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四月份的國內車市已經腰斬了,尤其上海新車銷量為零,也算創造了一個歷史。鑒于權威機構對經濟大盤全面辯證地診斷以后給出的結論是穩中向好,所以我們也要用全面辯證的眼光看待國內車市,在危中尋機(當然不是尋找危機哈)。由于現金流這個東西不是說靜默就能靜默的下去的,畢竟這是一個流量概念,就算我們能讓日月換新天,也不能奢望企業,尤其是汽車制造這種資金密集型的企業可以斷流三個月還能就地起飛。因此五、六兩個月就非常關鍵了。當然,眼下五月份也只剩最后幾天了,其實真正的希望在六月。
接下來我們不妨做一道預測題以及一道實踐題。
預測題:五月份的車市銷量將會如何?
畢竟“不可抗力”影響范圍比四月份更大了,而且北京的銷量也基本上夠嗆了,所以第二個連續腰斬或者接近腰斬的月份肯定是大概率的。反正還有幾天就要公布數據了,我們不妨猜猜看這個月如何?特斯拉能復活到多少?比亞迪是否還能繼續屠榜?以及上海完成從零到一?
實踐題:六月份去哪里找銷量?
無論如何六月份不能再像四、五兩個月這個樣子了,必須要從“非必要不買車”轉為讓潛在客戶“應買盡買”。關鍵是如何做?這個時候光等著救市政策是沒用的,雖然政策也已經在路上了,但一切還要先靠自己的求生欲。幾條線索供大家參考:
1、 針對電動車,這個相對而言還是非常樂觀的。畢竟每個月電動車的滲透率都在提高。即便很多產品漲價了,這個勢頭依舊不減。這才是市場的力量。對此只要車企的產能可以恢復,短期的市場大可不必焦慮。當然這里有個前提,就是你的產品不能是過去那種垃圾電動車。盡管如此,頭部電動車企肯定期待進一步謀求增長,而新玩家需要快速贏得信任,能夠快速激發用戶想要擁有電動車,或者想要把油車換成電動車的欲望才是需要真抓實干的。這里符合條件的產品不妨參考幾個種草場景做大力傳播(此處插播一個廣告,SoCar的種草場景特指能夠激發用戶購買欲望的場景,未必高頻,但可以讓用戶共情)。比如停在那里幾十天,打不著火的油車,肯定不如電池管理做得好的那些電動車。再比如我上一篇文章寫的那樣,對于那些經歷過各種突如其來的封控的人,車上可以睡覺、可以K歌,可以辦公,甚至還有座椅按摩,擁有這種第三空間概念的車能不香嗎?
2、 針對燃油車,最大的機會還是來自之前說的那招保客營銷。如何快速激發銷量增長?我們不妨學學兩年前的恒大,賣車票!其實預定這招早就被新勢力玩得很順了,只不過傳統車企的銷售模式太間接,很多地方流程不暢。不過沒關系,現在大勢如此了,壓力剛好可以帶來動力。比如鼓勵老車主提前鎖單換購,支持以舊換新,甚至同品牌或者同集團,不用指定車型,先交1~5萬意向金,半年之內有效,到時按兩倍金額抵扣車款。半年后如果沒換車全額退款。 當然,同樣對于經歷過幾十天沒下過樓的潛在用戶而言,有些場景也是油車的“種草場景”,甚至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把電車用戶轉化回油車或者混動的陣營。 比如場景A:對于家里沒有充電樁的用戶,車沒電了,想找充電樁,充電地圖顯示周邊全都是可用樁。結果你開車過去發現要進場充電必須拿各種出入證,出示各種證明……此刻還是能加油更香吧?
場景B:當城際公共交通無法滿足你的移動要求,你只能開車上千公里連續奔襲,電車那點里程焦慮的老毛病還用得著想嗎?
3、 針對剛剛進入汽車消費階段的年輕人。大可參考2020年那波擺攤經濟,最低成本的就業就是擺攤,最低投入的攤位其實就是一臺車嘛。
4、 既然救市的政策已經在路上了,大家還是多花點精力多從中找到機會吧。
以上這些就當玩笑,穩中向好的車市一定還會回來。只要預期修復了,那些限制市場活力的加碼清零了,一切還會好起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SoCar張曉亮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612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