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并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News
作者:胖飛同學、毓肥
剛剛看完小鵬今年一季度財報,想到兩個關鍵詞:開局泥濘、迎頭向前。
何謂泥濘,指的是大環境下的現狀;
所謂向前,指的是雖然磕絆,但不失動力。
何小鵬在財報電話中如是說:「今年的宏觀環境中充滿了各種挑戰,但是我們也看到這些挑戰并沒有改變智能電動車長期發展的大趨勢,純電滲透率不斷提升,國內自主品牌占領消費者心智并向中高端市場挺進,智能化和技術創新勢不可擋。」
眾所周知,今年上半年的汽車行業并不好過,尤其是電動車這塊,更難。缺芯、原材料上漲、疫情停產等多重挑戰于一身,每一記都拖滯了新勢力高速發展的步伐。
可不必沮喪的是,雖然增速被放緩,但相比往年的同期,增長是肯定的,并且挑戰中依然時刻蘊藏著巨大的機遇。
沒錯,上述所指的就是今天的小鵬。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開始今天的財報解讀。
一、泥濘
我們先看一組數字。
今年 Q1,小鵬共交付新車 34,561 輛,其中 P7 為 19,427 輛,P5 為 10,486 輛,折算下來 G3 系列應該是交付了 4648 輛。
營收方面,小鵬 Q1 總營收 74.5 億元,其中汽車銷售收入 70 億元。這一季度,小鵬的總毛利率達到 12.2%,比去年 Q4 上漲了 0.2%,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個百分點。
但是,除了總毛利率相較上季度有小幅增長,其他方面的數據均出現了下滑。
首先是交付量,去年 Q4,小鵬共計交付 41,751 輛,下滑了 7190 輛。
但比較奇怪的是,從賬面上看,這七千多輛的下滑并不是 P7 導致的。去年 Q4,P7 交付了 21,342 臺,也就說 Q1 僅少賣了 1915 臺 P7。而 P5 的相比去年 Q4 的 7,621 臺增長了 2865 臺。此消彼長互相沖抵之后,可以換算出 G3 系列在 Q1 少賣了 8140 臺!
(我們推斷是不是 G3 產能被讓給 P5 了?)
當然,這不是重點。
去年 Q4,小鵬總營收 85.6 億元、其中汽車銷售營收 81.9 億元。也就是說,在總收入方面,小鵬今年 Q1 少了 11.1 億,汽車銷售收入少了 11.9 億。
隨著汽車銷售額的減少,與之相對應的是汽車銷售毛利率的下滑。今年 Q1,小鵬這方面的毛利率是 10.4%。縱觀去年全年,小鵬汽車銷售毛利率 Q1 是 10.1%、Q2 是 11%、Q3 是 13.6%、Q4 是 11.5%。
也就是說,小鵬今年 Q1 的汽車銷售毛利率僅比去年同期高出 0.3%,而相對其他三個季度都有明顯的滑坡。不過即便如此,小鵬總體的毛利率還是處于正向增長的狀態。
研發方面,今年 Q1 小鵬共支出 12.2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5.3 億元上升了 128.2%,相比去年 Q4 的 14.5 億元減少了 15.9%。小鵬方面的解釋是,環比減少的原因主要是春節導致的設計及開發開支減少有關。
得益于經營開支的減少,小鵬今年 Q1 19.2 億元的經營虧損相比去年 Q4 的 24.2 億元要減少了 5 億元。但這并沒有拉低小鵬整體的凈虧損情況,去年 Q4 凈虧損是 12.9 億元,而今年 Q1 是 17 億元,凈虧損擴大了 4.1 億元。
基于一季度財報數據,小鵬面對的挑戰很明顯:交付量在下滑、毛利率提升在放緩、凈虧損在擴大。
二、向前
關于接下來的預判,何小鵬認為 Q2 依然會受供應鏈的影響,并持續到 6 月左右。由于工廠剛復工產能受限的原因,要想完全恢復,還需要到 Q3。
但是即便疫情過去,芯片短缺對新車的生產交付的影響依然巨大。
1、三點應對芯片荒
