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自動駕駛公司進入“行業(yè)寒冬”。福特與大眾投資的美國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宣布倒閉;國內的小馬智行裁員、縮減業(yè)務,圖森未來因CEO被解雇股價大跌50%;Mobileye上市時估值已經蒸發(fā)超300億美元。
行業(yè)震蕩,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還能撐得起來嗎?在國內,自動駕駛行業(yè)的寒流并沒有阻斷車企對智能駕駛的熱情,包括城市導航輔助駕駛、LCC(車道居中輔助)在內的輔助駕駛功能,依然成為智能汽車的共同追求。
有人認為自動駕駛過于危險,沒什么用;也有人認為車企提供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可以有效緩解駕駛疲勞,并且在實際行駛過程中也很“老司機”。那么,今天國內的新勢力車企,將智能駕駛推進到哪一步了呢?
近日,新出行對特斯拉Model 3、蔚來ES7、理想L9、小鵬P5、智己L7、飛凡R7、深藍SL03、摩卡PHEV等8款車型,進行了LCC功能測評,讓我們看到了電動汽車在輔助駕駛領域的細節(jié)差異。
一、識別靜止車
在高速上,經常出現(xiàn)高速行駛的車輛無法識別靜止車而發(fā)生碰撞的情況。經過測試發(fā)現(xiàn),理想L9、小鵬P5、Model 3在夜間以80km/h的速度行駛時,能夠正確識別靜止車輛;智己L7在白天和夜間的表現(xiàn)差異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靜止車輛占道10%/30%/開車門占道這三種場景中,只有小鵬P5表現(xiàn)完美,并且是8輛車當中唯一一款具備繞行能力的車型,其余車輛在1-3個場景中都出現(xiàn)了需要接管的情況。
二、加減速舒適性
遇到障礙減速、繞過障礙加速是所有車輛都會遇到的問題,剎車太急或加速不夠平緩,都會影響車主的駕乘舒適性,而且對于電動汽車而言,急剎或起步太猛都會造成能耗過大,從而影響續(xù)航。
加減速度越大,體感越突兀。從測試結果來看,蔚來ES7、Model 3的加減速區(qū)間明顯超過其他車輛一截,說明這2款車在加速或減速時的舒適性有待提升。而理想L9、小鵬P5等車型的加減速舒適性則相對要好很多。
三、大曲率彎道
大曲率彎道非常考驗LCC的輔助駕駛能力,全程體驗最好的當屬Model 3,幾乎不需要減速,也無需人為干預,就能順利通過彎道,可見特斯拉的視覺識別和算法邏輯之強悍;其次體驗較好的是小鵬P5,沒有特斯拉激進,相對謹慎一些。這兩款車可以說是8款車中的佼佼者。
其他車型雖然也能順利通過大曲率彎道,但會出現(xiàn)方向盤左右擺動、進彎減速、過彎偏左、出彎偏右等問題。而一旦切換到夜間場景,蔚來ES7、智己L7、飛凡R7、深藍SL03就不能順利通過大曲率彎道了,只有一半車型能夠完成。
其中,蔚來ES7、智己L7在過程中有碰撞護欄的傾向,駕駛員不得不接管;理想L9的方向盤擺動幅度較大,進彎時減速比較急,通行效率和體驗受到一定影響;飛凡R7中途兩次退出LCC,深藍SL03在進彎后提醒接管,均無法順利通行。
總之,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場景下,表現(xiàn)最突出的都是Model 3和小鵬P5這兩款車,堪稱完美。
四、快速/慢速加塞
在車輛從后方近距離快速加塞的場景中,只有摩卡PHEV、深藍SL03無法提早識別切入車輛,Model 3、飛凡R7可提前識別,但減速時機較晚,其他車型減速都比較舒適。不過在側方近距離慢速加塞場景中,飛凡R7的表現(xiàn)就會好很多,而摩卡PHEV、深藍SL03依然無法提早識別。
在低速跟車時遇到其他車輛探頭加塞時,小鵬P5和智己L7的表現(xiàn)最好,不僅能夠及時識別,制動也很舒適,其余車輛大部分無法識別或需要接管,在這種細節(jié)問題上,可見差距。
但如果是堵車的場景下,需要低速跟車,那么車輛跟停時與前車的距離,決定了有沒有車輛加塞。經過測試,小鵬P5、智己L7、摩卡PHEV跟停時與前車距離較短(最長2.8米左右),其他車輛很難加塞;理想L9、蔚來ES7、飛凡R7則普遍超過3.3米,深藍SL03的距離很不穩(wěn)定,最長超過了4米,最短只有1.75米;特斯拉Model 3的跟停距離在5米左右,很容易被加塞。
五、無標線十字路口
在沒有車道線作為參照物的情況下,車輛還能不能順利通過路口并駛入正軌,就很考驗車輛的城市輔助駕駛能力。結果顯示,無論是單車過無標線十字路口還是跟車過無標線十字路口,只有小鵬P5和特斯拉Model 3能夠順利通行,這兩款車的軟件性能很強,能實現(xiàn)自尋車道,成功率也很高。
六、施工雪糕筒
雪糕筒的識別曾經是智能汽車輔助駕駛的一大難題,當然,現(xiàn)在依然很難識別。測試結果顯示,大部分車型可以識別但都無法避讓,深藍和摩卡這兩款車甚至無法識別,只能由駕駛員接管。
只有小鵬P5在識別并提醒后進行了剎停處理,但還是沒能實現(xiàn)繞行。小鵬LCC-L升級版性能已經超過了大部分車型,在識別靜止車的時候能主動繞行,不過在雪糕筒面前還是沒能跨過去,期待下次OTA升級能實現(xiàn)這一點。
寫在最后
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各車型之間在輔助駕駛能力上依然存在細微差距,而特斯拉和小鵬則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全面領先于其他品牌車型。特斯拉就不用多說了,小鵬P5作為一款20萬級家轎,有這樣的表現(xiàn)確實得夸一夸小鵬在研發(fā)上的投入。
9月份小鵬G9也上市了,搭載的第二代XN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不僅能在高速路實現(xiàn)高階輔助駕駛,在地下停車場完成記憶泊車,其城市NGP也是一大亮點,算是國內第一款真正落地城市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2023年,XNGP將陸續(xù)在國內放量推送,這也是國內量產車里高階輔助駕駛最強的存在了。
※以上數(shù)據(jù)引自新出行,侵刪。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904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