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汽車市場呈現出了一個主流的發展趨勢,那便是:智能純電動越來越受歡迎。
而在智能純電這塊“蛋糕”中,以往基本上都是新勢力汽車品牌占據了主導。至于傳統豪華品牌,則被不少車迷忽略。
不去做,并不代表沒有實力、沒有底氣去做。
當傳統豪華品牌發力之后,他們在某些方面的優勢,新勢力可能還真比不了。
這句話并非空穴來風。
因為在不久前,我拿到了凱迪拉克LYRIQ銳歌,并且深度測試了一下。到底產品力怎么樣?值不值得買?這里先賣個關子,請繼續往下看!
凱迪拉克LYRIQ銳歌基本信息速覽
從設計說起,不求標新立異,但求流暢順眼
現在很多智能純電動車型的設計,都在朝著“宇宙飛船”的方向去發展了。
這句話說得并不虛。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新款智能純電動汽車為了能夠吸引大家的眼球,都會搗鼓出一些很超前的設計。
不可否認,這種超前的設計,的確能帶來足夠的新意,但問題是,這些設計真的足夠耐看嗎?
論設計,我認為,一些新勢力廠商真的需要向凱迪拉克這樣的傳統豪華品牌學習一下。
總結下來,我對LYRIQ銳歌外觀設計的總結,只有四個字:兼容并蓄。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這輛車在外形方面與凱迪拉克燃油SUV家族的差異性。
在封閉式前臉造型的映襯下,LYRIQ銳歌可以比較明顯地讓人感知到,這是一臺新能源汽車。
而且,它的外觀姿態也采用了凱迪拉克SUV家族比較罕見的溜背轎跑式設計。
不過,這輛車的溜背轎跑式設計,絕對不是那種“只把屁股刻畫得更圓潤”就完事兒的。
修長的車身、通過后部雙拼色所呈現的車頂下滑姿態、延伸到C柱后方的尾燈,讓車輛的轎跑造型看上去比較和諧。
我個人認為,LYRIQ銳歌的造型設計,是目前所有轎跑SUV中更為優雅、更為耐看的一種設計,它能帶來優雅的氣質,也能凸顯出一定的張力,給人的感覺很不錯。
另外,在凸顯“新”的同時,LYRIQ銳歌其實也比較注重傳承化的設計。
例如在前臉位置,設計師整體都采用了盾型的處理方式,然后在其中加入了燈光的元素,這樣一來,即便是擋住車標,也可以讓人一眼看出這是一臺凱迪拉克。
其實做到這種程度,LYRIQ銳歌在創新與傳承中,也算是找到了平衡點,并且看起來很不錯了。
但顯然,設計師們并不想止步于此,于是你會發現,它的創新與傳承,還體現在很多細節之中。
例如它前方遠近光燈和日行燈,都采用了縱向布局的形式,通過狹窄的透鏡,呈現出頗為強烈的未來感,而通過縱向的布局,也彰顯出了凱迪拉克的品牌DNA。
即便是來到車內,LYRIQ銳歌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
33英寸環幕式超視網膜屏幕,自然是把科技感營造到位了,關于這塊屏幕,我們放到后面再說。
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這輛車的設計,其實它在創新的同時,融合了很多經典的豪華元素。
譬如在超大屏幕背后的飾板上,這輛車還帶來了可以發光的凱迪拉克盾型車標。
盾型元素不用多說,這一直都凱迪拉克的標志,而車上的水鳥圖案則更像是一個小彩蛋。
其實,它也是來自于凱迪拉克歷史徽標的元素。
在LYRIQ銳歌這臺車上,這些元素的交相融合,在我看來,不僅僅是致敬經典,同樣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承上,更要啟下。
在這些經典元素的加持之上,LYRIQ銳歌也致力于打造一些新的豪華風格。
例如,中控臺的門斯之盾晶鉆電控旋鈕、簡約風格的極簡無葉出風口、擁有細密紋理的出風口旋鈕、帶有特殊參數化設計紋理的杯托鍍鉻條設計,甚至是門板位置的樹影婆娑氛圍燈,都共同點綴了凱迪拉克的“新豪華”理念。
甚至,以一種藝術氣息,烘托出了這輛車的高級感。
另外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細節,LYRIQ銳歌的后擾流板采用了鏤空的設計,帶有楞線設計的晶體狀高位剎車燈“鑲嵌”在擾流板的正中間,這還不是最特別的。
更兼具設計感和實用性的,是這個鏤空的設計,它一方面彰顯了一定的層次感,另一方面對于空氣動力學也有一定的幫助,此外,氣流流過這個氣隙之時,可以順便清理后風擋玻璃上的灰塵,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這款SUV沒有設計后雨刮,可謂是一舉三得。
當然,也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譬如,LYRIQ銳歌的手套箱是電動解鎖控制的,但解鎖的按鍵是在大屏里的,這個確實提升了科技感,但從使用便利性的角度而言,就沒那么友好了。
另外,或許是為了實現內飾設計語言的一致性,LYRIQ銳歌的儀表板揚聲器蓋板設計有許多紋理,并且蓋板的位置緊貼前風擋玻璃,故而在強光下,在某些時刻可以在前風擋玻璃上看到些許紋理的反光。
在設計之上,LYRIQ銳歌如何追求體驗層面的豪華?
