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文作者是《電動汽車用戶聯盟》小鵬P7車主群里的一位車友,這篇文章是他6月底居家隔離期間所創作,他雖是理科生,文筆卻也頗佳。
我們覺得他的用車體驗很有意思,所以發在這里與大家分享。感謝@爭朝夕惠賜稿件,能發表您的文章,是我們的榮幸。
同時,歡迎小鵬P7車主加入《電動汽車用戶聯盟》的社群,可以跟他做群友哦!
以下,Enjoy!
很多人的疑問:呵,充電不等是真的,你不覺得浪費時間而且很麻煩嗎?
答:不麻煩。
12年至21年,公司午餐后常常附近溜達,或跳繩。換電車后,依然是午餐后公司附近溜達、跳繩,坐陰涼處刷手機。只是每周最多一次,午餐在公司附近商場,溜達和跳繩也在商場。并不覺的很麻煩。以前去公園跑步或去健身房,停車3小時費用20-30元,換電車后停車3小時順便充電,抵消1-2小時停車費,繳納10元。只要能將【固定的生活習慣】與充電結合,就不會覺得麻煩。畢竟,極少人的汽車是白天12小時不停吧?
北京,家里一個奇駿2.5排量SUV,一個邁騰3.0V6轎車(你沒看錯,V6的邁騰 );
有地庫,但不讓弄充電樁,100%公共快充樁補能;
12年起開車,主要使用場景是單程28公里的通勤。
堵車呢,自啟動后油耗24L/百公里...正常是11-12L/百公里(95號)
21年4月,汽油車開膩了換電車
常常聽油車的車主說,沒法安家用充電樁,無法忍受浪費1小時生命去公共充電樁充電。每當我說,我100%戶外充電,從未等待超過5分鐘時,他們都不信,但這確實是真的。
充電場景1:早晨公司附近
公司附近有充電樁,我可以早晨開過去,插上充電槍,再步行4-5分鐘去上班。1-2小時后,趁溜達抽煙時間(本人不抽煙)把車開回公司地庫。從未等待超過2分鐘。
充電場景2:中午公司附近商場
中午吃飯前15分鐘溜出去,車程5、10、12分鐘各有1處充電場所,1處露天,2處商場地下車庫。會根據自己想吃麥當勞還是其他,選擇充電目的地。到地方,充電,去吃飯,溜達商場一圈,回公司繼續上班。從未等待超過2分鐘。
充電場景3:下班或周末去跑步時充電
本人常年跑步,夏季戶外公園,冬季健身房(北京樂刻健身,全市30-50家可通用),常常利用去健身的時候去充電,也無需等待。
之前開汽油車,也開車去公園或健身房跑步,還得花30-40元停車費。充電通常免除1-2小時停車費,還能省個10多塊錢。
我估計是全國唯一一個擔心充電過快的小鵬P7車主。很少去官方快充,因為充滿40分鐘,再超過30分鐘就得收取占位費,而那45+30分鐘,我跑步或健身房是肯定不夠用的。因此一般避免去官方快充站點。
所以說,一周上班5天,早晨5次可以在公司附近充電,中午5次可以外出就餐充電,下班可以利用2-4次的跑步健身房時間充電。每周至少有12-14次充電機會,通常1周充電1次,且從未等待超過5分鐘,一年零2個月,都是如此。
當然,我經常看見插好充電槍坐車里等待充電的人,也不理解,也覺得他們浪費時間。
西五環香山附近,也是公司附近午休充電站
目前里程30286公里,小鵬APP充值4100元,剩余470元,從未用過任何其他APP充電,所以花費是3630元。
1萬公里保養1次,首保免費。后兩次保養記得好像是400-500元,不過可以用積分抵消,也一分沒花還白得3杯咖啡。(目前積分還能保養11-12次吧)
3萬公里,保養+充電=3630元,12元/百公里。
疑問1:有人說了,電車貶值嚴重,等你賣車時就后悔了。
答:奇駿2017年,邁騰2011年,至今依然服役,沒有打算賣掉。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不怎么愿意3-5年就換車的人,而超過7-8年,汽油車殘值也很慘的。
疑問2:電車省那點錢,保險費上漲就都搭回去了。
答:第一年保險5500左右,車損險+200萬三者。未出險,第二年2022年4月4000塊左右,同樣配置。不知道新能源車險大漲是哪里來的謠言。
經常充電的地點是西五環石景山附近,北五環中關村軟件園附近,真心從未碰見過排隊的情況,當然也從來沒因為充電排隊超過1分鐘。不知道北京其他區域啥情況。
外出高速服務區排隊充電?
