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馬一龍編輯 | 斯言
買智駕「包」成潮流
特斯拉 FSD 64000 元
蔚來 NIO Pilot 全配包 39000 元
小鵬 XPilot 3.5 智駕包 32000 元
智己 IM AD 智駕包 36800 元
極氪 ZAD 全配包 35000 元
廣汽埃安 ADiGO 3.0 智駕包 19800 元
華為 HI 方案 ADS 全配包 32000 元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在選新能源車的時候,不僅僅要關心續航、空間、動力,還得花更多的時間來思考配一個什么樣的自動駕駛選裝「包」。汽車智能化時代,多數人還是對這樣的黑科技充滿好奇。但滿足這樣的好奇心,開價動輒 3 萬人民幣起步。
當然,也有車企不搞這樣的選裝,比如理想 ONE 直接將理想 AD 智駕系統標配,買「包」的錢都放進了車價里,讓消費者心理上更輕松。
之所以現在的智駕包動不動就 3 萬人民幣起步,是因為里面包括硬件、軟件研發、后續 OTA 更新的成本。
硬件包括了傳感器套件、計算平臺等;軟件則是車企要么找供應商幫著開發,要么組建自研團隊,這些成本都需要有人買單;而后續的 OTA 更新也需要成本。能確定的是,未來越來越高級的自動駕駛功能會不斷出現,比如今年很火的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作為消費者,如果真想買一輛智能汽車,那確實要考慮:要不要買這樣的包?是不是剛需?買回來好不好用?會不會像特斯拉 FSD 那樣遲遲沒法體驗,變成期貨?
不同車企的賣「包」策略也有所不同:
有大「包」小「包」之分,小「包」先嘗鮮,大「包」后更新,比如蔚來汽車有精選包和全配包,特斯拉有 EAP 和 FSD;
有的支持直接買斷,軟硬件費用一次性付清,未來不再加收費用,比如特斯拉 FSD;
也有把硬件標配,然后在軟件上收取月費,比如蔚來的 NAD;
甚至還有的硬件也可 OTA,先賣低級別的硬件,未來加錢加裝高級別硬件,比如智己的 IM AD;
最狠的,當然是軟件硬件全部標配,價格都包含在車價里,用戶不用糾結,比如理想 AD。
自動駕駛包形形色色,車企們玩法也各不相同,最終的目的還是想推動消費者多買多用,畢竟作為強數據驅動的技術,自動駕駛需要去遍歷各種交通場景才能變得更強。
以前的輔助駕駛能為我們進行危險預警,現在的智能駕駛幫我們控制方向盤和剎車/制動踏板,未來的自動駕駛能做什么?想象空間足夠大。
如果你現在打開小鵬汽車的手機 APP,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小鵬 XPilot 系統里各種功能的使用里程和次數統計,比如 ACC(自適應巡航)和 LCC(車道居中控制)功能累積使用了超過 1.9 億公里,導航輔助駕駛系統 NGP 累積了超過 2700 萬公里的行程。
這僅僅是小鵬一家,目前市面上還有很多車企有類似功能,想必累積的里程也不是小數目。
我們搜羅了目前市面上主要的賣「包」的車企,包括特斯拉、蔚來、小鵬、智己、極氪以及廣汽埃安,來看看這些包里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細節。而像理想、極狐 HI、零跑的相關車型,因為他們不單獨賣「包」,都是全系標配或者特定車型標配,所以本文不做單獨探討。
特斯拉的 Autopilot 系統開啟了自動駕駛系統量產的先河,也是第一個賣智駕包賺錢的車企。
目前,特斯拉在國內的在售車型上,有兩個付費的智駕「包」可以選:一個是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包(EAP),一個是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包(FSD)。
EAP 賣 32000 元,FSD 賣 64000 元,這兩個包在硬件上沒有任何差異,但在未來的軟件能力規劃上有差別。
當然,如果你想不花錢,那么特斯拉標配的基礎版 AP 也有 ACC 和 LCC 功能,在大部分時候是可以解放一下雙手和雙腳,對于緩解駕駛疲勞非常有用。
在基礎 AP 上多花 32000 元開通EAP,EAP 有什么功能?
