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吉林長春,隨著一汽解放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漢杰一聲令下,300輛氫燃料電池車啟動發車,正式發往北京、上海、山西三地。
氫能源領域的不斷突破,為商用車行業的新能源轉型不斷提速。
6月17日,吉林長春,隨著一汽解放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漢杰一聲令下,300輛氫燃料電池車啟動發車,正式發往北京、上海、山西三地,這也是一汽解放“15333”新能源戰略發布以來規模最大的發車儀式,代表著國內商用車企業逐步邁入氫能商業化落地的階段。
據了解,一汽解放此次發車的300輛氫燃料電池車包括載貨、自卸、牽引三個產品系列,覆蓋城市物流、城建渣土、短駁倒運等多個應用場景,無論是訂單數量還是交付規模,都居于行業領先地位,這對我國京津冀、長三角等氫燃料電池車示范城市群建設,加快氫能全產業鏈研發和一體化布局均有正面作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燃油重卡將逐步被新能源重卡替代,其中,氫能重卡由于相較于純電動重卡具有環保、續航里程長、補能時間短、抗低溫性能好等優勢,未來有望成為重卡轉型新能源的最佳途徑。
氫燃料重卡“點燃”市場熱情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重卡行業的新能源轉型一直備受市場矚目。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氫能作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要充分發揮氫能清潔低碳特點,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目前,我國氫能重卡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數據顯示,氫能重卡2021年銷量779輛,同比增長42倍,占新能源重卡的份額從2020年的0.7%上升至2021年的7.46%,氫能重卡已成為新能源重卡領域的重要細分市場。
以一汽解放為代表的國內商用車企業,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已在氫能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并取得了亮眼的落地成果。
此前不久,在氫燃料的另一條技術路線上,一汽解放也取得突破性進展。由一汽解放自主設計研發的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成功點火,該重型氫氣發動機功率超過500馬力,指示熱效率突破55%,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能夠為用戶帶來更低的TCO和更好的時效性,標志著一汽解放在零碳動力研發、氫能高效利用、核心技術轉化等自主技術方面實現突破性進展。
“搶灘”新能源時代 一汽解放靠什么?
近期,全球多家車企發布了停產燃油車的時間表。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不斷擴大,燃油車退出歷史舞臺,其實只是時間問題。根據國務院2021年10月發布《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我國交通運輸要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
對于商用車行業來說,新能源轉型仍處于起步階段,不論是純電、混動還是燃料電池路線均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作為國內商用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汽解放將新能源轉型作為公司的重大戰略機遇,并在2021年發布“15333”新能源戰略,宣布將從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發展新能源汽車,預計到2025年、2030年、2035年,一汽解放新能源整車銷量將分別達到12萬輛、32萬輛和50萬輛,分別占到總銷量的20%、50%和70%。
根據規劃,一汽解放將在“十四五”期間,投入超過200億元用于研發,打造以長春為本部的全球化新能源創新基地;同時,投入超過100億元,打造以氫能產業集群為特色的燃料電池整車與系統專屬基地,打造以風、光綠色能源為特色的純電動整車與動力電池專屬基地。
目前,一汽解放已實現了混動技術在J6、J6F等平臺車型的產品化應用,可有效解決新能源車購車成本高、續航里程短、充電難等核心痛點問題。
在純電動領域,在去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電動中重型卡車共享換電站建設及換電車輛技術規范》等15項團體標準中,明確指出其中的主要項目將由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牽頭負責。
今年4月,一汽解放還與遠景動力通力合作兩座智能重卡換電站,并成功完成解放J6P配套遠景動力全新一代重卡電池系統的換電示范,進一步推動了換電模式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5月16日,一汽解放的新能源汽車鄭州基地與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進一步深化了公司在當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根據新能源商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數據,今年1~4月,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6.23萬輛,同比增長62.2%,市場滲透率為6.2%,同比提升4.2個百分點。據羅蘭貝格預測,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有望達到20%。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均來自圖蟲創意。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788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