也沒碰見過,因為五一、十一等大假期,會避免電車出行。而平時去趟300公里北戴河,100公里天津,基本不用服務區充電。偶爾家人想服務區休整一下,就順路去充電,也沒排過隊。
不過假期確實排隊,盡量不要電車遠行。
曾經和在東莞的同學聊天,他說,你在北京充電條件好而已,像我們這里,不會有那么便利的充電條件的。然后我問了他地址,輸入到小鵬APP里,3公里(車程5分鐘內)5-6個站點,近200個快充樁。
他沉默了...
我通勤在北京是極其罕見的,早晚高峰北五環至西五環路段從來不堵車,限速90km/h,只要愿意可以開到140km/h以上。(當然這是違法的,我從不這么干 )
所以我通勤28公里,其中18公里基本等于高速了,限速90km/h開99km/h,今年4月后基本維持在105km/h的巡航速度。充電90%,WLTP513公里,春夏秋能開到420公里左右。
原本以為電車冬季拉胯,要換回汽油車通勤,但實際體驗下來可以接受,一整個冬季就沒有換過油車。氣溫-5度以下,電車續航基本在220-250公里左右,體驗比較糟糕,即便開了暖風座椅加熱也不暖和,若是開車超過1小時,比較受罪。
氣溫0度附近,體驗略好,續航也會大大提升。
氣溫5度以上,體驗基本不會難受,很舒服。續航也會接近春夏秋水平。
在北京,有地庫的條件下,-5度以下氣溫,電動車比較遭罪。北京大概是12月中旬到2月中,2個月時間吧,忍忍就過了,想開點畢竟還有10個月是很舒服的天氣呢 。
通勤路上
通勤路上的風景
上一輛常開的邁騰,3.0自吸,V6,250匹,雙離合。動力已經不算弱了吧。換了小鵬P7,后驅單電機267匹,動力感受依然提升了一大截,沒有變速箱,動力隨踩隨有,這事兒太爽了。
紅綠燈起步,動力模式幾秒到最高限速,瞥一眼后視鏡,大多油車都50米開外了,這事兒原來邁騰S檔也能做到,但10塊油價的形式下,有點貴,不會天天如此。
2021年4月末提電車以來,確實沒有再開過油車,油價太貴且確實沒必要。或許油車只有在400公里以上遠途時才會被考慮。而且用慣了P7大屏導航,也不習慣手機導航了。
(近期打算北京解封后去河南開封、鄭州、洛陽玩一圈,依然電車,因為長途高速輔助駕駛太香了,我寧愿舍棄補能更便利的油車。當然,不會在假期遠途出行)
奇駿,極少開了
我是個近40歲的相對較為傳統的理工男,并不在意那些新能源車企宣傳的亂七八糟花活。
自動輔助駕駛?不喜歡,限速90km/h,開99km/h我都覺得慢,要開到105km/h才行(超速20%以內不處罰),自動輔助駕駛太磨嘰了,忍不了。
各種屏幕玩游戲,看電影?本中年人沒那個需求,也不喜歡娃多看電子屏幕
各種舒適性配置,電動尾門?沒那么矯情。
在我看來電動車百公里12元,能源成本基本是“同等動力水平”汽油車的15%-20%,算上保養成本,更加省錢了。這點在如今95號汽油都10塊錢的形式下還是很重要的。
此外,電機全封閉,不像發動機需要保養,變速箱更是消失了,日常駕駛基本沒有奇怪怪的毛病,省心省錢。
另外一點是動力性,電動機扭矩輸出快,沒有變速箱不用等待最佳檔位匹配,這種隨叫隨有的動力開慣了也很難適應回汽油車。
我是覺得,經濟性/動力,是目前電動車優勢。在沒有買車時,總以為充電時間長是電動車劣勢,但實際開了1年多才懂,只要有一個“固定的外出習慣”,充電也并不占用時間。(我的固定外出習慣是,工作日就餐,跑步及健身房)
大屏導航超級好用
奧森跑步,停這兒免費(疫情后好像不行了)
如果你是:
1、在意動力感受
2、希望省點油錢
3、不經常有400公里以上長途需求
4、家附近、工作地附近、經常外出就餐/運動/購物地點有充電樁,亦或家里能安裝家充。
那么,你一定會像我一樣,換了電車就再也換不回來了。
假設北京有成千上萬個“國電牌”加油站,中石油中石化95汽油賣10塊,國電加油站打2折,賣2塊,值不值?但這加油站有點怪,只能加滿油箱6-7成,不給加滿。而且加油時間很長,要45-60分鐘左右,不過提供代客加油服務,你車放哪兒就可以走了,自動加滿,1-3小時內回來取車就行。
你覺得這個“國電牌”加油站,香不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952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