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7是華為和賽力斯合作推出的第三款增程版車型,定位于中大型SUV,售價為31.98萬—37.98萬。共有兩驅和四驅兩個動力模式可供選擇,純電續航里程分別是230km和200km。
從7月上市至9月,問界M7共向車主交付了4500余臺。據《電動汽車用戶聯盟》最近發布的統計數據(詳見《2022年9月中國插混車型終端銷量排行榜總榜(共80款車型)》),在插混車型終端銷量排行榜中,問界M7以3248臺的交付量位列第9。在新勢力推出的車型中,僅次于理想L9和問界另一車型M5。
從7月排名第30,到8月排名第17,再到9月排名第9。問界M7的勢頭隨著交付量的上升,顯得非常強勁。也從銷量上應了余承東那句“問界是成長最快的智能汽車品牌”。
在余承東口中,問界M7擁有超越百萬豪車的設計,是一輛“將會完全超越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LM等百萬級豪車”的SUV。而這輛車究竟如何,我們不能光憑賣家的溢美之詞來判斷,更要通過真實買家的評價下結論。
文中的這位問界M7車主,是來自內蒙古的張先生,他最初的選擇是理想ONE,但因為對華為的喜愛和信賴,而選擇了問界M7。作為內蒙古鎖單最早的車主之一,他在大定一個月后就提到車了,目前已經行駛了3000公里。
我們有幸與他聊了聊他買車用車的故事, 以下是他的自述,由《電動汽車用戶聯盟》整理:
01
用車成本高,想把GL8換成新能源車
但理想ONE更新太快,L9又不值
我家之前有兩輛車,一個小轎車和一個商務車。轎車是我媳婦開,我平時開的是別克GL8。作為一臺MPV,GL8的空間非常大,我們一家經常開著它出去自駕游。
但是一年12個月,它有11個月是作為我在市區的代步工具。而且近年油費也比較高,所以我們很早就有了換輛新能源車的打算。換車的要求是既能降低日常使用成本,也能兼顧至少一家五口人的家庭出游,所以想把GL8換成一輛空間大一點的SUV。
但是因為我們北方城市的充電設施還不是非常完善,而我們經常喜歡出去旅行,擔心純電車跑長途沒有地方充電,所以覺得還是混動車型更可靠一些。
2020年我去北京出差就試駕了理想ONE,覺得它很符合我們的需求。但這兩年,理想ONE不停地換代,2020款升級到2021款也特別突然,最近又宣布停產最新的這一款了。我覺得這個做法對消費者不太友好,就不再考慮理想ONE了。
后來我也看了理想L9,它的內飾和娛樂系統都挺好,但是我們換車的預算是30—35萬。一方面預算上有點超了,另一方面,花40萬買一個國產車感覺有點不值。
理想L9內飾
今年7月,問界M7召開上市發布會,我聽了余承東的演講,覺得特別有感染力。而且這是華為和賽力斯深度合作的一款車型,華為的三電技術我覺得是僅次于特斯拉的,這輛車很多方面也都符合我們的需求。
我就跟我老婆介紹這輛車,但是她沒聽說過問界這個品牌,覺得不是很保險,又聽網友說這個車是東風的框架,外形很丑,所以她一開始是有疑慮的。
02
見到實車后,老婆的疑慮打消了
我們成了內蒙首批車主
后來,M7開始陸續推廣了,商場里華為的門店都在展這個車,見到這個車實際的樣子之后,她還是比較滿意的。她形容這輛車車身圓潤,簡約大氣,有一種低調的商務氣質。氛圍燈和皮飾拼接麂皮絨的內飾也很是打動她。座椅自動調節和按摩功能,讓她覺得乘坐的舒適感甚至超越GL8。
后來,我們也去4s店試駕了,開過之后,挺驚喜的。她覺得實際操作相比油車更加地輕便,沒有GL8的方向盤那么肉和笨重,大個的車身駕駛起來也很輕巧。
語音操控的體驗也非常好,開車的時候想要什么就直接跟小藝(車機語音助手)說,例如小藝小藝,我要打開座椅按摩;小藝小藝,我要打開天窗。不需要像之前的車那樣,邊開車邊操作了,她覺得這樣的設計對駕駛而言更安全。
另外,我們一致認為靜謐性非常好,幾乎沒有機器引擎聲和其他的雜音。我的耳朵對開車時的噪音特別敏感。之前我開過艾力紳,加速到120km/h的時候,風噪路噪特別大,駕駛員和第二第三排的人交流都得靠吼。GL8的靜謐性在同級別的MPV里是最好的,但是M7的靜謐性是勝于GL8的。作為電車它天生有優勢,加上雙層夾膠玻璃,內部的降噪也做得特別好。
我對問界M7帶有KTV和游戲的車機娛樂系統以及對外放電功能很滿意,平時在路上孩子還可以玩玩游戲,露營的時候還能用車來給其他電器供電。
看過車之后,我們在8月18日就大定了。一個月以后的9月16日,我們就提到了車,屬于內蒙首批提車的車主。我定的是31.98萬的后驅舒享版,灰色外觀、棕色內飾,加上七千的保險,落地不到33萬。作為首批預定用戶,他們還贈送了我們一個露營套裝、保養以及置換GL8的積分。
03
加速和操控不錯,續航1:1
提車之后只加了100元油費
