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報道,捷克汽車工業協會(AutoSAP)近日表示,由于全球芯片短缺,捷克汽車制造商今年的產量將比預期減少25萬輛,汽車行業將損失約1200億克朗(約472億人民幣)的收入。AutoSAP表示,9月份捷克國內的汽車產量同比下降53.1%,只有56,157輛。芯片短缺的影響甚至超過去年疫情期間帶來的影響。該協會因此呼吁當地政府,啟動去年在疫情期間的援助計劃,以補償企業對閑置工人工資的補償。AutoSAP表示:“自8月份以來,產量已經受到顯著影響,9月份的統計數據更是證實了這一負面趨勢。”
汽車業是高度工業化的捷克十分重要的經濟支柱,整個行業約有18萬名工人,生產量佔其工業產出的4分之1。AutoSAP表示,除了汽車制造商的收入將減少1200億克朗(約472億人民幣),零部件供應商的收入亦將再損失800億克朗(約284億人民幣),而這些收入相當于捷克今年預計國內生產總值的3.3%左右。
截止目前,美國、歐洲及東南亞國家仍是疫情高發區域,持續延遲汽車芯片供應鏈的正常化發展。隨著芯片慌的蔓延,多家主機廠繼續發出減產預警,全球最大汽車品牌之一的豐田汽車,此前發布消息稱,8月、9月汽車產量預計比原計劃減產約60%,其中,在日本的14座工廠合計28條產線中,只有1條產線能正常開工,其余27條產線均陷入不同程度的停產困境。豐田近日宣布,將在10月繼續減產40%的汽車產量。
其他車企中,福特、斯柯達、日產、大眾等車企也在延續9月的減產趨勢,進入10月以來,他們在全球的工廠同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產,僅在墨西哥,福特工廠已停產2天,日產的兩家工廠將分別停產11天和8天,大眾工廠計劃停產十天。
由缺芯導致汽車減產已經造成多家主機廠訂單積壓,汽車交付周期隨之不斷延長,特斯拉中國曾表示,受芯片短缺,其用于中國大陸銷售的汽車產量嚴重不足,導致7、8月國內汽車銷量大降。而在9月,特斯拉國內汽車銷量突破5萬輛歷史新高;但用于出口的汽車卻暴降至3853輛,出口數量創下近半年最低值。雖然特斯拉目前仍未就9月汽車銷量策略突變進行說明,但不難看出,特斯拉9月集中解決國內訂單積壓問題,使得交付量激增;而接下來,它將面臨國際訂單的交付問題,未來3個月其國內、海外汽車銷量可能出現交替暴增、暴跌現象。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曲超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87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