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子貍,你給我看看,買個啥新能源車好?”
這是我最近在身邊和私信里收到最多的內容,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火爆,連我們這個不限牌不限購的小城市都陷入了新能源的旋風中,身邊看新能源汽車的人越來越多,而在這些交流過程中,聽到最多的一個品牌名字大概就是:比亞迪。
幾乎每個購車的小伙伴都會提到比亞迪,無論他們最終選擇什么品牌,但是買新能源不看看比亞迪似乎已經到了說不過去的地步,比亞迪也用消費者真金白銀的銷量投票證明了他的優秀,在剛剛過去的七月份,比亞迪銷量為162,214輛,同比增長了184.7%。其中,DM車型銷售81,223輛,EV車型銷量達到80,991輛。單月銷售16W,比亞迪的銷售數量幾乎創下了自主品牌新能源之最,新能源的迪王當之無愧
一、緩稱王,27年努力終見真章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在七月份的乘用車市場中,比亞迪一枝獨秀,以絕對壓倒性優勢出現在榜單首位,這里說的"壓倒性優勢“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比亞迪一個品牌的銷量超過除了特斯拉和五菱miniEV之外的3-12名的銷量之合,當真是“我能打十個!”
再看到車型層面,一般我們認為新能源產品單月超過1萬量就算爆款,而就在剛剛過去的七月份,比亞迪的銷售成績幾乎是全場爆款的節奏:
漢家族7月銷量為25,849輛,
唐家族7月銷售了11,788輛,
宋家族7月銷量為38,697輛,
秦家族7月銷量為34,114輛,
元家族7月銷售了22,1721輛,
驅逐艦05的7月銷量為7,548輛,
海豚7月銷售了21,005輛。
從上面的數據中心,我們可以看出,除了驅逐艦05因為上市時間稍晚之外,其他車型均超過了1萬輛,其中宋家族創紀錄的達到了3.86萬元臺,也創新了自主品牌純電SUV的銷量新紀錄。
不僅僅是銷量上的記錄,也就在公布銷量的這一天,《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比亞迪赫然在列。一日之內,雙喜備至,不得不說,迪王之位,舍我取誰?
然而必須要說的是,從比亞迪建立之初的1995年到2022年,27年的櫛風沐雨和堅持自研,長期主義的堅持下,才有了比亞迪的今天,所以,今日迪王,名至實歸!
二,高筑墻,建起技術護城鐵壁
比亞迪之所以能夠成就如此成績,最重要的原因實際上就是因為在新能源的核心技術上,比亞迪全系自研,并構筑了閉環的技術鐵壁。這道巨大的城墻不僅僅閉環,比亞迪最重要的就是直面新能源的核心痛點,回應了消費者的最聚焦的需求。
舉個例子,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就在于動力電池,這也是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最大不同。不過由于動力電池帶來的安全性問題,一些自燃事件的發生,讓新能源汽車成為了各種汽車類新聞關注的焦點,而新能源汽車自燃的最大問題就在于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在這一點上,比亞迪的“船夫哥”毫不回避,擲地有聲:
讀完上面的三張圖,我來做個課代表,其實主要說了以下的三段內容:
1,動力電池爆燃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大的敵人。
2,所以,比亞迪研發了刀片電池,從電池領域解決了自燃問題。
3,電池安全問題解決后,比亞迪又持續進軍整車安全的技術研發,關注更大領域的安全。
其實很好理解,電池雖然重要,但畢竟只是整車的一個部分,要整車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那么關于整車安全,比亞迪到底又做了什么硬核科技?
