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Bruce編輯 | 德新
iPhone在手機行業影響之深,以至于用戶在進入汽車后也很難放下它,除非車里有一塊足夠與之匹敵的車機。
2016年6月,蘋果在WWDC開發者大會上發布車載系統CarPlay。
六年后的今天,CarPlay更進一步,從上一代簡單的手機投射控制信息娛樂屏,向適應不同尺寸車載屏幕、控制空調溫度、保持UI一致性等方向拓展。
雖然在這屆WWDC上只有幾分鐘的預告,但新一代CarPlay表達的意思很清楚,想要改變呆板的車機,被更多車企喜歡。
與汽車深度融合的背后,是蘋果要獲得更多的用戶時長。
“對iOS來說,CarPlay是擴展生態體系,也為蘋果汽車打前站。對iPhone用戶來說,絕對是體驗和場景的明顯增強。”何小鵬點評道,并且不吝贊美地認為CarPlay是在這一代汽車中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但他又話鋒一轉,“下一代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需要更全面的全棧自研和生態建設。”
的確,CarPlay的蛻變,正值智能汽車的蠻荒時代。有車企會擁抱蘋果,也有車企早已轉身say goodbye,然后一頭扎進自研的深水河。
所以外表光鮮的蘋果CarPlay,其實有著不少煩惱。
Emily Schubert走到臺前,這位蘋果汽車體驗工程高級經理直言,CarPlay的目的就是讓用戶在車里更安全、智能地使用iPhone,并且徹底改變人和汽車的交互方式。
她給出一組數據,全美98%的汽車都可以使用CarPlay,79%的美國車主表示只會考慮購買支持CarPlay的汽車。大家喜歡CarPlay的理由是,用戶可以在車中使用各類App,以及自己熟悉的iPhone交互界面。
與汽車行業打了幾年交道后,蘋果看到了汽車正在發生的變化——車載屏尺寸不斷變大,車里的大屏的數量也在增多。
面對這一變化,新一代CarPlay開始蛻變:
1.適配不同的屏:新一代CarPlay可以在各個車載屏上提供內容,UI體驗更一致。
2.和車輛的硬件系統深度整合,無需退出CarPlay就可以操控車輛的收音機和空調等。
3.CarPlay還可以呈現由iPhone支持的小組件(Widget),這些小組件可以由天氣、空氣質量、溫度等組成,小組件的信息可以呈現在儀表盤上。
4.CarPlay將和儀表盤進行互聯,iPhone會和車輛系統實時連接,并在儀表上顯示車速、轉速、油位等信息。
5.蘋果還設計了一系列儀表盤選項,包含現代和傳統風格的主題界面,我們截取了三張照片供您感受。
我個人非常喜歡第一張的現代風格,它看上去不像在開車,而是坐在車里瀏覽駕駛信息。
中間一張是傳統風格。
第三張偏年輕化,有種夢幻的感覺,估計主題還要和汽車內飾形成搭配。
講完了這些,蘋果隨即公布了一些對新一代CarPlay感興趣的車企,包括路虎、奔馳、保時捷、日產、福特、林肯、奧迪、捷豹等等。有點奇怪的是,這里面竟然沒有一家中國汽車品牌。
最后,Emily Schubert表示,明年發布的一些新車會陸續搭載新一代CarPlay,她的介紹環節也到此結束。
看完了熱鬧,再來看信息背后的深層涵義。
我個人在觀看發布會時,被打動的地方有兩點,一是CarPlay可以深入到車速等涉及行駛安全的信息,二是帶有蘋果范兒的儀表盤主題設計。
如果站在汽車從業者的角度,恐怕會對蘋果CarPlay能夠適配不同尺寸的屏幕、提供各個屏幕統一UI、豐富的小組件,甚至于車機界面上顯示的豐富的蘋果生態應用更感興趣。
為了驗證汽車從業者是否會這樣想,我們與博泰相關產品負責人聊了聊。
某種意義上,新一代CarPlay的展示很酷炫,但在中國汽車市場并不算超前,比如百度的CarLife、華為的HiCar,博泰在幾年前也發布了類似產品。
2019年,博泰發布的擎Mobile車聯網產品,已有類似的產品構想。擎Mobile的產品也是在系統底層與車機融合,完成對 “天窗、空調、座椅”等車控指令。
我們問這位產品負責人的第一個問題是,從信息娛樂向駕駛域拓展,怎么看待這次升級?