首先就是現在流行的香餑餑功能——導航輔助駕駛(NOA)。準確點說,特斯拉現在還只有高速和部分高架的 NOA,就是從上匝道到下匝道的這段旅程,系統可以幫你開。
其次是自動輔助變道,在高速公路行駛時,駕駛員只需撥動轉向燈,系統可以協助駕駛員變道。
當然上面是理想狀況。實際使用中,它經常出問題,比如變道時安全感不強,比如自動下匝道的成功率很低,而且 NOA 是和車輛的導航系統掛鉤的,一不小心就會給你導航到錯誤路線上去。
還有就是在國外用的很多,但是國內很少人用的智能召喚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在限定范圍里把車從車位召喚到用戶所在的地點。
在 EAP 里,特斯拉還有自動泊車功能,包括平行泊車以及垂直泊車。但這套系統目前體驗不是很好,有的時候你的車開在馬路上,它會莫名其妙識別到路邊有一個車位,提示你可以停車,屬實有些靈敏過頭了。
在 EAP 的基礎上再多花 32000 元,你就可以擁有號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用的自動駕駛系統 FSD。但是這僅限于美國,因為國內用戶現在連測試 FSD Beta 的資格都沒有。
FSD 具備了基礎 AP 和 EAP 的所有功能,而且還有一些更高級別功能,包括識別交通信號燈和停車標志并做出反應,在城市街道中自動輔助駕駛。
雖然這售價 6 萬多元的功能,也就短短兩行字的描述,但實現起來非常難,這里面涉及到系統要適配國內的道路環境,還要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允許特斯拉在國內測試 FSD。
現在北美的用戶正在熱火朝天測試 FSD Beta,征服各種城市道路、狹窄街區以及山路等等,而國內用戶只有看的份,畢竟國情不同。
很多從 2020 年就買了國產特斯拉的用戶,到現在還沒體驗過 FSD 是什么滋味,那多花的 32000 元等于擺設。
有一個積極的信號是,特斯正在籌建國內的技術研發團隊,只能期待自動駕駛系統也可以同步進行開發,讓國內買了 FSD 的用戶早日用上相關功能。
正因為 FSD 在國內沒法用,所以用戶選配 FSD 的比例非常低,選配率低又讓馬斯克在國內推 FSD 的積極性大打折扣,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如果你現在還想買特斯拉,體驗自動駕駛功能,最劃算的選擇就是 32000 元選一個 EAP,功能足夠用。當然,現在不買 FSD,未來有一個風險就是 FSD 會漲價,因為國外已經漲過幾輪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到時候還可以選擇按月開通 FSD 服務。
但短期內,這些擔心都毫無意義,因為你最高也就只能用到 EAP 了。
在新造車勢力里,蔚來的自動駕駛功能銷售策略,應該是最像特斯拉的。
比如從自動駕駛「包」的功能來看:
NIO Pilot 精選包類似于特斯拉的基礎 AP,賣 15000 元;
NIO Pilot 全配包類似于特斯拉的 EAP,賣 39000 元;
NAD 則類似于特斯拉的 FSD,硬件標配,軟件月費 680 元。
而且蔚來也支持買斷和訂閱兩種模式, NIO Pilot 支持直接買斷,NAD 系統則采用硬件標配、軟件訂閱的模式。
NIO Pilot 是蔚來在 NT1 平臺車型(ES8/ES6/EC6)上搭載的自動駕駛系統,而 NAD 則是蔚來在 NT2 平臺車型(ET5/ET7/ES7...)上搭載的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
NAD 和 NIO Pilot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有沒有激光雷達。
從具體功能上看:
NIO Pilot 精選包的功能包括了:ACC、LCC、視覺融合全自動泊車、車輛儀表界面動態顯示車輛/道路模型、遠近光燈自動控制等等。
