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可謂是在國內曝光率最高的跨國車企老總。這是因為,在法國巴黎車展舉辦期間,作為東道主并未以好客的姿態歡迎各國來的參展客人,而是大談中國汽車威脅論!并大放厥詞的聲稱,要限制中國汽車進入歐洲市場,一時間真可謂是鬧得滿城風雨!
在唐唯實先生看來,目前中國品牌向歐盟出口汽車必須支付10%的關稅,而歐洲車企向中國出口歐洲制造的汽車時必須支付15%到25%的關稅。甚至直言不諱地對記 者表示,“非常簡單,我們應該要求歐盟對中國汽車制造商實施西方車企在中國競爭時相同的條件和規則。”這給人們的感覺是,頗有些在中國市場沒搞好,在自己的地盤就要肆無忌憚的發發怨氣!
唐唯實先生的所言,表面上是為歐洲市場充滿了擔憂、但事實上確實從自身企業的私利來考慮!像這一次巴黎車展,中國汽車不僅來了,而且是高調進入歐洲市場。其實,在這一次法國車展舉辦之前,中國車就已經開始在歐洲市場立足。長城汽車已經在德國開始銷售,而且頗受德國消費者歡迎。比亞迪汽車也在挪威、英國等市場,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這都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大趨勢面前,唐唯實先生所發的言論,以及那些害怕中國汽車擠占他們市場的車企,想用言論來阻擋中國品牌的進入,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
按理說,中國車來到歐洲,只要符合歐盟的政府法規、符合消費者的意愿,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來、更可以用自身的優勢參與競爭!而具體能夠占市場多大份額,完全需要市場本身來決定,而不是需要唐唯實們來擔心!
筆者也在展會間歇,在展館內外采 訪了一些法國及歐洲的觀眾合汽車愛好者,大家都感覺到,中國汽車的到來對消費者有益。特別是,在歐洲通貨膨脹越來越厲害的情況下,能尋找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自然是對他們來講是件大好事!所以,唐唯實先生與其坐在辦公手里發表小家子氣十足的言論,不如正視中國汽車的到來,多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并通過自身的優勢與之競爭,這才是最符合各方利益的。
而說到中國車與國際汽車相比,連中國企業自己也都承認,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與敬畏之心而來的。這就需要在品牌與技術上,讓消費者滿意;也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突破,早日成為與歐洲車一樣的主流汽車……。或許,有這樣的虛懷若谷心態”走出來”的中國汽車,怎么能成為唐唯實這樣老總的眼中釘,確實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在此,我們不禁要問,唐唯實先生為什么不去鞭韃美國針對歐洲的能源緊張,開始發能源財!莫非,唐唯實在言論上也有雙重標準不成?!
客觀地講,這一次唐唯實所發表的言論,反倒給我們企業提個醒,這就是,一切要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才是造好車以及在市場上游刃有余的前提。一旦我們的企業擁有了歐洲的消費者,市場自然就不在話下了,到那時,唐唯實所代表的少數,縱然就是聲調再高、語氣再尖酸刻薄,也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735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