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晚不晚?盡管只要有新品牌問世,這個問題就會被再問一次。但事實上,這個問題早已不是問題,對于新品牌而言,如何定位才是關鍵所在。
畢竟,隨著智能電動化時代的到來,每年都有很多新品牌前赴后繼地涌入市場。早期憑借一腔熱血涌入造車戰場的特斯拉和蔚小理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里,中高端市場似乎比入門級市場更容易運作,以至于后來的新勢力2.0紛紛將目光聚焦中高端市場。
但轉型做中高端市場就能無往而不利嗎?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比如拜騰、前途等。即便是現在風光無限的特斯拉和蔚小理,也都曾在生死邊緣上苦苦掙扎過,而且哪怕到現在,也不能說已經成功了。
高端車型難走量,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如何在第一輪出牌時,獲得更多的市場認可,又是決定新勢力生死的關鍵所在。最近關注度頗高的智己汽車,從去年上海車展首發開始,就沒有掩飾自己征戰高端市場的野心。
作為上汽集團聯手張江高科、阿里巴巴共同出資打造的全新智能純電品牌,智己汽車是年輕的,也是成熟的。
年輕是因為資歷。資料顯示,2021年1月13日,智己汽車于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和英國倫敦三地同步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并同時發布了已經確定量產的兩款車型,純電轎車L7和純電SUV LS7。
同年4月,智己L7首次亮相,并在上海車展上開啟預定;同年12月,首批智己L7 Beta體驗版于上汽集團臨港工廠下線交付。而根據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最近訪談時披露的信息,預計在4月底,首批量產版智己L7 Pro就會開始交付。
成熟的是經驗,集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三家公司之力,有技術、有資本、有科技儲備,智己汽車的“背景”毋需質疑。
但有好的“出身”就能有好的市場表現嗎?智己L7到底要用什么來支撐自己40萬元的售價?又如何說服消費者,花40萬來購買一個生死未卜的品牌?又如何獲取資本市場的認可?
只有回答好這些問題,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品牌,才有可能邁出成功的第一步。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一款好產品,也不缺一個好品牌,要想在高端智能電動市場生存下來,沒有自己的“殺手锏”是不可能做到的。
智已L7的優勢與創新
3月29日,智己汽車公布了首發量產版智己L7 Pro版車型的最終售價為40.88萬元,同時開啟了天使輪和A輪用戶的鎖單環節。作為一款定位為中大型轎車的純電車型,40.88萬的售價以已經進入了BBA等豪華品牌的價格區間。
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在接受訪談時也表示,這個定價錨定的就是豪華品牌部分用戶。而智己L7要拿什么與豪華品牌車型競爭,他給出的答案是“性能與操控”。
劉濤表示,在首款車型立項時,他對研發團隊只提出的三個硬性指標:一是超跑的性能;二是驚艷的外觀;三是最像人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功能。
性能這個優勢,最近在上海天馬山賽車場被數據證明了。在當天的賽道挑戰里,軸距長達3.1米的智己L7以原廠未改裝的狀態,創下了1分12秒94的天馬最快圈速原廠量產電動車紀錄。中大型轎車能跑出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
據悉,智己L7采用了前后雙永磁同步電機,能釋放425kW/725Nm動力,百公里加速達到3.87秒,達同級豪華燃油車2倍以上動力。
與之匹配的底盤則由有F1賽車基因和頂級底盤調教技術的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團隊專屬特調調、采用全鋁底盤以及“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結構,與此同時,智己L7還擁有同級獨有的“電動化四輪矢量驅動”技術,后輪可實現雙向共12°超大轉向角度,整車最小轉彎半徑僅5.4m,更加靈活。