他認為,蘋果的CarPlay在車機上進行聽歌、導航等應用時,其實已經做得很不錯了。隨著新一代CarPlay的出現,蘋果更希望和整車進行更深的融合,并且做好用戶體驗的一致性,解決之前的體驗割裂問題。最后,蘋果希望用戶使用CarPlay在車機上“霸屏”的時間更長。
哪類車企會更愿意積極接受新一代CarPlay?
回答是,那些之前在信息娛樂或者應用生態用戶體驗這些方面投入比較少的車企,比如歐美、日韓的汽車品牌會更愿意接受。有了新一代的CarPlay的加持,這些車企可能會一夜之間將自己的智能座艙體驗與主流水平拉平。但代價是,車企要犧牲一定的屏幕主導權。
CarPlay能席卷中國汽車市場嗎?
至于中國的汽車品牌,蔚小理以及那些具備車機系統自研能力的車企,肯定不會接受這種“霸屏”,但他們可能也會因為新一代CarPlay,去重新思考車機和手機之間的關系。
實際上,汽車行業曾經出現過一種觀點,認為當車機的算力足夠高時,就可以完全替代手機。但現在看來,手機與車機之間的深度融合仍然具有必要性。
畢竟,車機系統發展至今,能夠像手機一樣擁有豐富生態應用的還是少數。而且在實際應用中,國內車企乃至造車新勢力也會利用手機充當汽車鑰匙或者共享手機流量等。
基于上述分析,似乎可以預見CarPlay并不能拿下所有車企,尤其在中國市場,反而會和蔚小理等全面自研派進行競爭。
其實在選擇全面自研后,蔚小理便開始系統性思考和設計座艙的功能與UI。
如果硬要雞蛋里挑骨頭,只能說這些車企的設計審美可能不如蘋果新一代CarPlay高大上。另外一個問題是,這些車企的生態應用將來能否與CarPlay背后強大的iOS生態應用抗衡。
發布會上,我看著蘋果展示的那張涵蓋駕駛艙的設計圖,儀表盤呈現車輛信息,中控屏呈現地圖、娛樂和天氣信息。一時有些恍惚,很難說這是汽車里配備了蘋果的CarPlay軟件,還是蘋果的軟件世界中出現了一款車。
智能汽車概念剛剛興起時,支持蘋果CarPlay是奔馳、奧迪等品牌的常見功能,雖然存在一些無法完全適配的UI優化問題,但不得不承認,CarPlay讓用戶解了車機不如手機好用的近渴。
國內車企中,與CarPlay類似的華為HiCar也被車企廣為接受。
根據華為2021年報披露:
華為HiCar已與 30 多家主流車企品牌建立深度合作, 多個車企已實現全量平臺化集成。2021 年,華HiCar 支持車型超過100 個,在 30 多個行業平臺完成集成,累計支持車輛數超過1000 萬臺。
智能座艙里面有音樂、電影,未來甚至可以接入移動廣告,沿著移動互聯網的路子進行商業變現都在情理之中。
有利可圖,所以蘋果、華為這樣的手機制造商愿意為汽車開發手機與車機的互聯方案。
到了現在,蘋果這樣一個做手機的玩家,想要通過CarPlay的迭代向汽車界再進一步。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有遠見的造車公司,也想要守住自己辛苦打下的智能汽車的江山。
李斌曾給出過這樣的解釋,“蔚來考慮做手機的出發點很簡單,就是給蔚來的車主一款車機互聯體驗最好的手機。不造手機相當于家里的鑰匙不在自己手中。以蔚來用戶為例,50%以上都是用蘋果手機,但蘋果對汽車行業很封閉,到現在UWB的接口都不開放,蔚來感到很被動。”
至于吉利,眼下帶隊收購魅族的,便是吉利旗下負責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億咖通CEO沈子瑜。那么在未來,打通手機與車機的互聯互通,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電影《寒戰》中,香港警隊警務處副處長李文彬在給廉政公署的小朋友上課時,說過一句特別裝逼但又引人深思的話:
“一個城市,可以沒有ICAC(廉政公署),還是可以沒有警察呢?”
換個角度,不禁令人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輛汽車,可以沒有手機行業的方案供應商,還是可以沒有汽車制造商呢?
上述博泰相關產品負責人給出一個觀點,之前車企沒有自研車載OS能力時,手機互聯是普遍思路。現在自建 OS以后,手機互聯可以作為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也可以作為一個功能或者生態的補充。
這也意味著,CarPlay不再是車企的必選項,蘋果很難像在北美市場那樣征服全世界。畢竟在中國市場,至少蔚小理三家不怎么關心CarPlay上車與否,甚至還想要干掉iPhone本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HiEV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728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