細看下來,這個包里最常用的功能還是 ACC 和 LCC,當然對于新手司機來說,自動泊車也會經常用。
NIO Pilot 全配包,貴有貴的道理。畢竟里面包括了導航輔助駕駛功能(NOP)、轉向燈控制變道(ALC)、DMS、近距離召喚,以及識別道路標識和自動調節限速等。
從具體的體驗來看,用戶用的最多的還是打燈自動變道功能。
另外 NOP 的開啟區域也有限制,需要高精地圖覆蓋。所以 NOP 反倒沒有那么常用,但在跑高速的時候非常實用,只不過在一些上下匝道的操作上,蔚來的 NOP 還是沒那么穩定。
基本上,如果你不經常跑高速,只是一般的上下班通勤,那買一個精選包即可。
如果經常有長途用車需求,那么 NIO Pilot 全配包會適合你,這套系統在緩解駕駛疲勞方面效果顯著。
當然,如果你任何「包」都不想買,是不是意味著你的蔚來什么輔助駕駛功能都沒有呢?并不是。
作為基礎的配置,蔚來的 NIO Pilot 還有一些不用花錢的功能,比如前向碰撞預警(FCW)、自動緊急制動(AEB)、行人識別 AEB、定速巡航等等。
另外因為蔚來的二代換電站支持換電站自動泊車(PSAP),所以這項功能蔚來也是全系標配。
除了 NIO Pilot,蔚來還有 NAD 系統,這個智駕「包」備受業界矚目,因為里面有激光雷達、英偉達的自動駕駛芯片 Orin、800 萬像素高清攝像頭,是目前業內最強的自動駕駛硬件配置。這樣的硬件配置意味著系統有更強的眼睛和大腦,理論上應對各種交通場景會更得心應手。
NAD 可以說是蔚來自動駕駛系統的「超大包」,這個「超大包」目前硬件是標配給用戶的,之后需要開通相關的功能則需要每月付 680 元。
這個680 元/月的費用到底能買到什么?
覆蓋部分城區道路、封閉高速道路的自動駕駛體驗
支持領航泊車、遙控泊車、智能召喚等功能體驗
領航輔助駕駛
其中最受期待的還是城區道路的自動駕駛體驗。
這里就有一個疑問,是不是用戶不付 680 元的月租,蔚來車上的這套豪華自動駕駛硬件就是擺設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蔚來也為用戶標配了一些自動駕駛功能,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 LCC、ALC 兩項功能。你要知道,ALC 這項功能在NT1車型上,是 NIO Pilot 全配包里才有,在 ET7 上直接標配給了用戶。
因為蔚來的 ET7 剛剛交付沒多久,所以這輛車上的 NAD 系統還只開通了少數幾項功能。從車主體驗來看,目前這套系統的表現還是非常可圈可點的,至少在環境感知層面的能力,相比于前代車型有了質的飛躍。
新出行測試蔚來 ET7 NAD 系統功能
當然,現在 NAD 680 元的月租后續會不會漲價,還是個未知數。
小鵬汽車最重要的標簽就是智能化。
小鵬的導航輔助駕駛系統 NGP ,以其出色的技術能力和穩定的體驗收割了眾多粉絲。根據小鵬自己的統計,他們的 NGP 行駛里程已經超過了 2700 萬公里,如果按照 10 萬臺車的 NGP 系統保有量,那么車均駕駛了 270 公里。
來具體看看小鵬的 XPilot 系統。
因為小鵬的車型根據續航以及一些智能化配置的不同,分出來很多版本的車型。
就拿小鵬 P5 舉例,按照續航分,就有 4 大版本車型;在續航之下,還有 G、G+、E、E+、P 版本的區分,所以目前 P5 車型有 11 款車型,G 版就是同級續航版中的丐版,P 版就是高配車型。
以小鵬 P5 550 續航下的 3 款車型來看:
550G 是不帶 XPilot 系統的車型,這款車型在輔助駕駛功能方面僅有定速巡航和倒車影像;
550E 則配備了 XPilot 3.0 軟件及升級服務;
550P 是最高配,搭載了 XPilot 3.5軟件及升級服務,而且這個版本上還有兩顆激光雷達。
基于 3 個版本車型的價格差粗略計算,XPilot 3.0 系統的售價大約在 18000 元,XPilot 3.5 系統的售價在 32000 元。根據小鵬之前透露的數據,XPilot 3.0 系統的激活率超過 60%。