按劉濤的話來說,“別看他有3米多軸距,但轉彎半徑跟Golf差不多。”
此外,“0.21Cd”風阻系數、“Brembo四活塞卡鉗”、“倍耐力P Zero高性能輪胎”、這些也都是智己L7高性能的“標簽”。
在自動駕駛層面,智己L7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IM AD)采用視覺為主、雷達為輔的感知方案:硬件設備包括英偉達Xavier,算力達到30-60TOPS、12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
兼容激光雷達軟硬件架構冗余方案,即英偉達Orin X ,算力“500-1000+TOPS”,并且配有3個激光雷達,得以實現Doorto Door Pilo t高級輔助駕駛能力。
根據智己官方介紹:“IM AD采用全流程數據驅動底層邏輯,通過海量數據回流,標注、訓練及更新模型,高效解決智能駕駛低概率長尾問題,讓車輛能夠自動化迭代。”
而IM AD底層數據分析處理的能力和數據來源,來源于阿里。依托于阿里云的超算平臺,智己不僅有數據處理的能力,還能實時升級數據庫以完成系統升級。
從這些數據看,智己L7具備了進軍中大型豪華轎車市場的“硬件”條件,但挑戰才剛剛開始。
40萬+高端新能源市場也內卷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今40萬級高端新能源車市場的“內卷”也很嚴重。
中大型豪華純電轎車市場里的智己L7和蔚來ET7;大型SUV市場里的理想L9;中大型SUV市場的理想ONE、嵐圖FREE和小鵬G9;以及即將入局中大型MPV市場的嵐圖夢想家和還未透露姓名的極氪新車等等。
產品同質化越高,市場的競爭壓力就越大。
所以我們看到,身處上海的智己汽車,即使在上海疫情如此嚴峻的當下,依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交付前的最后沖刺。
目前來看,智己L7對大的競爭對手是蔚來ET7,為了彌補品牌力的不足,智己汽車在定價方面做了讓步。智己L7 Pro定價40.88萬,ET7的起步價則逼近45萬。
為了顯示對用戶的誠意,智己L7智己還為天使輪客戶提供了終身免費的IM AD權益,對于A輪客戶,前三年IM AD免費使用,到第四年則可以用8800元的價格或者用戶數據權益直接買斷。而蔚來ET7的NAD智能駕駛功能則采取服務訂閱模式,“按月開通、按月付費”。用戶將因此產生一筆長期的額外開銷。
此外,智己還承諾每年給用戶3000度電的免費權益包,如果用完可以將其兌換成水晶;整車質保也提供終身和8年24萬公里兩種選擇,選擇后者也會附送2萬水晶。
這些“水晶”不僅可以用來換取品牌周邊,還可以在未來的產品升級(電池、激光雷達等)的過程中兌換籌碼,在智己世界里是等同于“人民幣”的硬通貨。
這些都是最直觀的優惠。可即便是這樣,智己L7能否撕開40萬豪華中大型轎車的裂縫,也仍然存在著不確定性。
畢竟,過去一年時間里,關于智己L7,消費者知道的并不多,從產品預售到正式交付,產品宣傳經歷了很長一段空窗期。再加上現在疫情的不確定性,試駕活動可能也會遇阻,如何更好地向媒體和用戶傳遞產品優勢和品牌信心,都面臨更大的挑戰。
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搭建,包括體驗店、交付中心、售后服務和充電網絡拓展等等,這些相較于蔚來、小鵬等早期入局的新勢力品牌都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可以說,蔚小理趟過的坑,智己很有可能也都得再來一遍,而市場給的“窗口期”和容忍度卻大不如前了。智己必須快馬加鞭,才有可能趕在“關門”前拿到決賽名額。
結語
新造車已經進入下半場決賽,后發制人的傳統車企還能如何參與競爭?智己L7給我們的答案是強強聯合、技術突圍。
單從產品來看,背靠上汽、阿里、張江科技,智己L7在產品力和智能化領域都擁有非常高的起點。能不能取得理想的市場反饋,取決于首批天使輪用戶的口碑,而這不僅是對產品力的考驗,也是在服務和營銷方面,對智己汽車在后疫情時代能否應對市場調整的考驗。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山論劍V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1692
智己L7交流群交流群已建立,戳
這里馬上加入群聊,更多一手消息及時關注。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