第三排和后備箱空間比較小
從提車到現在我們已經開3000公里了。M7的加速、續航和操控性都比較不錯。
我也試過雙電機的豪華版,但是我覺得兩驅完全夠用了。我開車比較穩,一般用自動模式。在城市里開,沒車的時候,調成運動模式,七八秒破百的速度也足夠快了,再快自己也不安全。
我關注過它的里程顯示,顯示能跑多少公里就能跑多少公里,純電續航和行駛里程基本上是1:1了。網上還有車友說華為的車是反向虛標,我覺得沒有那么夸張。
我充電一般只充到95%,表顯里程是190km,用到剩余20%電量時,增程器就啟動了,大概能跑一百三四十公里的水平。
我們家里有一個地庫,買車時送了個充電樁,平時就在家里充電。我用到30%—40%就給充上了,銷售也說鋰電池這么充電比較好,別用到20%。電量充到95%需要四個小時左右,每小時能充6.5度電。
我們提上車之后就去加了100元的油,然后一直都在用電,至今沒有加過油。所以相比之前的花銷,感受很深刻的就是油錢下來了,之前一個月用油成本在800元左右,現在非常明顯地降低了。
M7的駕駛感受也很不錯。方向盤的指向很明確,操控比較精準,而且它軸距小,轉彎半徑也比較小。但輔助駕駛我沒怎么用過,我對這個也沒需求,即便是跑高速我頂多用用定速巡航和偏離預警,L2也夠用了。
我覺得自己開車更穩當些,開累了就休息,還是要把方向盤握在自己手里。你看像林志穎對車那么了解的人,技術肯定也過關,還能出這樣的意外,所以咱們一般人還是老老實實自己開。
在乘坐空間的舒適性上,前兩排是沒有問題的,不足的地方就是第三排,空間有點小。如果我們一家三口出去玩,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再帶上兩位老人,現在孩子還小,空間對她而言不是剛需,讓她坐第三排目前只能說夠用。
后備箱空間也比較小,如果我們長途出行10天或者半個月,要拉很多行李,就怕裝不下。尤其去西藏、青海這些條件不太好的地方,想多拉點吃的喝的,可能會不夠放。不過,第三排是“2+1”的布局,可以把一個座椅放倒,這樣就能多放些東西。但這種出行的機會很少,所以基本是可以滿足我們日常大部分需求的。
04
華為售前服務很專業,
希望賽力斯向華為學習,做好售后服務
華為的銷售應該都是90后或者是00后的年輕人,交流起來特別順暢。而且一看就是培訓做得非常到位,你想獲取什么信息,比如這個車什么地方好?相比其他車優勢在哪?他第一時間就能告訴你,特別專業。這點挺打動我的。
雖然車擺在華為的店鋪里,但是因為華為跟賽力斯是合作關系,問界的4s店是跟我們本地賣大眾汽車的一個4s店合作的,兩家共同投資,建了這么一個 AITO品牌4s店。所以客觀地說,4s店這塊的服務,比華為的售前服務稍微差一點。
問界這個品牌,華為給了他很多技術支持,據我了解,從核心部件的研發,到質量的把控,到銷售渠道,都是華為深度賦能的。但是華為本身不造車,他需要借助車企這個底子,選擇東風作為合作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東風也是一個傳統的國企,他造車雖然不像bba那些大品牌有那么深厚的功底和積蘊,但是他也是一直在做這個事兒。
當然他們得保持好這種合作模式,別哪天華為不跟他玩了。但是短時間內我覺得還是會繼續合作的,因為華為他還在不停地對車機進行OTA升級,對功能進行完善。如果M5和M7都賣得非常好,他們肯定會繼續在這個方向上發展的。畢竟新能源車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中國這么多人對汽車有需求。而且華為本身有這方面的技術積累,他的企業底蘊和技術實力在這,這個市場他不會丟的。
所以,賽力斯還是需要把售后做好。也不是說問界的服務不好,但因為它是個新的產物,所以我覺得他還是需要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跟華為合作,最起碼得向華為學習,華為的售后服務就特別好,電子產品的售后都很到位。我覺得新能源車未來的發展,就像誰余承東說的,頭部玩家不會有很多。賽力斯想生存下去,一定要利用好和華為合作的機會。
當前賽力斯尤其要加快交付進度。我車友群有好多車友訂的是旗艦版,現在還沒提到車,估計得等到年底,這些人都挺崩潰的。我覺得買車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如果訂車一個月還拿不到車,可能真會選擇別的。所以,交付時間別拉太長了,最好別讓消費者等待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745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