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進程的深入,傳統車企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過去嚴重依賴經銷商的商業模式,正在成為他們的絆腳石。
在過去幾年里,很多經銷商因為對電動汽車不了解、沒底氣,在有準車主進店咨詢時,紛紛會選擇推薦自己更信賴的燃油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車企電動化的推進速度。
在最近的一兩年里,經銷商們逐漸認清了大趨勢下的行業紅利,消極對待的情況已經不再多見。但傳統的銷售陋習“加錢優先提車”,又成了困擾車企的新的難題。
福特F-150 Lightning加價3萬美元可優先提車,保時捷Taycan的經銷商開價1萬美元至2.5萬美元加價提車……很多網友開始發文抵制這種經銷模式,紛紛表示已經取消訂單。在這種品牌嚴重受傷的情況下,福特、保時捷、通用汽車(通用、悍馬、雪佛蘭、凱迪拉克)等紛紛發布聲明,表示將對不聽話的經銷商嚴厲懲處,取消經銷資格或減少電車配額。但是,這種方法真的有用嗎?
@不看車此前就職的公司,也是嚴重依賴經銷商的,控價就是一個始終解決不掉的難題。站在公司角度,肯定會是想嚴厲管制,以維護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用戶體驗。但是到了實際執行者(市場負責人、業務代表)的層面,他們則會想盡辦法保護經銷商,因為“客戶是上帝”,取消一個經銷商資格或是減少產品供應,個人的收益是直接大受影響的。
同時呢,即使公司層面態度堅決,但遇到規模較大的經銷商,公司也會采取妥協方案。因為,此消彼長的道理大家都懂。你不讓他們賣你的貨,有的是競品想讓他們賣。這樣一來,你的市場份額就會大幅轉移到競品手中。
對于規模夠大的經銷商,公司是不敢得罪也不能得罪的。這樣一來,即使你明知道品牌直營是大趨勢,你也沒法做到商業模式的徹底變革。即使只拿一些新品或一個新品來做品牌直營,也是幾乎做不到的。因為,只要你賣得好,經銷商就會找你要貨,而你又沒有底氣拒絕。這就是商業模式轉型中,一個很難解決的難題。
要做純電動汽車,傳統車企在產品層面受制于人才、技術、生產線、供應鏈的制約,在銷售層面受制于經銷商態度、模式、學習能力的制約,在服務層面受制于人才、技術、設備、意識的制約……很多傳統車企曾經引以為傲的東西,在更換賽道的時候,都變成了拖累、包袱,這就是尾大難調的真相,也是@不看車 始終都不看好傳統車企轉型成功的根本原因。
對于傳統車企的轉型,有個觀點是我比較認可的:“要么是因為轉型積極而死,要么是因為轉型消極而死,總之,就是個死。”這個觀點,你認可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不看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667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