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份特斯拉中國以56,006輛(其中52,153輛均交付于中國本土車主)銷量實現“大逆轉”之后,特斯拉日前又發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被外媒評價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完美’的一份財務報表”:除了獲得有史以來最好的凈利潤、營業利潤和毛利之外,特斯拉還實現了14.6%的營業利潤率,而這樣的盈利水平,還是在其產品銷售組合持續轉向定價更低的車型、第三季度平均售價同比下降了6%的基礎上實現的,因此更具“含金量”。
第三季度特斯拉交付電動汽車24.14萬輛,同比增長73%;其中,售價更低的Model 3和Model Y三季度實現23.21萬輛的交付,占整體交付量比重的96.15%。值得關注的是,針對標準續航版Model 3和Model Y,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都在改用磷酸鐵鋰電池,預計未來幾年交付量將實現年均50%的增長,這意味著磷酸鐵鋰的技術路線進一步得到特斯拉的認可。
在收入方面,特斯拉第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57%,與去年同期相比,其營業利潤進一步改善,增長至20億美元,營業利潤率達14.6%。得益于營業利潤同比大幅增長,第三季度季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降低至161億美元,主要是由于15億美元凈債務和融資租賃的償還,其中部分被13億美元自由現金流所抵消。這意味著的總債務(不包括汽車和能源產品融資)在第三季度末已降至21億美元。
有一點變化或許比較容易被忽視,但卻意義重大。在過去3年里,特斯拉靠出售碳積分的收入總額達到34億美元。但在今年第三季度季度,該公司從出售碳積分中獲取的銷售收入僅為2.79億美元,是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也反映出,特斯拉在主營業務(賣車本身)的盈利能力正不斷增強。
而在全球工廠方面,特斯拉披露,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弗里蒙特工廠在過去四個季度生產了超過43萬輛汽車,而新建的得克薩斯州正在調試設備并開始制造首批試生產車輛;中國的上海超級工廠則儼然成為特斯拉最主要的出口中心,目前正著手優化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截至9月,特斯拉中國2021年累計銷售已逾30萬輛,其中,僅國內銷量就已突破20萬輛,出口車型也已突破10萬輛,廣受多國消費者贊譽。
而柏林-勃蘭登堡工廠就沒有那么“順心”了,雖然特斯拉表示工廠擴建在按計劃推進中,設備測試也在順利開展,但由于當地居民再次就環保問題發起線上質詢,這為該工廠在11月份投產的原定計劃再添變數,因此特斯拉謹慎地表示希望在今年年底前獲得最終的許可批準。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912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