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7月7日,為期三天的2022第十四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中國車谷盛大開幕。博泰車聯網作為中國車聯網行業內的領軍企業參與了論壇,創始人兼董事長應宜倫回顧了博泰與藍皮書13年來一路同行的歷程,并根據本屆主題“刷新”,圍繞著技術方向、模式變化、行業轉變等領域對中國汽車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自己的分享與判斷。
智能汽車賽道已進入終局之戰
應宜倫表示,藍皮書作為中國發展13年來最具權威性與專業性的汽車論壇每年都在引領汽車行業前進的方向,博泰車聯網與藍皮書論壇同年成立,13年來共同見證了中國汽車的發展歷程。
“智能座艙的代際主要分為算力、OS、交互方式、應用生態四個階段,每一代產品主要在這四個方面進行升級”應宜倫說。目前新一代座艙會重構OEM和供應鏈的合作模式,在云端和車端算力快速提升的過程中,新的EE架構會弱化過去硬件主導的配套關系,博泰一直以來也正是堅持這種軟硬件一體化的形態。
應宜倫認為:“在智能汽車時代,人機交互正在從平面交互轉向立體交互,人與機器之間正在從被動輸入的方式轉向機器的主動式交互。當交互方式發生重大變革時,往往是新操作系統發展的重要契機,從PC圖形界面興起之后的Windows,到觸屏手機時代的安卓和iOS,每次交互方式的重大變革,都帶來了操作系統的革新。”
如今的智能汽車行業,蘋果、華為、英偉達、高通、亞馬遜紛紛入局,標志著汽車賽道進入下半場的競爭。具備軟硬一體能力的企業有望實現快速發展。一方面大量的軟件人才沉淀在消費電子和科技公司,另一方面上游芯片的競爭格局很清晰,高通正在替代傳統的NXP、瑞薩等廠商,成為市場主導力量,國產芯片華為、地平線的商業化加速落地,具備軟件研發能力、不同硬件接口標準化能力的第三方供應商開始擁有成長的土壤。
從“有線”到“無線”
如果以傳統的線束密集的PC機箱與蘋果電腦對比,不難發現iMac的側面只有簡潔的兩個Type-C接口。同樣的趨勢,在汽車上也大概率成為必然,這標志著下一代的無線通訊會改變整車的所有的架構。線束有可能會被顛覆,沒有跟上這個時代的很多的供應商和OEM無疑將在競爭力上處于落后的身位。
從“硬件”到“軟件”
此外,未來是智能化的賽道,車內的很多控制器會軟件化,所以很多傳統以硬件控制器為核心的公司將來將通過軟件盈利模式來盈利。“硬件軟件化”將成為另一大主流趨勢。
從“點智能”到“整車智能”
而隨著智能座艙的發展進程,博泰認為下一步圍繞燈光、座椅、玻璃,內外飾等傳統零部件都會全面智能化升級。智能汽車將迎來“算力升級”、“視覺升級”、“行泊升級”、“單價升級”。在經過刷新后汽車將會從“智能化”進入“整車智能化”時代。
應宜倫表示:智能汽車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硬件載體,將不再是平面交互,主要的交互方式將是以3D空間沉浸式交互為主,同時人工智能的主動式交互也將發揮巨大的作用,VR/AR+AI是主要的技術方向。因此除了二維的圖形交互外,聲學交互、空間交互、信息通信以及內容生態的布局。1)圖形交互的方向上大屏、多屏、聯屏以及如OLED屏、MINI-LED屏等高端屏為發展趨勢;2)對于智能電動車而言,在NVH上有天然的優勢,又有足夠多的能源供應,且在移動和靜止場景中音頻服務都是剛需,高算力和新的EE架構將出現聲學交互的場景。
從“無知”到“有知”
在智能手機領域,為爭奪市場專利訴訟極其頻繁。而面對知識產權之戰,各家廠商表現各異,有的被徹底打垮。應宜倫表示:專利數量就是如今的“黃金儲備”,專利對價和全球的游戲規則就等于“貨幣匯率”,忽視“黃金儲備”與“貨幣匯率”的發展思路,將是非常危險的。
汽車領域未來在全球范圍內將面臨嚴峻的知識產權挑戰:汽車領域的專利訴訟在海外已經開始。由此博泰認為全方位的符合全球標準的知識產權化,是一個行業必然,中國汽車行業經歷“無知”到“有知”,要未雨綢繆提早布局。
從“單模”到“多模”
