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21年10月市場報告。報告顯示,隨著芯片短缺對車市持續造成影響,大眾、本田、豐田等合資品牌廠商的銷量不斷下滑,整個9月份,合資品牌銷量同比跌幅達31.0%,預計四季度仍無法改變下滑局面。
“芯片荒”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一年之久,芯片缺口嚴重造成全球車企大面積減產,銷量下降利潤縮水,而經銷商庫存不足又使市場上出現無車可賣、展車都銷售一空的情形,并且有不少車企提出了“先交車后補裝”的解決方案,以此緩解缺芯危機。
之前我們對日本車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情況有所關注,在過去幾個月內,日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持續下跌,一方面,自然是“芯荒”的后果,另一方面,電動車市場的崛起對日本燃油車的威脅不是一星半點。
而日系車在本土的銷量也并不樂觀。據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在11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日本國內新車銷量為27.93萬輛,同比暴跌31.3%,同時這也是日系車連續4個月在本土市場出現下滑。
而在美國市場,豐田、本田、馬自達、斯巴魯這4家車企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10月份,4家車企總銷量為30萬輛,但由于半導體缺貨,斯巴魯銷量跌去40%,豐田、本田分別下降28.6%、23.5%,馬自達跌幅最小,但也達到了14.1%。
受到影響比較突出的還有韓國。公開數據顯示,現代、起亞、韓國通用、雷諾三星、雙龍汽車這5家韓國車企,10月全球總銷量為57.75萬輛,同比下跌21%。其中,本土和國外市場銷量跌幅均在20%上下,連續8個月持續下降。
Golight點評
芯片危機還沒有完全過去,來自原材料行業的壓力也在持續發酵。在歐洲,鎂金屬的儲備將在圣誕節前耗盡,汽車行業面臨著大規模停產的風險。而由于電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比亞迪不得不提價20%供應動力電池。整個汽車行業,都在供應鏈環節面臨著巨額的成本壓力,日韓車市包括國內市場,何時才能從缺芯的陰影中走出來,還要看全球供應鏈企業恢復生產秩序。
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
編輯:蘇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601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