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lectrek報道,10月3日,特斯拉股價創下了2022年最大跌幅,原因是第三季度交付不及預期和人工機器人表現平平。
說說@不看車 的理解吧(非股東,0持股):
首先,交付量。盡管第三季度交付量未達到分析師的預期,但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的Q3交付量是一個新的交付紀錄。看看過去10年間的同期對比,62倍的成績還是很耀眼的!當然了,看不看好完全是個人的事兒,大家都有拋售的自由。
昨天,車主群里有人因為交付量罵了起來。有人說,馬斯克在前面某個財報會上剛說過不再出售股票,轉眼就開始賣了,失去了商譽!有人說,群友亂罵人是因為股票大跌了!反正,資本永遠都是有錢人的游戲,沒錢就會太容易被短期的波動所影響了。
每當我和朋友聊起特斯拉的股票,我都會跟他們說,特斯拉如果長期持有,肯定收獲頗豐,但是如果短期,那就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了。這個特點和馬斯克的個人有很大關系,因為他在做很多常人理解不了的事情,多數都需要時間為他證明。
其次,機器人。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發布后,網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對比,但基本上都是圍繞敏捷性展開的。有人說拿它和小米的鐵大比,說特斯拉機器人是年輕了10歲的鐵大。有人拿它和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機器狗對比,說差距太大了、特斯拉太讓人失望了!
@不看車 的理解是,和鐵大比,特斯拉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非常清晰,因此在細節方面做的也更加精細。在發布會上,特斯拉花了很多時間介紹機器手,因為這是干活兒最重要的器官。不管是在工廠的生產線工作,還是做家政服務、照顧老人,都需要和人類高度相似的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大部分人類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盡管在移動速度和姿態上,特斯拉機器人和小米鐵大很相似,但在細節方面和未來的應用上,特斯拉好像準備得更加充分。
和波士頓動力的產品比呢?波士頓動力做機器人、機器狗三十年了,敏捷性比只做了半年多的特斯拉機器人好,那太正常不過了。不過波士頓動力的產品是沒有腦子的,需要人的操控,并不能獨立完成復雜的工作,但和特斯拉汽車共用自動駕駛軟硬件的特斯拉機器人則有很大的自主性,“智能”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有人說波士頓動力是機器人圈的Waymo,@不看車 則認為它更像諾基亞,是上個時代的產品。波士頓動力7年更換3個東家,也是因為“看上去很好但并沒啥用”,而且還非常貴。這和特斯拉機器人上來就準備大批量生產有很大的區別,也注定了它很難擁有特斯拉機器人的低成本特征。
大數據時代,量是一切之源,沒量很難成事兒,是不是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不看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62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