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替代燃料”從左到右分別是:生物柴油,電,乙醇,氫氣,天然氣,丙烷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 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 替代燃料數據中心 (DOE EERE Alternative Fuel Data Center)
【第一電動網】(作者 羅新雨)眾所周知,新能源車是一個中國自創的概念,在Google搜索中(如果你還能用的話)輸入新能源車的英文翻譯”new energy vehicle”,你將看到滿屏的帶有中國語言風格的英文文章,報道的內容都是中國的新能源車新聞。這就讓我不禁思考:美國有什么樣的類似概念呢?如果有的話,他們的發展路程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長期享受廉價汽油的美國人從1920年代汽油車確立了壟斷地位后就一直舒舒服服地造著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車。汽車對他們來說幾乎沒有”使用成本”,當然購買成本也相當低廉。于是在1956年,我們看到了美國人的驚天計劃————州際公路網(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計劃通過。該工程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到1992年全面完工。這讓美國人的生活徹底的安上了輪子。
但另一個歷史性事件也在幾乎同時(1955年)發生,美國第一次為空氣質量立法————《空氣污染控制法》(Air Pollution Control Act)。兩者雖然如此接近,但這并不能說明美國人就懂得”邊發展邊治理”的道理。當時的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市(Donora, Pennsylvania)發生了嚴重的毒霧事件,死亡20人。于是才有了對空氣質量的如此重視。
隨著這個法律的誕生,1963、1967和1970年美國又連續頒布了三個版本的《清潔空氣法》(Clean Air Act,簡稱CAA)。特別是最后一個版本,也被稱為”馬斯基法”(Muskie Act),因為緬因州參議員埃德蒙德·馬斯基(Edmund Muskie)參與了起草。該法案的突出貢獻是,首次提出了將限制靜止和移動的污染源排放廢氣。為此,法案還設立了國家空氣質量標準(National Ambient Quality Standards, 簡稱NAAQS)。同年,一個重要機構美國環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簡稱EPA)成立。而此前,1967年,另一個重要的組織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簡稱CARB)在時任加州州長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推動下也成立了。加州由于在CAA頒布前就頒布了自己的空氣質量法,被聯邦許可為唯一可以擁有自己的空氣資源委員會的州,其他的州可以選擇遵守聯邦的空氣質量法或加州的空氣質量法。
1975年12月,福特總統(杰拉爾德·福特,Gerald Ford)向國會提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能源政策與儲備法案》(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 簡稱EPCA)。但由于各方勢力博弈,原提案中的大部分內容被否決(包括建議取消價格管制,提高能源價格,以及發展核電、煤電以及設立政府能源基金以推廣節能、開發核電、太陽能等替代能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保留下來的法案中包括了一項劃時代的創舉————建立”公司平均燃油經濟性”(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 簡稱 CAFE)標準。這項標準通過以車型銷量作為加權因子進行油耗的加權平均,得出車企的油耗水平,并對該指標進行要求。對于達到要求或超過要求的公司給予一定的減稅鼓勵。直到今天,美國還在沿用CAFE。
可即使如此,汽油對美國人來說還是處在可以接受的價位上。從原油價格圖表上可以看到,在1973年,也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國際原油價格有了一個較大的沖高。但美國對油價進行了管制,使得汽油價格仍保持穩定,此舉也造成了美國國內石油產量持續下降和勘探活動減少。但這種暫時的低價格也推高了消費,在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年)到來前,美國的石油消費達到了歷史紀錄水平。1981年,剛在換屆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上臺的前演員、前加州州長里根總統簽署了12287號行政令,解除了石油價格和分配管制。很多小的石油公司都因為不再具有競爭力而紛紛倒閉。汽油價格和國際原油價格同時在1981年達到頂峰。美國經濟則在1981-1982年跌落到了創紀錄的谷底,但又在1983年開始了強勢的復蘇,這個復蘇一直持續到里根總統第二個任期結束,在經濟學歷史上,這種被稱為”里根經濟學”(Reaganomics)的放任政策被傳為佳話。
國際原油價格圖表(1946-2012)
美國汽油價格圖表(1916-2012)
