈴的)。
3.把做工品控細節問題處理好,輔助駕駛宣傳的功能早日OTA上線(要好用,不要只是有?。?/span>
4.C11雖然性價比很高,但說實話大多是紙面上的性價比高,作為15w以上的國產車,C11大多數配置、調教實際體驗就是個及格甚至某些方面不及格,很少有單拎出來能做到這個價位主流水準的方面,希望零跑后面把能提升的都盡快OTA吧,硬件定型了的,那既然選擇了這款車也只有接受了!
最后,忠言逆耳利于行,零跑千萬別被某些狂熱粉給沖暈了頭腦,C11到底是一款面向大眾走量的產品,還是一款粉絲向的產品,零跑應該心里有很清楚的定位,希望多聽取廣大車主的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