應宜倫認為在智能汽車發展的刷新之路上,將會產生很多種合作模式,包括代工的模式、硬件的模式、軟件的模式。Tier0到Tier2的模式、聯合研發的模式,互相參股的模式,投資的模式,合并收購的模式,以及專利聯盟的模式等。而要發展多維度的合作模式和盈利模式,這個過程意味著座艙內供應商單一硬件品類的商業模式極其脆弱,生態型、平臺型和代工型的商業模式具備長期價值。
從“抗拒”到“擁抱”
回顧自疫情開始之后的汽車行業,不同屬性的企業都有著各自的焦慮。創業公司有融資的焦慮,上市公司有核心能力與盈利能力焦慮,傳統零部件公司有智能化焦慮,新零部件企業有競爭與產業化的焦慮,國企有核心掌控、創新與保值增值的焦慮。
在2019年博泰推出了如今天蘋果CarPlay的模式可以說轟動業界,如今蘋果的新CarPlay問世并受到眾多關注,也證明了博泰的判斷和道路是正確的。而隨著智能化在汽車發展的路徑中權重日漸增加,未來的用戶選擇新能源車時還會不會選擇傳統品牌,傳統能力很強的品牌在轉型過程中如何面對新的挑戰都是全新的考驗。
博泰此前全新建立的子公司——“博泰共和”針對種種行業痛點,推出了全流程的解決方案。基于用戶思維,將研發、營銷、硬軟件、工業設計、交互設計以及用戶運營融合為一個整體,力求從用戶洞察、產品定義、用戶體驗、用戶營銷的層面,重新構建強勢新能源品牌的產品與技術。并基于整車智能化和文化品牌內涵,重鑄豪華品牌的數字豪華感。
考驗之下:企業從“利己”到“利他”
應宜倫表示:“雖然疫情時代汽車產業面臨了比較大的壓力與眾多考驗,但是汽車賽道無疑仍然是蓬勃的快速發展的行業,所以我們更需要大家更加團結,更需要找到各自的邊界,也更需要更多勇氣來讓大家去把焦慮和機遇結合起來,從‘利己’思維轉變為‘利他’思維,才能在危機中找到生機。”
目前博泰與芯片領軍企業高通建立了戰略合作,博泰與ICT巨頭保持著深度的合作、博泰與通訊巨頭黑莓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同時博泰在自動駕駛、圖像AI、智能表面等領域也在緊鑼密鼓的布局。
另外應宜倫強調:“國產化是長期的堅持,也是必然的趨勢。國產化最重要的是規模落地,這條路當中,我們實際上是需要真正的站在一個點上來看如何把業務做大。所以博泰非常歡迎與所有的國產化的公司進行深度的合作。”
應宜倫表示,目前博泰在芯片上與“芯擎”、“芯馳”等開展了深度合作,在自動駕駛上與“地平線”等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在操作系統上與“開源鴻蒙”、在屏幕端與“京東方”、“和輝光電”等實力企業都展開了長期深度的合作。”
考驗之下:行業從“零和”到“融和”
汽車作為移動計算平臺EE集中的過程會帶來座艙域內硬件的融合以及座艙及自駕域間的融合,過去20年通過硬件資本開支以及OEM客戶建立的壁壘加速重構。上游的算力耦合關系、域內/跨域間硬件計算環節的融合,都是新進入者對接OEM的場景,這是一個對創新型企業切入汽車供應鏈有利的行業格局。
如今行業內的合作模式是OEM加ICT加芯屏、駕艙、以及傳統零部件和新零部件整合的模式。所以未來博泰認為要堅持利他而非利己的理念、要堅持整合而非零和博弈、堅持合作而非斗爭的思路。
汽車產業的整體刷新之路,要“分清邊界,以利他思維展開更多合作”
應宜倫認為:中國汽車行業邁入2022年,行業整體將完成從入局到終局、從有線到無線、從無知到有知、從硬件到軟件、從“單模”到多“多模”,從點智能到整車智能的全面刷新。
如今我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單打獨斗”的時代結束了,以信譽為基礎的利他的時代開啟了。本質上企業應該第一分清邊界,第二應該更多地深度的去合作。第三應該更多地去利他,第四應該更多是基于規律,把各自專注的事做好。第五應該摒棄惡意競爭思維。
當時代在變化的時候,每個企業應該站在整個行業發展的“刷新”的維度上,重新看待自己的定位、邊界和自己的合作者,以及如何擁抱一個基于“利他”思維的全新世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96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