因為小鵬汽車的 XPilot 系統和自動駕駛硬件是強綁定的,所以很多的功能必須配有相應的硬件才能實現,比如只有加裝激光雷達的車型,才能實現城市道路導航輔助駕駛(城市 NGP)。
來具體看看各級 XPilot 的功能:
首先是基礎輔助駕駛功能,小鵬不像特斯拉和蔚來那樣做全系標配,而是分車型。
P5 550G 的車型只有定速巡航和倒車影像兩項輔助駕駛功能。
P5 550E 和 550P 車型在基礎輔助駕駛系統方面是一致的,而且很全面,包含了 ACC、LCC、ALC 等常用功能,還有 ATC 自適應彎道巡航、自動泊車、透明底盤、360 環影等。當然,還有眾多的主動安全功能,比如 AEB、FCW、LKA 等等。
小鵬汽車是為數不多把主動安全功能和輔助駕駛系統區分開的車企,蔚來則是把兩者揉在了一起。
而在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方面,P5 550E 車型有高速 NGP 功能、VPA 停車場記憶泊車、環境模擬顯示以及智能遠光燈。
而 P5 550P 車型上,目前除了擁有 550E 的全部功能,后續還可以升級增強版的高速 NGP、增強版的ACC、增強版的 LCC、增強版的跨樓層停車場記憶泊車以及城市 NGP。
城市 NGP 將是國內量產車上自動駕駛系統接下來競爭的主戰場。
其實,目前我們看到的這版小鵬 P5 的車型及銷售政策,是今年 5 月小鵬調整后的結果。
調整后最大的利好就是,P5 E/E+/P 及 P7 E/E+ 版本車型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從原來的選裝變成了標配,也就是說后續相關軟件的升級也可以免費。
這是小鵬針對車型漲價推出的回饋用戶的策略,讓更多的用戶能用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
短期來看,小鵬會損失一部分 XPilot 系統的收入,但是長遠來看,通過自動駕駛標配來提升 XPilot 的裝配率,擴大整個車隊的規模,以此來收集真實用戶的駕駛數據,是非常利于自動駕駛算法的迭代和進步的。
而且,通過更大規模的自動駕駛系統標配,系統硬件成本也可以往下降一降,這也有利于小鵬后續的規模化降本。往大了說,甚至是有利整個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
等到自動駕駛的用戶規模真的足夠大,再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賺取收入,其實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自動駕駛量產領域,小鵬汽車無疑是技術上走得最快的一家,那么在開通自動駕駛功能的用戶規模上,小鵬還能取得領先嗎?
想在智己汽車這里買一個智駕包真的非常艱難。
目前智己 L7 有兩個版本的車型:Dynamic 版和 Pro 版。
這兩個版本的車型都會標配 IM AD 可進化駕駛輔助系統,基礎的傳感器和計算平臺硬件都會搭載。而且,截至目前,預訂智己 L7 的用戶還可以拿到 IM AD 智能駕駛系統的兩年免費使用權。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智己奇葩的營銷策略,智己已經開放了 3 輪預定,分別是天使輪、A 輪和 B 輪,每一輪預定都有相應的用戶權益,天使輪和 A 輪的名額都是限量開放的(饑餓營銷),現在 B 輪只需要交 5000 定金即可。
其中,兩年免費使用 IM AD 系統只是針對現在預訂的用戶,未來智己會不會改政策并不確定,所以智己的銷售一直會跟你說早預訂早拿權益,權益可以不用但先拿在手里保險。
如果拋開目前智己推出的 2 年免費用權益,IM AD 智能駕駛系統的售價是 36800 元。
這個售價現在已經包含在車輛的售價里面,不需要用戶額外付費。
這 36800 元用戶到底買到了些什么?
