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整理9月分級銷量榜單的時候,突然發現:比亞迪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已經進入幾乎全部分級榜單的TOP10行列。注意是全部乘用車,而不僅僅只是新能源車的排行哦。
而這個以前都是合資品牌的勢力范圍:比如大眾、豐田、日產等年產銷超過100萬輛的合資品牌才能夠做到——“全產品系列覆蓋”。而2021年的比亞迪,也是僅有的擁有“最全面”產品線的自主品牌,吉利和長安在B級轎車和SUV上空缺,長城就更不用說了——僅僅只有SUV的產品線。比亞迪在全部12個分級榜單中,有8個進入月度銷量TOP10的行列。
更為強大的是:這8個進入TOP10行列的車型,除了宋MAX以外,全部為新能源車型,而宋MAX DM-i版本也已經進入工信部目錄,預計jiang zai2022年上市銷售。
剩下還有4個分級產品沒有進入TOP10,那是因為A00級以及C級以上的車型,目前比亞迪沒有相關產品在售(不是不想,只是暫時沒有產品覆蓋)。
這也是從產品布局上,比亞迪品牌向上要布局高端品牌的原因,進一步把品牌認知和車型級別推高——而C級的SUV+C級的MPV將非常有可能成為比亞迪高端品牌在第一階段推出的主力產品。預計在未來的1-2年里隨著全新E平臺3.0車型的全面上市,預計海洋系列產品將會全面替代現在的“數字系列產品”,僅僅會保留e6\e9\D1等面向出行市場的少量車型而已。而海鷗則會與海豚以“精品小車”的定位沖擊,A00級和A0級的市場。
目前階段,比亞迪正處于一個典型的“新舊動能”轉換期:
從燃油車——完全切換——新能源
從三元鋰——完全切換——刀片電池
從DM3.0——完全切換——DM-i+DM-p組合的DM4.0
從e平臺2.0——完全切換——全新的e平臺3.0
預計到2023年將會全面完成切換,到了那個時候才是一個完全體的比亞迪:
出行系列:e6+e9+D1+F5,覆蓋從大眾出行+出租車+中高端商務出行的全場景
海洋系列:從A00-B的轎車+SUV+MPV,以e平臺3.0位主導的全新一代純電產品,覆蓋年輕人的市場需求;
王朝系列:秦、宋、唐、漢、商、明,覆蓋從A-B級的轎車+SUV+MPV,覆蓋主流的乘用車市場,而這個市場將會是BEV+PHEV結合的市場;
高端系列:對標埃爾法的C級MPV產品+對標大G的硬派越野產品作為高端品牌的第一批亮相產品,也會填補比亞迪在C級及以上細分市場的空缺。
從價格分布來看:
F5:8-11萬(預計2022年上市)
海豚:9-13萬
秦Plus DM-i:11-14萬
秦Plus EV:10-16萬
宋Pro DM-i :12-15萬
宋Plus DM-i:15-20萬(20萬為四驅版本)
宋Plus EV:16-20萬
唐 DM-i:20-28萬(28萬預計為四驅版本)
唐 EV:26-32萬(32萬預計為四驅版本)
漢 DM-i:20-24萬(預計2022年上市)
漢二代EV:24-28萬(預計2022年年底上市)
這樣價格區間,覆蓋了從8-30萬元的主流市場空間,并且在不同級別的市場上,每個區間都能有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車型。
到這個時候,距離新能源乘用車年銷售300萬輛,還遠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痛快舒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5954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