時間來到了1988年,里根總統在他任期的最后一年簽署了《替代發動機燃料法案》(Alternative Motor Fuel Act, 簡稱AMFA)。這個法案通過為采用天然氣或酒精(這兩種燃料被稱為替代燃料(alternative fuel))的車企減稅,達到提高燃油經濟性和降低排放的目的。但這里要看到,電力和其他清潔燃料還沒有進入替代燃料的范疇,類似的車型概念也并沒有產生。
1989年,老布什(George H.W. Bush)總統向國會提交了對之前CAA的修改提案,被稱為CAAA(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清潔空氣法修正案)。主要解決危害美國人民健康的三大空氣問題:酸雨、城市空氣污染和有毒氣體排放。最終該提案在1990年11月得到通過。
在提案中,汽車的排放要求進一步提高,對于碳氫化合物(烴)、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減排要求將從1994年開始實行。另外,油品質量也得到了該法案的關注,一種被稱為新配方汽油(reformulated gasoline)的新型汽油將在美國的九個試點城市(也是受臭氧污染最嚴重的九個城市)里率先采用。除此之外,加州啟動了一個清潔燃料車(clean fuel vehicles)的試運行項目,要求在1996車型年前有超過15萬輛、1999車型年前有超過30萬輛車達到一個更高的排放要求。銷售清潔燃料車型的車企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稅收減免。
這里我們注意到類似新能源車的概念”清潔燃料車”已經出現,但并沒有特別的法律規定進行確認,CAAA也沒有明確會有怎樣的排放要求和退稅比例。在節能減排剛剛得到政府重視的時刻,這些模糊是可以理解的。
歷史性的時刻出現在199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能源政策法令》(Energy Policy Act, 簡稱EPAct)。法令首次為業界應用數年的概念”替代燃料”給出了官方定義:替代燃料包括生物燃料(比如乙醇)、天然氣、氫氣、電、丙烷,以及其他今后可以通過能源部規則的燃料(此后又通過了兩種燃料,分別是生物柴油和P系燃料[1])。
和這個概念一并產生的當然還有使用上述燃料的車————替代燃料車(Alternative Fuel Vehicle, 簡稱AFV)。這種車型直到今天一直是美國推行節能、環保汽車的官方定義和重點扶植車型。
在法令中,AFV成為了政府購車的對象。一項硬性指標是:從1999財年開始,聯邦政府用車中的輕載車(車重在8500磅或3856千克以下的車)里75%必須是AFV。
此后,車企并未對AFV表現出任何主動性。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壓縮天然氣(Compressed Natural Gas, 簡稱CNG)車曾一度蔓延到幾乎全部領域。緊湊轎車、中級轎車、全尺寸轎車、皮卡、小型廂式車和全尺寸廂式車等各種領域都有過CNG車型出現。但后來這個趨勢便日益消減,到2006年,只有一款CNG車型還在市場有售(本田思域GX)。事實上,直到今天,它也是美國市場上唯一的CNG車。
境況更差的還有丙烷和電動車,它們就從來沒流行過。90年代中期后,甲醇車也完全退出了美國市場。
較低的汽油價格和不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讓AFV的銷量在1992年后并未得到預期的提升。從1992年開始,政府雖然達到了總共20萬輛的AFV采購量,但這甚至達不到美國輕載車年銷量的1%。而各大車企對生產AFV也沒什么積極性。不過多燃料車(Flexible Fuel Vehicle,簡稱FFV)倒是異軍突起,有超過600萬的產量,這些車(從2007年到2019年之間)能為車企贏得CAFE免稅額度。
和AFV的銷量類似的,AFV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美國也沒得到非常好的發展。天然氣加氣站和充電點在90年代曾一度有過發展,但后來,由于需求非常低、燃料提供者的興致也不高,這些供氣供電的基礎設施都紛紛關停。為政府用車設立在加州的甲醇站點也在幾年后關閉。與此同時,生物柴油和E85(85%體積分數乙醇汽油)反而越來越流行。
有意思的是,AFV的冷落并沒有拖延其降低成本的腳步。和1992年相比,電動車、乙醇車、FFV的售價都有所下降,特別是乙醇車和FFV,幾乎和同樣的汽油車售價相仿。美國能源部認為,成本的降低主要由于AFV的政府車隊采購和CAFE免稅額度的激勵,而和1992年EPAct的其他政策條目影響關系未知。
從美國政府制定環保車的一系列政策看到,政府并沒有在一開始強力地推動某一種環保車的技術開發和普及,而是將選擇放開,讓市場讓企業自己選擇。另外,CAFE和AFV兩個概念的提出在整個節能車政策體系中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原因很簡單,它有效地控制了市場上的全部車型的油耗,而不是把某一款車打造成明星車、把某一種技術打造成標桿技術。只要能做到降低全公司全部車型的平均油耗指標,就能得到減稅優惠。但問題也是有的,直到這個時間點,美國政策還是以鼓勵為主,幾乎沒有懲罰,于是AFV的推廣幾乎是全面落敗,不過,更有意思的故事就要來了。下一篇文章我們繼續講。
[1] P系燃料(P-series fuel)是一系列燃料的混合,包括液態天然氣、酒精和來自生物質的甲基四氫呋喃(methyltetrahydrofuran, 簡稱MTHF)。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volkswind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83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