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由于疫情影響,再加上長期以來芯片供應不足,導致4月汽車銷量大幅下滑。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4月乘用車零售105.2萬輛,同比下降35%,環比下降33%。但在車市慘淡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銷售依然堅挺,實現零售28.2萬輛,同比增長75%。
數據/圖片來源:乘聯會崔東樹
不同于造車新勢力聚焦純電動汽車,中國品牌今年在插混汽車的賽道上頻頻發力,高歌猛進。EV情報為大家梳理了當前的插混汽車市場都有哪些技術?
當前哪些中國品牌推出了插混技術?
1、比亞迪的DM-i插混技術
比亞迪的DM-i插混技術可以說是比亞迪的第二代插混技術,1.5L自吸式發動機對熱效率就可達43.04%。基于該技術,比亞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又先后推出了宋PRO DM-i、宋MAX DM-i、唐DM-i、漢DM-i和驅逐艦 05等新車,使得比亞迪的插混車型數量占比亞迪新能源車型總量的38%,而且增長勢頭迅猛。
比亞迪車型的增加也帶動了銷量的增長。4月,比亞迪實現銷售105475輛,同比大增136.5%,成為本月銷量的冠軍,可以說插混汽車功不可沒:比亞迪DM-i車型銷量為48072輛,占比達到45.6%。
2、長城汽車的檸檬混動DHT系統
長城汽車已相繼推出多款搭載檸檬混動DHT系統的車型,包括WEY旗下的瑪奇朵DHT-PHEV、拿鐵DHT、摩卡DHT-PHEV等插混車型,以及哈弗旗下的哈弗H6S、哈弗赤兔等油電混動車型。
另據報道,長城汽車的檸檬平臺和坦克平臺旗下的全系車型,都有望提供PHEV版本。
3、吉利汽車的雷神智擎Hi·X
吉利是另一家全面擁抱混動市場的“自主一陣”車企,其所依仗的正是去年發布的混動平臺——雷神智擎Hi·X。按照吉利官方規劃,未來三年,吉利集團旗下搭載雷神智擎混動系統的車型將達到20余款。
4、奇瑞汽車的鯤鵬DHT和星核動力ET-i全擎超混
奇瑞汽車分別在奇瑞品牌和星途發布混動技術。奇瑞官方宣稱,該混動技術具備3擎3擋9模11速的技術優勢,融合DHT、全場景驅動、高傳動效率、智能出行、智能電控驅動、超級續航六大技術,其核心競爭力是強動力、超平順、長續航、極省油。
5、長安汽車的藍鯨iDD
其它中國品牌的混動大多是DHT雙電機架構,有的甚至創新性地給出了兩擋甚至三個擋位的方案。但長安汽車“不走尋常路”,選擇P2單電機路線,保留傳統變速箱,具有6個直驅擋和3個電驅擋,官方宣傳就是“全速域”、“全場域”、“全溫域”、“全時域”這四個概念的疊加。
6、廣汽傳祺的鉅浪混動
鉅浪混動將會采用“兩條腿走路”的形式應對廣汽傳祺未來更多元化的車型布局:一條路線是正向自研GMC雙電機串并聯混動系統。而另一條路線則是與豐田合作的THS功率分流混動系統,目前第二代GS8 雙擎系列已經上市。
為什么中國品牌大力發展插混汽車?
綜合來看,中國品牌的混動新車型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那么,為什么中國汽車品牌與主打純電動汽車的造車新勢力不同,要大力發展插混汽車呢?
1、汽車排放法規政策的要求
此前更多車企熱衷小步快跑式的傳統技術優化措施,比如說通過升級傳統動力、完善整車輕量化、實現整車低阻化等手段以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但隨著相關法規持續收緊,以上措施已經無法滿足要求,導入能耗低、排放少的電氣化方案也就成為了行業共識。
雖然說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是最優解決方案。但在實際過程中,純電動汽車當前存在成本過高、續航不足、充電焦慮等問題,尋求多技術路線共同發展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因此,插混汽車成為汽車廠家解決排放問題的重要方案之一。
2、中國品牌動力總成的優勢
中國汽車品牌經過四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在動力總成研發方面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這都有利于推動混動技術發展。而這恰是造車新勢力所不具有的優勢。
換個角度看,如果中國品牌此時放棄了混動技術,那么對其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來說也是一種浪費。
3、插混技術獨有的優勢
插混技術經歷了第一代的摸索,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電混系統的技術突破,已經來到了第二代。插混汽車的補能方式為可油、可電、可增程等。其純電續航里程來到了100公里左右,甚至可以達到200公里。且油耗也大幅降低,售價更親民。如此經濟的產品逐步贏得市場青睞。
4、基礎配套設施更齊全
配套不齊全的基礎設施曾經是限制純電動汽車發展的原因。當前,雖然基礎設施建設有所提升,但是消費者在面對長途和城際駕駛的需求時,仍有續航焦慮。
而日益完善的充電設施則能進一步釋放第二代插混汽車的純電續航能力。這也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綜合對比后,偏向于選擇插混汽車。
5、市場接受度逐漸提高
插混汽車相對于純電動汽車有售價親民、二手車殘值高等優勢;相對于燃油車,在保持傳統燃油車駕駛習慣的同時擁有更低的油耗,能夠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還有高智能化和對外放電等優勢。因此,當前消費者對插混汽車的接受度明顯提高。
綜合來看,新能源汽車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不被看好-純電動汽車異軍突起-市場驅動”這一過程,而當下從政策大環境和現實的市場需求兩方面看,混動技術將成為未來全面擁抱電動化的重要支點。從當前的銷量走勢和消費者的反饋來看,插混市場已經呈現闊步向前的趨勢,比亞迪也成為“頭部玩家”。隨著更多中國汽車品牌加入和追趕,插混市場必將快速做大,成為汽車市場重要的組成力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615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