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變相降價啦?
9月瘋傳特斯拉最高降價4萬元的消息,官方澄清并不屬實,但無風不起浪。
緊接著,10月1日,特斯拉在官方微博正式公布了Model 3和Model Y的最新購車政策,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間下訂并完成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全系車型,若車主選擇特斯拉合作保險機構購買相應保險,可享受7000元保險補貼。相當于變相降了7000元。
要知道此前的特斯拉曾多次漲價,而當下特斯拉的這般操作又是為何?
因為銷量低迷嗎?數據顯示,特斯拉9月交付量達到52153輛,三季度交付超過34.3萬輛,同比增長42.4%、環比增長34.9%。銷量表現如此優秀,為什么特斯拉還是要降價呢? 未來,特斯拉是否還會真的降4萬呢?
接下來,EV情報逐層來分析一下。
特斯拉銷量數據表面向好,但未達預期,導致股價跳水。
如果說二季度特斯拉由于疫情影響,生產停滯,導致交付創新低,還情有可原。那么,7月銷量僅有 28217 輛,與6 月 78906 輛銷量相比環比下降了 64.2%,銷量出現腰斬,則是事態嚴峻。其后8月和9月銷量雖然小有攀升,但和去年相比疲態盡顯。
之前,分析師預計特斯拉三季度的銷量為35.79萬輛,而10月3日特斯拉公布的銷量并未達到分析師預期,導致特斯拉股價直線跳水。截至當日收盤特斯拉股價報242.40美元,跌8.61%,總市值7596億美元,蒸發了約7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80億元)。
因此,對于特斯拉而言,三季度的銷量還是難以讓市場和投資人滿意,追求更高銷量必須“馬上安排”。
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熱鬧非凡,新車層出不窮,諸如理想L7、L8、L9,小鵬G9、長安深藍SL03、比亞迪海豹、零跑C01等等,這些產品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并且價格已經直接和特斯拉旗下兩款走量產品正面交鋒,帶來嚴峻的挑戰和威脅。
隨著小鵬G9和理想L8等車型的熱銷,特斯拉如果放任不管,其銷量必然呈下滑趨勢。而且各品牌對特斯拉虎視眈眈,勢要“虎口奪食”,攻勢只會更強。特斯拉只有正面回應,通過降價提高性價比,既能打擊對手,又能擴大市場份額,何樂不為呢?
降價對于多數品牌而言是杯“毒藥”,但對于特斯拉而言,這個選擇并不困難。去年特斯拉Model 3后驅版僅要23.59萬,如今官網價格是為27.99萬;Model Y后驅版去年車價僅27.6萬元,現在是31.69萬元。兩款車當前帶價格也就比去年高出4萬元+。雖然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但特斯拉的規模效應應該可以相抵成本的上升。
所以,特斯拉降價是遲早的事情,考慮中國消費者對降價反應難以接受,斟酌的應該是降價的方式。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特斯拉真的降價4萬元,會帶來什么后果呢?
第一,特斯拉降價必將帶來車市的多米諾效應,對造車新勢力帶來致命打擊。特斯拉兩款熱銷產品降價幅度達到約13-15%,性價比優勢非常突出。這個價格將會對小鵬G9、理想L8、零跑C01、哪吒S等車型產生巨大的銷量沖擊。考慮這些品牌的當前毛利在20%上下,肯定無力跟進降價,但如果不跟進銷量難以提振,新車效應很快褪去,二次銷量提升難度更大。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標桿,如果大幅降價,同行必將一片“哀嚎”,跟或不跟都是難解。
第二,特斯拉降價將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新能源汽車逐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但今年以來的漲價,讓消費者苦不堪言。而在四季度的銷售旺季,特斯拉祭出降價大招,必定帶動新能源價格的松動和下降,引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給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再添一把火。
從市場角度而言,特斯拉降價必將加速瓦解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刺激和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加速發展。
因此,特斯拉降價,也必將搶占和分割傳統燃油車市場。
第三,特斯拉銷量大幅增長,穩固其品牌和銷量的高端王者地位。從產能上來看,目前隨著9月份上海超級工廠產線擴建完成,以及特斯拉柏林和得克薩斯等其他超級工廠產能不斷爬坡,特斯拉目前在交付能力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Y 后驅版最快交付僅需1周時間。其次,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和造車新勢力來勢兇猛,具有競爭力的新品頻頻推出,對特斯拉展開“圍攻”,競爭更具白熱化。特斯拉通過降價,提高銷量,從而穩固標桿地位。特斯拉的股價需要銷量刺激,四季度不容有失。
特斯拉,請不要“扭捏”,該降價時要出手!
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品牌屏住呼吸,做好幾套應對方案,等待特斯拉“出牌”!
消費者不要著急買車出手,先看看,再等等,“好戲”會上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64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