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ier1企業面臨挑戰——燃油車增長日益趨緩,電氣化車輛蓬勃發展。
為此,2021年,大陸集團拆分其動力總成事業群——緯湃科技(Vitesco Technologies)獨立上市,交易市值達24億歐元,并被納入德國SDAX指數。
這種“骨肉分離”的決絕,效果如何呢?
2021年,緯湃科技的銷售額達到83億歐元,電氣化產品的銷售額達到8.88億歐元,銷售占比達到10%以上。
這是存量。再看增量——緯湃科技在2021財年收獲112億歐元的新增訂單,其中電氣化產品貢獻了51億歐元。
今年3月份,緯湃科技更是拿到了20億歐元的電驅動系統訂單。緯湃科技的電氣化份額正在闊步前進。
緯湃科技中國區總裁顧睿華(Gregoire Cuny)預測,到2030年,緯湃科技2/3的銷售收入將來自于電氣化產品。
緯湃科技中國區總裁顧睿華(Gregoire Cuny)
面對電氣化轉型,緯湃科技通過組織架構調整,以及技術和人才的遷移和培訓來完成內部轉化。
在產品層面,緯湃科技則通過前沿產品的研發和布局,以及靈活的合作方式來確保TIER1地位的穩固。
1
電氣化份額穩步提升
緯湃科技的電氣化業務份額看漲。
除了上面提到的,2021財年電氣化產品貢獻新增訂單51億歐元,僅在第四季度,在新增超過48億歐元的訂單中,電氣化產品占半數以上達25億歐元。
緯湃科技在過去一年進一步擴大了電氣化業務,其中高壓逆變器訂單額超過25億歐元,電驅動系統新訂單超過11億歐元。總體而言,緯湃科技的保有訂單超過510億歐元,其中33%來自電氣化領域;新能源科技事業部銷售同比增長高達44.6%。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例如,去年緯湃科技與長城汽車簽訂高壓逆變器供貨協議,總合同金額就高達數十億人民幣。
今年緯湃科技在電氣化方面的增長更快。年初,緯湃科技公布了斬獲北美頭部汽車制造商價值超10億歐元高壓逆變器產品,以及現代汽車高達20億歐元三合一電驅動兩項訂單。
與此同時,緯湃科技也在逐步削減燃油車中非核心的產品業務。根據規劃,大陸集團的委托生產業務將在2025年前后退出,內燃機業務中非核心的部分也會逐步退出市場。長期看,緯湃科技的電氣化產品占比提升至50%以上,進一步強化電氣化產品的占比。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2
SiC和GaN系統率先布局
緯湃的快速發展也要得益于其廣泛的產品布局。例如,歐洲以48V、混動產品相對較多,中國則以純電動汽車為主。
緯湃科技在技術路線上絕不偏廢,在混動和純電動方面都有布局。緯湃科技方面認為,純電動方向的發展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他們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確保多種技術并存的現實條件下,為每一種技術架構做好準備,有足夠的產品線供應給不同階段的需求。
因此,他們具備完整的電氣化方案,核心產品涵蓋了48V系統、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的電驅動、電池管理系統、充電系統,熱管理系統、以及功率電子領域。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尤其核心的電驅系統,緯湃科技也在不斷迭代。2019年,緯湃科技成為全球首批將三合一電驅動系統(EMR3)投入量產的獨立供應商。
如今電驅系統已經迭代至第4代(EMR4)。EMR4相比EMR3進一步優化,效率方面提升了5%,性能提升20%,重量減少25%,而成本卻更低。EMR4可以兼容400V到800V,電機也可以兼容油冷和水冷。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性能方面,通過模塊化的設計,EMR4功率范圍覆蓋80千瓦至230千瓦。汽車制造商無需變更懸置位置或接口即可安裝不同版本的驅動系統,從而使新平臺為車輛提供不同功率等級。
在前沿領域,緯湃科技重視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半導體技術的發展趨勢。
2020年,緯湃科技已經與日本公司ROHM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開發碳化硅技術。
緯湃科技方面認為,碳化硅晶體管和氮化鎵晶體管比硅晶體管更高效、體積更小,當被視為系統的一部分時也更經濟。尤其碳化硅晶體管在400伏和800伏使用的高壓功率轉換器中的應用是目前特別有利的汽車應用。碳化硅技術可以幫助增加車輛的行駛里程,從而顯著提高電動汽車的整體能源效率。
前文提到的現代汽車,采用的就是緯湃科技EMR4的SiC技術平臺的產品,不過是400V系統,配套在現代汽車集團B/C級電動汽車上。
不過,先進的碳化硅技術為新型800V電機提供了更高效率,緯湃采用8層扁線發卡技術設計確保了最佳的銅填充系數,從而使緊湊型的電機發揮更高的功率密度。
