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銷量的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度可謂是有增無減。剛剛過去的五月,就使電動車在經歷了短暫的低迷以后,又一次出現了不小的爆發。不僅整體銷量上有大幅度提升、也出現了許多新勢力企業集體過萬的現象,這些都表明了,進入夏季以來新能源汽車的火爆局面。
而與這樣好的機遇同時而來的,就是現實的電動車幾大消費問題,已經客觀的成了橫在市場與消費者之間的障礙。這其中,既有漲價的問題、也有新產品事故的問題、更有現實消費力購買力的問題,都無不是電動車消費市場所面臨的難以想象問題。
新能源汽車漲價問題是給誰出的難題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火爆,使整體銷量越來越被看好。但在市場越來越好的情況下,電動車似乎并未按照常理出牌、進行大幅度的降價,而是整體的出現漲價問題。這不僅使許多新勢力車企連續不斷的加價、就連經銷商環節,也開始以不同方式在價格上進行調劑,這就是原本越來越少的消費補貼,難以真正惠顧到消費者。而對理性消費而言,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絕不是股市意義上的“買漲不買跌”、而是需要根據自身狀態下的量力而行,這或許才是新能源汽車漲價以后出現的新問題。
對企業來講,常態是通過量產的增長,使研發成本不斷降下來,這樣的過程,就自然的會是消費者認識到,只要產品暢銷、一定會出現新能源汽車降價的趨勢。現在,卻反其道而行,就是銷量越高、漲價的幅度越明顯,這難免讓消費者感覺質疑的同時,也會使新能源汽車制造本身出現難以想象的問題。
對于中間銷售環節的問題,似乎更令人難以想象。其中,隨著各地補貼政策的出臺,一時間讓人們看到了電動車消費的大好環境。但作為中間商環節,卻是一面大量吸納政策的補貼、另一面通過漲價面對對消費者,這就如同有些房產中介那樣,拿客觀因素為理由,不僅讓受托的房東損失、也讓租房的用戶多掏錢,由此就可以看出,有補貼的情況下,讓是新能源汽車漲價沒商量!所以,這就更讓消費者對越來越增長的電動和價格,感覺到無所適從。盡管,五月份出現了電動車火爆的局面,但不排除通過一輪又一輪的漲價以及經銷環節的問題,從而進一步觸發消費者的持幣待購的可能性!
三大因素成電動車漲價的罪魁禍首
對于電動車漲價,可知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芯片的漲價,另一個則是電池的漲價不斷上升,這兩個受疫情影響所出現的問題,確實讓新車制造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之中!芯片在過去,曾已炒的超過了原有價格的十倍、甚至更多,這就使許多企業要么被動的停工停產、要么不斷的在成本上做文章。而對于電池的增長,也是把原因歸結為愿材料與上游制造,這聽起來順理成章的理由,自然讓企業處在被擠壓的狀態。
而另一個難以拿到桌面上來的原因,就是企業在多耗費成本的情況下,不得不通過漲價來讓消費者分攤自身的成本費用,這樣就自然而然的構成了新能源汽車三大漲價原因。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或許漲價還可以找到更多的理由與原因,但疫情的影響,已經也讓整體購買力變得不如從前。關鍵就是,隨著電動車價格的變化,企業并未讓出拿出新產品的品質作為價格的變化的杠桿,而是不斷出現這樣與那樣的問題,這或許才是讓消費者最有意見的。具體到,漲價以后的電動車,是不是能夠讓消費者理解與接受、不好妄下定論,也只能靠時間來驗證整體漲價以后,新能源汽車是不是還能夠熱銷與火爆!
客觀地講,現實的電動車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問題,如供應鏈的波動,競爭的復雜化以及理性消費的嚴苛等等,都是真正考驗一個企業、一款新車能不能在市場立足的關鍵。所以,企業大肆吹噓產品、不切合實際的虛張聲勢,也只能使過度宣傳讓消費者平添反感!這最終肯定會對產品造成傷害。為此,要想本著對品牌的長遠負責,就需要少一些過度的宣傳、對一些用心的鍛造品牌與品質,這才是比什么都更重要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948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