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10月25日消息,根據旭日數據董事長孫燕飚的爆料,vivo和OPPO并非單獨造車,而是由OV系“教父”段永平直接操盤。“段永平將牽頭成立全新的公司,”孫燕飚說,“出資方是OPPO、vivo和小天才,還有段永平本人。”孫燕飚透露,段永平已經回國。
為了驗證消息是否屬實,《IT時報》記 者分別向OPPO和vivo公司求證。針對OPPO、vivo等聯手造車的消息,OPPO內部人士表示,這種說法“不靠譜”,目前沒有任何可披露的信息。vivo則否認三家聯合造車的可能性,稱三家都是獨立主體,沒有任何股權關系。vivo還表示,會繼續專注主營業務領域,也就是智能手機。
今年6月,OPPO造車的消息就開始在社交網絡流傳。有員工在社交平臺表示,OPPO已經開始進行汽車調研,準備進軍電動汽車行業,而且研發中心選定在重慶。6月,OPPO對一加手機的結構調整一事,更加深了人們對OPPO即將入局造車的猜測。
一加創始人劉作虎發布了一封內部信,在信中他表示:“為了抓住時代新一輪的機遇,促進一加更健康長久地成長,在一加和OPPO核心管理團隊的一致建議下,我們決定將一加團隊和OPPO團隊進行全面合并;一加將成為OPPO旗下獨立運營的品牌。”
有業內人士猜測,OPPO和一加此舉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打通內部架構,更高效地參與手機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的競爭。二是通過組織和人事調整,為造車做準備。OPPO甚至已經注冊了新商標“Ocar”。
“我覺得肯定在造車了!”AutoLab汽車實驗室創始人趙奕說,“行業巨頭都在互相對標,如果蘋果、華為、小米都在造車,那他們(OPPO、vivo)肯定是要造車的,但這幾家具體怎么聯合,就不知道了。”
一位汽車行業從業者向《IT時報》記 者透露,目前OPPO造車還處于調研階段,“應該是從智能座艙開始,目前還沒有整車制造計劃”。
從OPPO的官方招聘網站上可以看到,盡管OPPO否認入局造車,但從今年5月開始,OPPO開始招聘電動汽車相關的技術人才,崗位涉及智能駕駛規控算法工程師和整車系統集成測試工程師,工作地點分別在上海和重慶。
“單從OPPO的招聘來看,他們進行整車制造的可能性較小。”在上述汽車行業從業者來看,手機廠商想要從事整車制造的可能性依然很低。想要研發出自己的汽車,不僅需要擁有電動機技術、開發車載系統的能力,還必須擁有汽車安全等傳統汽車行業專有人才和產業鏈。
“即便是像特斯拉這樣的科技公司想要造車,也必須從傳統車企挖人。”該業內人士告訴記 者,即便是電動汽車行業,想要實現整車制造,造車團隊中傳統汽車行業人才的占比也要達到90%左右,只有10%的人從事軟件開發相關工作。想要進行整車制造,不大肆招攬傳統汽車行業人才是不可能的。
今年年初,雪球則將段永平的經典問答集結成冊,出版《段永平投資問答錄》。根據書中的記載,段永平談到投資的真正含義時指出,我個人對投資的理解是不投不懂的東西,投資回報的好壞取決于投資人能否找到自己懂的好的投資標的,這就需要很用功才能經常找到好的目標(巴菲特的標準是一年一個)。他覺得像他自己這種等待蘋果掉頭上的人,4年能找到一個就很不錯。
作為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忠實踐行者,以段永平對新能源汽車所具備的洞察力和認知度,或許國內新造車賽道有了他本人的躬身入局以后,資本市場也將對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保持著更高的注意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曲超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943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