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燃油車時代肯定會在一定的時間內結束。
但這段可長可短的時間,最終決定權不在車企,也不在用戶,歸根結底還是電驅動本身,其中的續航和耐久,應該是所有之關鍵。
在這兩個點中間,續航代表著日常用車范圍,耐久則決定產品的壽命和殘值,前者老生常談,但里程可以量化,但后者概念大體只有模糊,結論不算清晰。
而考慮至此,有關純電動汽車耐久的問題,還是有必要說一下的。
沒錯,為了找找數據支撐,喜聞樂見的特斯拉這次仍然被拉出來當作了典型。
根據海外媒體信息,德國一名出租車司機Gemmingen-Hornberg最近成功將自己的Model S P85跑出了160萬公里(100萬英里)的總里程,總共用了8年的時間,算是暫時性地站在了電動汽車里程的天花板位置。
考慮到電池和電機本身的壽命,只憑出廠之時的電池電機壽命是無法達成這一目標的。
這臺Model S P85從開始使用至今共更換了3塊電池和8個驅動電機,其中,使用最久的一組電池包共支撐了100萬公里的駕駛,表現還算不錯,與大多數消費者所認為的脆弱狀態并不是那么地一致。
而電機則是平均下來20萬公里更換一次,著實有些質量堪憂。
不過,考慮到多年前特斯拉電機技術并不是那么成熟,當年的IGBT耐久性也不是那么地出色,這種堪憂可以理解。
現在,這個問題也已經被解決,譬如比亞迪的電動車,電機50萬公里不更換的大有車在。
從特斯拉的這個例子中,一塊電池可以支撐100萬公里的耐久使用。
似乎看上去非常不錯,是不是?
但如果就這么認為電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那還是想得太過簡單了。
事實上,這位純電動車主還是懂得一些延長電池壽命竅門的,比如盡量避免激烈駕駛,即使在德國不限速的高速上,也只把最大車速提到120km/h。
另外,在電池SOC保持上,盡量讓電池狀態在20%-80%區間工作,駕駛工況也多以固定的長途出行為主,如此這般多加注意,才達到這種效果。
如此一來,在國內有兩個問題就非常容易理解,并且對純電動車主來說算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其一,就是新能源汽車在二手市場普遍過低的殘值率。
畢竟大多數時候,大多數車主做不到對電池很好地利用和保護,電池和永磁同步電機壽命參差不齊,二手市場對電池狀態評估能力又相當有限,殘值率差這點是每一個現有純電動車主避不開的話題。
其二,便是大多數車企對第二任車主不予終身質保的政策。
通俗點理解的話,一臺新能源汽車已經從第一任車主轉移到第二任車主手中的時候,電池和電機的壽命狀態同樣不會太過理想化,綜合考慮售前階段對潛在用戶的吸引力以及總體的售后成本,車企推出首任車主享受終身質保的政策不難理解。
不然稍稍更換一個電池包或者驅動電機,對車企來說都可能意味著將一臺車上的利潤返回到這臺車上。
總結來說,純電動汽車電驅動系統的壽命衰減在現在仍然不可避免,電動汽車想要徹底取代燃油車,在技術上仍然有較大的迭代空間,對消費者來說在購車之前也需要考慮清楚。
不過,不管未來還有多遠的路要走,現在的電驅動技術相對于文中所提的2014版的Model S,可靠性已經提升了數倍,續航也在穩步增加,“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理論,放在汽車圈里,也是同樣適用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879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