CTB電池技術
這個技術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不是很好理解,而且非常容易和CTP技術進行混淆,當然學術領域的解釋其實有很多了,我這里說一點比較粗淺的比喻,便于大家理解:
1,動力電池主要包括外殼和電芯,就像一個袋子里裝滿了5號電池,最早的技術,就是幾個電池裝一個盒子,然后幾個盒子裝一個箱子,然后把箱子裝進汽車底盤,然后蓋上底盤的上下蓋,這就算好了。
2,到了CTP時代,通過技術研發,電池更安全了,不需要再包一層盒子了,我們就直接把電池裝進箱子里,然后把箱子裝進汽車底盤,然后蓋上底盤的上下蓋,這就算好了,這些盒子的空間可以裝更多的電池了。
3,到了CTB時代,現在電池太安全了,連箱子都不要了,我們把電池加上一些輔件,直接就裝進地盤里,然后蓋上底盤的上下蓋,這就算好了,這下盒子和箱子的空間都節約了,裝的電池更多了。
通過上面的解釋,是不是對這個技術有了比較明顯的認識,在上面的描述中,看到的最多的莫過于“安全”和“更多的電池”這兩個字眼,這些字眼其實也正是回應了目前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兩個核心關注,就是“自燃”和“續航”。
可以說,在百分之百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咨詢銷售顧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這車能跑多少公里?電池會不會燒起來?
幾乎只有很少的消費者會關心這樣的問題:
輔助駕駛是什么芯片?LCC的過彎能力和感知能力具體怎么樣?
這就是國情,這就是我們的消費者當下最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問題,也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給消費者留下的最大痛點,面對這道“思考題”,比亞迪這位理工科的優等生在動力電池上持續答題,宛若一幅“特區做題家”的風采,而且比亞迪的答案,無一不切中了消費者的痛點。
CTB電池技術,直接把到高安全的刀片電池裝入底盤,讓底盤不再為了電池盒而改變力學結果和空間讓步,重新優化了整個底盤的強度,構成上蓋、“刀片電池”、托盤的整車三明治結構,電池系統的結構強度獲得突破,并為整車安全賦能。因為刀片電池采用了鐵鋰材料,擁有更高的燃點,所以理論上基本無法發生自燃。
三、廣積糧,展開全球范圍全業務布局
在發布銷量和五百強的當天,邊比亞迪還發布了一張意味深長的海報:
里面最顯眼的一句話赫然在目,產業不只有汽車,業務不只在中國。
短短一句話,彰顯了比亞迪全球范圍,全業務鏈條的布局野心,迪王絕不僅僅止于新能源汽車。
在銷售范圍上,在7月21日,比亞迪乘用車正式官宣出海日本,并亮相了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即將在日本乘用車市場發售的車型。剎那間,全網熱議,熱點燃爆,大概都為了國產汽車出海中首次探索在日本這樣頂尖的汽車強國市場感到振奮。
太多人還沒有回味過來的時候,在8月1日,比亞迪又宣布與歐洲的經銷商集團Hedin Mobility合作,為瑞典和德國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產品,再加上已有的澳洲和新西蘭,比亞迪的乘用車已經開始了全球范圍的布局,甚至有消息稱比亞迪還將參加2022年10月巴黎車展,作為全球五大最具影響力的車展之一,巴黎車展無疑能讓比亞迪獲得更高的關注,為歐洲市場打下更好的基礎。
同時,比亞迪還是一家在業務上有著巨大范圍的巨頭企業,目前共有四大主營業務,分別是汽車業務、手機零部件及組裝業務、儲能業務和軌道交通業務。在營收構成中,汽車業務占比50%,手機代工業務占比40%,儲能業務占比7%,軌道交通業務還處于研發落地階段
比如手機代工業務來看,比亞迪也是全球領先的智能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范圍涵蓋了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及醫療健康等領域。并且,比亞迪電子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同時大規模提供金屬、玻璃、陶瓷、塑膠、藍寶石等全系列結構件和整機設計制造解決方案的公司,研發實力、技術創新能力等穩居行業領先地位,可以說,在全球范圍來看,有如此寬廣范圍的新能源科技制造企業,比亞迪當之無愧的屬于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緩稱王,高筑墻,廣積糧,應該是比亞迪成就自己的王者之道。
然而在當下的趨勢,迪王,也許才剛剛開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大包子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1904
比亞迪車友群交流群已建立,戳
這里馬上加入群聊,更多一手消息及時關注。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話題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