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美汽車記 者共同投票選舉的年度車型出臺。其中,在家用車、皮卡、多功能汽車三個細分領域的評比中,獲獎的竟全都是傳統車型,而無一款市場火爆的新能源汽車獲獎!按理說,作為新生事物的新能源汽車,由于各個企業加倍重視,也在不斷地推出各式新車,理所應當的成為評比的焦點車型,但這一屆北美年度車評選卻沒有一臺新能源汽車獲獎,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雖然我們不清楚,這些擁有投票權的老記們,為什么不約而同的將選票都投給了傳統汽車,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新能源汽車不成熟,已經成為一種公認的現象。這不僅是由于,新勢力打造的新車的速度雖快,但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還在于,新能源汽車與人們的期待值仍存在距離,這就很好地說明了,為什么沒有一臺新能源車獲獎的原因。
新能源汽車速度快所帶來的問題
誰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社會推動的結果。這不僅在于,能源緊張,已經使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成為必然現象;還在于,許許多多跨國制造商,由于要維護自身的傳統制造利益,在全球都提倡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多數跨國制造商卻按兵不動,以至于市場給了一些新勢力企業足夠的機會。這樣一來,就讓特斯拉們的以很快的進入汽車制造的角色。
而作為汽車產品快速推新,即使占據著許許多多的主動性,但有一點是改變不了的,那就是快速必然會留下細節方面的真空,這這樣的真空,如果不能的好細化的保障,就很容易形成基礎技術的問題。像許多新勢力企業所存在的質量與品質問題,就是由于,許多新勢力制造過于運用技術層面的跨越方式,從而使產品的打造,表象上與傳統汽車制造無異、但實際內容上卻明顯的存在著技術單薄問題。在這方面,無論是美國的新勢力代表的特斯拉、還是國內的蔚、小、理,均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樣與那樣的問題。所以,在擁有了新制造主動權的時候,新勢力制造只要不能時時回過頭來完善技術問題,就容易出現與傳統制造在技術品質上的比較弱點。
新年源汽車與消費著期待值所形成的差距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產品、新技術,雖然越來越普及,但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方面,確實還存在著不小的距離。這其中,既有使用能源方面的便利問題、更有安全層面的保障問題,都或多或少的與消費者的期待值不相符合。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頻頻爆出的自燃現象,以及不可否認的里程焦慮,更讓消費者會反過頭來重新重視傳統汽車產品的消費。所以,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雖然很明顯,但比較起消費者對新能源越來越嚴苛的要求,確實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其實,在新能源汽車暴露出的問題看,一些基礎技術問題尤為的突出。就拿人們焦慮的里程問題來講,雖然已經出現了許多里程數百公里的續航技術,但正是由于新能源純電動汽車耗電的問題突出,再加之充電方面的保障不足,這就更使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存在質疑。而在其他方面,如設計上的過度模仿以及整體技術上的不能細化,都使新能源車的穩定性無法與傳統汽車相比較。為此,人們對新能源汽車能出現更多的憂慮、也就自然而然了!
其實,在新制造與傳統制造的市場競爭中,各自的優勢顯而易見,而作為新生事物的新能源汽車,之所以出現了希望與失望的落差,很大程度上是與自身的制造、相應技術保障機制的完善,以及消費者使用中的保障指數所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新能源車雖然具有著突出的優勢,但由于在細化技術與完善品牌上的能力欠缺,從而使新能源車在這三大具體的指標比較中,表現得難盡如人意。或許,正是這些問題與弱點的表現越來越突出,才是新能源汽車很難通過自身的品牌價值、躋身于北美年度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6660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