值得一提的是,緯湃科技還與總部位于加拿大的GaN系統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入股該公司。GaN在射頻器件、功率器件等領域都表現出其強勁的滲透能力。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GaN 器件是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HEMT),其提供比硅和 SiC 器件更高的電子速度。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GaN主要應用于低壓環境中的功率器件,高壓環境主要使用 SiC 材料,600-900V 為兩者的競爭市場。相比 SiC,GaN 在成本方面表現出更強的潛力,與現有的 Si 半導體工藝兼容性強,這使其更容易與其他半導體器件集成。
可見,緯湃科技在產品布局上,不僅全面而且領先。
3
重點加碼中國市場
中國是緯湃科技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以2021財年為例,緯湃科技在銷售額占比最大的三個國家分別為中國(17.9%)、美國(17.6%)和德國(16.1%)。
作為緯湃科技最大的市場,將很多重點產品的投放、研發和生產都放在了中國。
前文提到的EMR4,就是緯湃科于去年7月在上海進行的全球首秀。這是緯湃科技最先進的可量產的電驅系統平臺。2023年,該平臺下的采用8層扁線發卡技術的800V高壓電機,將在天津量產。
研發方面,去年11月,緯湃科技天津研發中心投入使用。該研發中心將為純電動、插混及48伏中混車輛設計和開發“三電”系統,涵蓋高壓電驅系統、高壓電子控制系統、高壓電池管理系統及48伏電力輔助驅動系統和電池系統。此外,天津研發中心還具備上述產品測試和驗證的全能力實驗室。
去年9月份,緯湃科技的長春質量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至此,緯湃科技在中國分南、北、中布局三個質量實驗室,分別位于長春、天津、蕪湖,基本覆蓋了汽車零部件實驗需求。
量產方面,顧睿華介紹了中國本地化生產的部分產品,例如,2022年在天津量產新款EMR3、48V冷風皮帶驅動起動發電機,以及在蕪湖工廠量產電子水泵。未來EMR4也有望在天津量產。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客戶層面來看,緯湃科技已公布的中國客戶有東風和長城兩家車企,分別合作EMR3和新一代的高壓逆變器。此外,與未公布的中國新勢力車企也在進行800V平臺產品的合作。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通過去年一系列布局,緯湃科技試圖進一步夯實和提升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及占比。
4
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
當然,作為傳統的TIER1企業,能在電氣化方面進展迅速,離不開自身的變革和優化。
配合電氣化的發展,緯湃科技將繼續優化組織結構,提升整體效率。具體來看,未來緯湃科技會將目前的四個事業部(電子控制、新能源科技、感知與驅動和委托生產)重組為兩大事業群(Powertrain Solutions和 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
Powertrain Solutions主要整合核心內燃機技術和非核心技術,主要使命是創造價值;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主要針對現有和有望開發的電氣化產品,主要使命是推動增長。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除了組織結構調整,緯湃科技也在將傳統優勢進行傳承和遷移,一是技術的遷移;二是人才遷移。
緯湃科技全球有7300名工程師,其中5100名是和軟件電子類相關的。他們的核心優勢如電子控制、軟件集成和系統集成都可以遷移至電動出行領域。
對于從事傳統燃油車產品的工程師,緯湃科技大力推動員工的 upskill 和 reskill 項目,幫助員工快速適應新技能的要求,并完成轉崗轉型。除了培訓,很多員工還接受了額外的電氣化項目的實操演練,把知識通過實踐轉化成能力。完成項目的員工將為電氣化項目服務。
對于主機廠在動力總成領域的開發,緯湃科技似乎并不擔心。顧睿華認為,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發展趨勢是趨于標準化,緯湃科技具備更強的規模化優勢。
資料來源:緯湃科技
緯湃科技的合作方式非常靈活。他們可以通過幫助主機廠生產電驅動系統中的部分組件,也可以提供整套系統的方案。
可以說,緯湃科技通過早期的技術積累和積極轉型,在電氣化轉型中取得了快速突破。在燃油車日漸式微的時代,緯湃科技順著電氣化的航船,駛向一片充滿希望的新“大陸”。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551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