何小鵬在電話會上透露,一輛智能電動車保守估計要用 5000 多顆芯片,但主要受限于一些小而便宜的芯片。這些小芯片的產能非常不確定,「(供貨情況)當月能夠看到次月很不錯了,大部分只能看到下周」。
何小鵬認為,芯片短缺的情況至少將持續到今年,甚至明年更長的時間。
在應對芯片短缺的問題上,小鵬主要措施有三點:
1、和供應商長期合作
2、建立強大的芯片嵌入式團隊
3、根據芯片變化情況,及時對車輛進行技術調整
2、電池成本會好轉
面對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及電池產能受限的情況,何小鵬樂觀估計,2022 年底至 2023 上半年,電池的整個供應能力將會大幅度提高。
何小鵬說,雖然過去幾個月中國的鋰礦漲價很多,但海外并沒有上漲。疫情之下,鋰礦的價格甚至在輕微下行。小鵬正在積極引入更多合作伙伴以解決電池短缺問題,未來將會徹底解決電池供應對新車銷售的影響。
隨著多家供應商加入,何小鵬預計接下來的電池價格會比高峰時期有所下降,但不會回到前幾年持續下降的狀態。
3、新車再促毛利率
關于毛利率,何小鵬表示 Q2 會受供應鏈和成本影響有所回調,但 Q3 會有一定的恢復,并且會隨著 Q4 新車型的交付有明顯恢復。
這里的新車型指的就是即將交付的 G9 以及明年推出的一部 C 級車型,兩者將一起組成小鵬家的高端陣列,售價很有可能會超過 40 萬元,并給小鵬帶來更高的毛利,預計達到 20% 的毛利率。
何小鵬給予了兩部新車非常高的評價:「兩部車加在一起將遠遠超過兩款 P7 的能力。」
4、480kW 將快速落地
按照原計劃,小鵬會推出 360kW 和 480kW 兩種超充,但目前小鵬已調整策略全面轉向 480kW。未來一年,小鵬將加速 70kW 和 480kW 充電網絡的落地。
之所以如此考量是因為何小鵬認為,明年電動化會迎來拐點,隨著電動車在風阻、能耗效率、充電體系方面的進步,使用純電將比燃油、混動有比較明顯的增長。對于用戶來說,可以花更少的錢,用更小的電池得到更長的續航和更強的補能體系。
5、智能化拐點將至
按照何小鵬的預測,明年同樣會出現拐點的還有車輛的智能化。
2023 年下半年開始,高階智能駕駛的產品會開始出現,新車的主被動安全技術會進一步增強。隨著安全功能的內置,新車將會節約很多的硬件,新平臺也會隨之出現。基于這樣的新平臺,小鵬正在布局更快更強的超充體系,讓充電體驗進一步接近加油。
6、軟硬件一體化銷售
在過去,小鵬的軟件是獨立收費的,但隨著 P7/P5 新車型的更新,部分車型的軟件成為了「贈送項」,這就意味著小鵬開啟軟硬件一體銷售的嘗試。
何小鵬對此指出了幾點好處:
硬件收費一次、軟件再收費一次,從銷售角度上來說比不上一次性收費;
軟硬件打包收費下,軟件能力內置之后可以拓展到智能駕駛、座艙底盤、讓整體的安全性提高;
一體銷售之后,自動駕駛輔助從中級到高級會演進得更快,既增強用戶體驗又能提高公司毛利。
再者還會衍生新的收費服務,隨著智能駕駛的持續發展,有望推出按里程收費等「軟件包+場景」的付費模式。
何小鵬最后還 diss 了一下軟件獨立收費,他認為這樣會限制軟件的使用,只有讓軟件功能不斷提升、用戶更依賴軟件功能才會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總結
從賬面上看,今年小鵬 Q1 的數據在環比上并不好看,但相比往年同期卻依然有著不小的進步,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
缺芯、疫情、原材料,都是眼下車廠所面臨的難關,短期的毛利率放緩、交付量下滑、虧損擴大是難以避免的。
對于未來,何小鵬在電話會上也給到了明確的規劃,更好的兩款新車、更強的充電體系以及應對「缺芯短電」的種種舉措,這些都會成為小鵬邁出泥濘的重要推力。
艱難的日子總會過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574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