首先是智能駕駛的硬件,包括傳感器和計算平臺等。目前交付的智己 L7,在自動駕駛硬件上標配的有 12 個超聲波雷達、11 個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和 2 個高精定位單元。計算平臺用的是基于英偉達的 Xavier 芯片的域控制器。
其次是軟件系統,包括一些基礎的輔助駕駛功能以及高階的智能駕駛功能。但是,其中很多的功能都需要通過后期不斷的 OTA 用戶才能用上。目前智己 L7 的自動駕駛系統由 Momenta 開發。
具體的功能如下:
當然,智己也給用戶提供了更高級別的選項,因為要用上更牛 X 的自動駕駛功能,就需要更厲害的傳感器和計算平臺。
所以,智己支持用戶通過加錢加裝更好的硬件,俗稱「硬件 OTA」。
更好的自動駕駛硬件,加裝費用為1萬元,包括兩顆速騰聚創M1激光雷達和英偉達的 Orin 自動駕駛芯片,因為這些硬件沒法現在就裝上車,只能先為用戶預留好安裝位置。根據智己銷售透露,可能需要等待 1 年左右。
所以,如果你要買一輛智己 L7,你現在就得想清楚后面到底要不要升級硬件。要升級硬件的話,智己需要在車上預留出硬件的安裝位置。
現在智己 L7 的額頭上已經有一個小犄角,那是一枚攝像頭,用來拍照的。在它的左右兩側,將會搭載兩顆激光雷達。
當然,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想裝激光雷達,那這兩個「小牛角」出廠后就沒有,車輛外形更加美觀。
萬一你現在決定裝,一年后改主意了,那這兩個「小牛角」也摘不掉,會永久保留在那里。
所以以后在路上看到有 3 個「小牛角」的智己 L7,并不代表它一定是裝了激光雷達的車型,有可能只是唬人的。
很多人會有疑問,如果不選擇裝激光雷達,會不會影響后續使用 IM AD 自動駕駛系統?并不會。
因為IM AD 是一套以視覺感知為主的自動駕駛系統,所以依靠視覺能夠實現大部分的自動駕駛功能,比如導航輔助駕駛、自動泊車等等。有了激光雷達,是讓系統的能力邊界更廣,技術更穩定。
最后一個問題是:現在智己 L7 的車主擁有 2 年的 IM AD 免費使用權,兩年到期之后呢?
答案是:用戶可以使用優惠價 18800 元(原價 36800)買斷,或者用一些數據權益來抵換,具體怎么抵只有智己知道。
目前來看,IM AD 自動駕駛系統也是期貨,但是一些基礎的 ACC、LCC、ALC(打燈變道,智己叫 DLC)等功能,交付即可用。
根據網上一些用戶的體驗視頻來看,目前智己的 IM AD 系統的常規功能表現據稱可以排到國內第一梯隊。
極氪 001 真是一款讓人又愛又恨的車。這款車發布時,憑出色的外觀設計、跨界車的定位,還有超高的性價比,以及身兼 Mobileye EyeQ5H 芯片首款量產車的名號,受到極大關注。
但在交付后,用戶口碑急轉直下,一方面是極氪001的智能座艙有很多 Bug ,另一方面也因為其自動駕駛系統功能的 OTA 進度過慢,而且一些實用的輔助駕駛功能也沒有做到足夠穩定。
極氪 001,除了全系標配的ZAD 基礎智能駕駛系統,還有可以加錢選裝的 ZAD 增強包以及 ZAD 完全包。
ZAD 基礎智能駕駛系統,包括全速段主動巡航控制(ACC)、帶排隊功能的自動適應巡航、車道居中保持輔助(LKA)等。
ZAD 增強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16000 元,ZAD 完全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35000 元,導航輔助駕駛功能被放在了大「包」里面。
ZAD 增強包的核心功能包括:ALC 打燈自動變道、TAO 大車主動偏移、EMA 轉向避撞輔助、AVP 自動泊車、RPA 遙控博主車等,這個包里面 ALC 是最實用的功能。
ZAD 完全包的核心功能包括:城市和高速 NZP 導航輔助駕駛、自動上下匝道、鄰車壓線主動偏移、紅燈剎車輔助。聽上去非常強,這就是對著特斯拉 FSD 去打的。
但是現實情況是怎樣的?
