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極氪001量產車型正式下線,10月23日,這款發布近半年的熱門車型也將正式交付到用戶手中。這半年,極氪的路走得并不算順利,從發布引起萬人空巷到“提價降配”陷入爭議,再到量產車下線交付,其中的曲折恐怕安聰慧最清楚不過。
極氪從一開始,幾乎就是按照蔚來的用戶模式來打造品牌的,安聰慧曾一句“別叫我安總,叫我聰聰”,暴露了極氪在向“用戶型企業”靠攏所做出的努力。安聰慧幾乎每周都會進參加線下的用戶見面會,與用戶坦誠交談。在7月份極氪陷入輿論風暴時,安聰慧還以“聰聰”的名義發表了“Z客致歉信”。以后,極氪將依靠極氪空間和極氪中心等與蔚來一樣的服務繼續打造“用戶型企業”。
作為吉利旗下的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極氪看似獨立,實際上依然在吉利的牢牢掌控之中。在開啟預售的四個月后,極氪順利融資5億美元,英特爾、寧德時代、Bilibili都是這次融資的投資方。融資過后,極氪的估值接近百億美元。對于一家剛出現半年的車企而言,這是一個相當逆天的數字。
按照極氪的規劃,明年將推出極氪002和極氪003兩款新車,其中一款定位于豪華純電MPV;2024年可能會推出三款新車,未來每年最少投放兩款產品到市場。
一邊是智能電動車,一邊是手機業務的如火如荼。9月底,吉利與武漢簽約進軍手機行業,在武漢自建工廠,并將研發中心設在上海,目前吉利手機業務還在快速招兵買馬中。
智能汽車被雷軍稱為機械產業向信息產業轉變的產物,這個時候吉利進軍手機行業,似乎是想打通手機與汽車的生態互聯,這對吉利未來的生態布局大有好處。
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
編輯:蘇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887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