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車圈很不太平。上周關于寧德時代與特斯拉談崩、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的輿論甚囂塵上,導致“寧王”周末緊急發了一則聲明,對這一系列惡意謠言進行嚴厲譴責,同時報案。
截至2月11日,寧德時代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股價一再受挫,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跌幅高達20%,市值跌去2000億元。
樹大招風,這句話用在寧德時代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自從去年寧德時代市值破萬億之后,其地位瞬間被抬上了前所未有的高位,“寧王”的稱號也被強行戴上。神話是人造的,破滅也在須臾之間。去年有一篇《寧德時代:萬億電池帝國的裂縫》的文章,將這家電池巨頭塑造成了這個領域眾叛親離的“大獨裁者”,寧德時代當時也出現了股價下跌的現象,不過當時的“寧王”意氣風發,似乎還不認為輿論能影響資本的風向。
這一次,輿論變本加厲,試圖將寧德時代“往死里整”,它這才忍無可忍,重拳出擊對付這些惹是生非的造謠者。在這些謠言當中,就有特斯拉與寧德時代談崩,轉而與比亞迪談妥了20.4萬輛/年的電池采購訂單這一消息,這則消息在各大微信群廣為流傳,寧德時代和特斯拉不得不先后下場辟謠。
而謠言的另一當事者比亞迪,近期也十分頭疼。2月14日上午,廣東中山13日發生的一起車輛起火致司機死亡的消息傳遍了各大車友群,比亞迪火速作出回應,稱該事故并未造成人員傷亡,也與刀片電池無關,至于司機被燒死的謠言,是視頻惡意剪輯誤導大眾,比亞迪將報警處理。
上個月,比亞迪還澄清過“比亞迪起火引燃隔壁特斯拉”的謠言,在新能源汽車興起的時期,動力電池自燃成為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談資,有些確實不假,但有些卻是有人刻意為之,對此,比亞迪網絡舉報中心還進行過“懸賞”式打擊。
電動車崛起,將燃油車與電動車的矛盾公開化,油電路線之爭也成為大眾爭論的焦點。一方面,寧德時代、比亞迪作為電動車領域數一數二的供應商和車企,為國產車走上國際舞臺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另一方面,人們對國產車的固有印象并未得到轉變,或者因電池、續航等問題對國產電動車產生了一定抗拒心理,致使各種各樣的謠言滿天飛,真假難辨。
國產汽車品牌崛起,是新能源汽車時代必然會發生的事,對于國產品牌,我們也要多一些包容與理解,而不是誹謗造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6793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