根據極氪 001 車主的真實使用體驗,目前極氪只有 ACC 自適應巡航功能,這還是標配的基礎輔助駕駛功能,用戶常用的 LCC 車道居中保持還沒有 OTA 開通。
所以更別提 ZAD 增強包和全配包的核心功能,不知道還需要多長時間的等待。
以目前極氪 001 僅有的 ACC 功能來看,實際使用體驗也很不好。
比如會出現探測到遠距離前車后,會反復剎車和加速,沒有平滑處理,造成乘坐不適。
另外就是針對 Cut-in 的場景做得非常不成熟,系統的整體反應很慢,無法給駕駛者以安全感。
在特斯拉、小鵬、蔚來、理想等競爭對手已經把導航輔助都做得如此出色的當下,極氪的 ACC 體驗做到此種程度實屬不應該,這會非常損害用戶的口碑。
有一種說法是,極氪 001 的 ACC 功能并不是 Mobileye 供應的,而是極氪自研的產品,所以等 Mobileye 的技術能力上馬之后,極氪的 ZAD 體驗會上一個臺階。
作為極氪 001 的用戶只能保持期待,另外極氪也需要加快后續更多功能的 OTA 進度。
據說接下來的 5 月底極氪要開啟 LCC 功能的內測。
另外,此前極氪提到要在今年 9 月 OTA 導航輔助駕駛功能,不知道還有沒有希望實現。
鑒于目前極氪 ZAD 的表現,目前試水購買一個增強包即可,以此來觀察極氪后續的升級表現。
廣汽埃安 ADiGO:雷聲大雨點小
廣汽埃安是國內努力自研自動駕駛系統的新能源車企代表,作為從傳統車企拆分出來的選手,要自研一套較成熟的自動駕駛系統的難度不低。
廣汽埃安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歷了從 ADiGO 2.5、ADiGO 3.0 再到 ADiGO 4.0 的進化。
當時的 ADiGO 3.0 系統還號稱是中國第一個量產的 L3 級自動駕駛系統,當時這套系統集結了市面上很先進的自動駕駛硬件,包括博世的超聲波雷達、安波福的毫米波雷達、Mobileye 的前視攝像頭和 EyeQ4 芯片等,高精地圖方面用了百度地圖。
具體來看看各套系統的實現功能:
ADiGO 2.5 系統的核心功能包括了集成式巡航輔助、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打燈自動變道;
ADiGO 3.0 系統則是在 ADiGO 2.5 基礎上增加了高速 NDA 智能領航輔助系統;
ADiGO 4.0 系統則是在 ADiGO 3.0 基礎上增加了城市道路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以及增強版高速 NDA。
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廣汽在ADiGO 4.0 系統中引入了激光雷達傳感器,供應商是速騰聚創。比如 Aion LX Plus 80D Max 版就搭載了 3 顆激光雷達。
可以看到,廣汽 ADiGO 4.0 對標的就是特斯拉的 FSD,但是目前其在市面上的聲量其實是很低的。這套系統沒有什么存在感,可能是因為選裝率不高。埃安的很多車輛都作為運營車輛售出。
具體到售價層面:
目前 ADiGO 2.5 的選配價格是 12600 元,ADiGO 3.0 的選配價格是 19800 元,而 ADiGO 4.0 的單獨售價并不清楚。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現是:在廣汽 Aion Y 車型上,遙控泊車和超視距召喚泊車兩個智駕包是另外收費的,單買遙控泊車需要花 12400 元,而購買 19800 元的超視距召喚泊車則包含了遙控泊車。
非常好奇這個選裝包的選配率會有多少,確定這不是在「割韭菜」?
自動駕駛量產已經駛入深水區,很多的硬件軟件也都到了適合上車的階段,而普通的智能汽車消費者,對于自動駕駛功能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如果你是一個愛好科技創新的極客,那么以上這些有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量產預期的車型可以作為你的眾多選項之一。但也該看到一個比較現實的情況,那就是上述車型的售價基本上在 20 萬元以上,高的直接達到了 50 萬元級別。
而且很多「包」也還都需要額外收費,進一步勸退了一批消費者。
自動駕駛「包」依然不是一個平民化的產品,依然是科技極客的玩具,是科技「奢侈品」,有點像當年 iPhone 初代出來時的情況。
但情況正在改觀:
比如理想汽車直接把 AD 系統標配給了用戶。
比如蔚來也在把一些高頻的自動駕駛功能標配給用戶,比如 ALC 大燈變道功能。
比如小鵬汽車通過增加車型的方式變著花樣將 XPilot 標配給消費者。
又比如零跑汽車這樣的全域自研玩家,正在推動其 Leap Pilot 進入更多的低價車型中。
當然,也別忘了燃油車派追求自動駕駛的努力,毫末智行的 NOH 功能已經在長城摩卡等車型上量產,直接將其擁有門檻大幅降低。
諸如此類的變化和行業趨勢還有很多,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上自動駕駛系統,自動駕駛軟件的迭代進化速度會加快,自動駕駛硬件的規模化降本速度也會加快,整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進程也將加快。
最終將帶來的是更安全、更智能、更輕松的交通出行生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HiEV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558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