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逐步深入,多樣性的需求和多元的實踐場景促使產業協同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主要發展趨勢。特別是針對智能汽車產業來說,這是一個存在時間相對較短,發展潛力十分可觀的新型行業,唯有確保其本身以及相關產業鏈條實現開放合作,才能進一步釋放行業的發展活力,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力。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品牌認同并積極踐行這一理念,地平線機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在上個月舉行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本土汽車智能芯片科技企業地平線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余凱宣布:“將進一步開放BPU IP授權,支持部分整車企業自研芯片。”可以預見的是,在這樣的開放模式下,整車開發將實現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再到自動駕駛的軟硬件系統高度協同,同時迭代速度將顯著提升。
事實上,在余凱表態之前,地平線機器人早已開始展開行業的廣泛合作,打造開放生態的多種嘗試。截至目前為止,地平線機器人的智能芯片產品已經在長安UNI-T、奇瑞螞蟻、智己汽車、廣汽AION Y、嵐圖、理想ONE、長城哈弗等多個自主品牌汽車上實現了應用。而近期地平線機器人的合作伙伴名單上又增加了比亞迪。
據悉,在此次合作中,比亞迪的部分車型將搭載地平線征程5自動駕駛芯片,配裝地平線征程5的比亞迪車型最早將于2023年中上市。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地平線征程芯片出貨量已突破100萬片,已與超過20家車企簽訂了前裝量產項目、獲超50多個車型前裝定點,生態合作伙伴也已超過100家。這正如余凱所說的那樣:“目前地平線的汽車智能芯片客戶全部都是自主品牌車企。未來,本土智能芯片規模化裝車將是大勢所趨”。
其實,余凱之所以可以如此篤定,主要還是基于目前國內芯片企業整體的發展的良好態勢。智能芯片進入汽車領域,這在全球范圍內都屬于嘗試探索階段,在中國這個開放的市場,在與跨國芯片企業的競爭中,包括地平線在內的本土芯片企業,距離整車企業更近、距離產業鏈更近、距離活躍的市場和終端消費者更近,這對本土智能芯片企業而言,具備一些得天獨厚的主場優勢。
余凱博士對此仍然保持著清醒的認知,他談到:“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本土智能芯片企業完全勝券在握,在機遇面前,我們仍然面臨壓力和挑戰。本土智能芯片企業的窗口期很短,我個人判斷大概3年左右,在這個窗口期本土智能芯片企業夯實技術競爭力是關鍵”。
而為了更好的利用主場優勢,在同處起跑線的前提下加快我們的研發腳步與應用實踐,開放便成為了必然,這也是地平線機器人提出“讓開放更開放”的依據所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體現了其較高的發展格局。
在具體的運營過程中,地平線機器人承諾將向部分有能力的整車廠開放BPU IP授權,提供軟件工具包、芯片參考設計以及技術支持,助力部分車企自研芯片,提升創新研發效率,同時將推出結合征程5芯片的開源實時操作系統TogetherOS,與合作伙伴共建車載OS生態。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智能汽車技術開發的軟硬件協同、開源開放的創新生態,將升華至一個全新境界。
余凱表示:“地平線期望打造一個開源開放的創新生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智能芯片與操作系統作為智能汽車的數字底座,與行業伙伴征程與共、開放共贏。”
在當前的大趨勢下,智能芯片及操作系統與汽車行業的結合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探索與磨合,但總體而言,前景是值得期待的。而地平線機器人立足較高格局所倡導的開放生態理念,或許將為整個智能汽車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田佳樂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446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