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飛凡ER6車主在成都車展維權的消息在各車友群迅速流傳開來。
對此,飛凡官方回應說,“車主可以找第三方機構進行測試。”
無獨有偶,我們最近收到了一位上海飛凡ER6車主的投訴,飛凡售后也讓他委托第三方機構去做驗證。對此,車主張先生甚為不滿。
令他更無法接受的是,飛凡售后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認定故障原因是人為導致的,要他自費修車。
他本人是位質量工程師,從事汽車質量工作7年了,對于故障原因有他自己的分析,飛凡售后給出的理由無法令他信服,還不出具相關檢測報告。
“這是在侮辱我的專業還是智商?”
自費且是小事,張先生要討個說法。
以下為車主來稿原文。
01
為什么買飛凡ER6:
車主本人工科背景從事汽車行業質量工作7年,坐標上海,且在上汽集團工作過,印象還不錯。購車考慮幾大因素,國產車(支持國內汽車工業),預算20萬以內(囊中羞澀),新能源(送綠牌),高續航(減少焦慮)。所以飛凡ER6就走到了我的面前,沒有試駕其他車,直接下定購買。
02
駕駛感受:
總體來說,我對這車本來的印象還可以,但是被這個事情惡心到了。
油車和電車相比肯定電車更舒服,之前在老家開過幾次油車,再開電車時感覺輕盈,駕駛起來很輕松。回到老家再開油車時便感覺非常不適應,甚至不敢開快,感覺很笨重。
ER6和其他電動車對比的話只能說是入門級別的電動車,車機系統與手機系統類比的話,只能說是在2022年使用諾基亞塞班系統。續航的話70度電池,標定續航620km,實測夏天7折,冬天6折(坐標上海)。
售前沒什么太多服務,售后無法讓人滿意,這也是我分享這篇文章的目的,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段經歷。
03
問題描述:
事情的起因是,8月初的一個晚上我發現車輛報警(見下圖)。
隨后反饋給客服,客服的一貫反饋是,熄火,重啟。可按照客服的操作,第二天問題仍然存在,我就把車開到4S店去查看,發現固定進氣格柵的位置開裂,強度不足,無法克服電機的運轉產生的報警(我的分析)。
04
問題分析:
售后人員對我的車進行地毯式的搜索查看(就差用放大鏡觀看了),看前保險杠及進氣格柵是否有外力撞擊。在未發現任何撞擊痕跡和劃痕的情況下,他們卻判定進氣格柵塑料開裂為人為駕駛受到撞擊導致,所以無法進行免費更換,需要車主自費更換。
這是我無法接受的!下圖是車輛的外觀,一點撞傷痕跡和劃痕都沒有。
這里補充一點,2022年3月份因為本人開車追尾了,在該4S店更換過新的進氣格柵,又因為上海疫情居家2個月,所以截止到現在為止開車時間也就只有3個月。
在這里普及一下零件結構,進氣格柵是保護在前保險杠里面及下面的(牌照下方的黑色結構就是進氣格柵)。在保險杠和進氣格柵沒有撞擊痕跡的情況下,4S店判定為撞擊導致,納尼?空氣撞擊嗎?
再給大家分享一下之前追尾時的前保險杠和進氣格柵的狀態。
從這兩次損壞的進氣格柵和前保險杠狀態進行對比,結論是,追尾時進氣格柵損壞程度還沒有現在的損壞程度高,所以說本次是由于撞擊導致進氣格柵的損壞。這讓我一個從事質量工作7年人怎么接受?這是在侮辱我的專業還是智商?
在與售后溝通過程中,他們還提到兩點:
1.聊天時維修小哥說我們無法判定到底是怎么造成的,需要我去委托第三方檢驗機構證明。
搞笑!讓車主去委托第三方檢驗去得出結論,那要你們售后4S店是做什么的?
2.還有進氣格柵是易損件的說法。
進氣格柵是易損件!???國家三包服務條款里可沒有說這個新能源車獨有電動進氣格柵是易損件,同時飛凡自己的售后三包里面也沒說進氣格柵是易損件。如果你在賣車的時候跟車主說我們這個進氣格柵是易損件,每次更換需要車主自費小2000元,你看有人買你的車不。
05
目前進展:
我至今未收到4S店官方出具的檢測報告,以及按照什么原因哪個條款對該零件不予更換,需要車主自費的說明。
我對售后4S店不說零件有問題,不說安裝有問題,無憑無據得出車主駕駛或撞擊導致的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不能什么問題都怪車主吧!難道只因為在強大的公司面前,車主很弱小?做人起碼要講點良心!
前段時間,我給12345打電話投訴了,還在等待他們回復。
我希望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質量行業解決問題的套路情況下,圓滿解決該問題--免費更換零件!
06
寄語飛凡:
國內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蛋糕越來越大,汽車新勢力強勢崛起,希望飛凡在高速擴張的同時,注意自己隊伍的素質,不要讓買了車的車主寒心。交付車輛是銷售任務的完成,也是服務職責的開始,請放緩你前進的腳步,回頭等一等你的售后服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385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