其實,即便是把LYRIQ銳歌的內外設計,聊得再通透、再徹底,我們也能發現這輛車的一個核心目的,那就是盡可能地呈現出豪華感。
可見,讓體驗更豪華,是LYRIQ銳歌的核心,也是在車內布局、配置方面的一個核心。
首先,我們來聊聊這輛車的基礎設定。
拿到LYRIQ銳歌實車后才發現,這家伙的體量還是比我想象的要大一些。
超過5米的車長、1.9米的車寬、接近3.1米的軸距,直接讓它進入到了中大型豪華SUV的區間。
大尺寸帶來最直觀的一個好處,就是車內空間的優越感。
特別是它的座椅,除了寬大之外,對人體的支撐性也比較到位,而且前排還配備有頭枕音響,在我看來,整體的乘坐質感,不輸給一些七八十萬的傳統豪車。
當然,大尺寸也能在細節處帶來不少的優點。
譬如在空間儲物能力方面,它除了后備廂寬大之外,在座艙內也有很多不錯的空間布局。
例如在前排,通過懸浮式中央扶手設計,不僅減少了主駕駛和副駕駛的區隔感,同時下方的開放式儲物盒、控制按鍵下面的抽屜式儲物盒,這些巧妙的空間設計,雖然不直接影響乘坐的舒適性,但也算是提升了車輛的使用便利感,在我看來可以體現出凱迪拉克的設計成熟度。
當然,除了考慮乘坐的舒適性和便利性之外,我們也關注車輛的NVH表現。
總結下來,就是這輛車即便是跑得再快,內部的靜謐性也能控制得很出色。
另外,儲物盒內襯藍色的設計也為車內的氛圍增添了多一分的色彩。
到后來我也研究了一下,這樣的靜謐水準主要是依靠“精準用料”。
例如前排雙層隔音玻璃、低滾阻靜音輪胎、大面積樹脂減震材料等一系列的材料,再加上低風阻車身、油冷電驅總成等一系列的優化,讓這臺純電豪華SUV的車內幾乎沒有任何噪音,這也能行之有效地提升路途中的舒適性。
如果說,之前聊的這些都是傳統豪華品牌的“基本操作”,那么接下來,咱們就再來聊一些更進階的東西——科技配置。
在這個方面,大家想到的自然是智能座艙系統和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的確,LYRIQ銳歌的科技提升,也主要集中在這兩大方面,我們先從智能座艙說起。
33英寸的環幕式超視網膜巨屏,自然是第一個重點。
與其他車型的雙聯屏、三聯屏對比來看,這塊屏幕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那就是:這塊屏幕的是一整塊并沒有被分割開來,并且,邊框的玻璃黑邊很窄,只有7個毫米左右的寬度,比手機的厚度還要小。
據我與我的工程師朋友的交流,這基本上已經是當下的技術極限了,它在視覺上就塑造了很強的整體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塊大屏上,貼有多層特殊的膜片,可以避免指紋的沾染,實際體驗下來,確實可以做到不留痕跡,這一點,值得點贊。
而在操作中,基于8155芯片和屏幕的硬件素質,它的清晰度、操作流暢度,都能達到讓人滿意的程度。
至于在功能性方面,我只想說,高端新勢力車型擁有的功能,在LYRIQ銳歌的座艙內都沒有缺席,而且它針對娛樂相關的功能還更加出色。
例如,LYRIQ銳歌配備有AKG的音響系統和座椅頭枕的音源,音色還原度、臨場感其實都不錯,對得起這輛車的豪華定位。
最后,我們再來聊一聊LYIRQ銳歌的智駕系統。
在這一方面,作為傳統豪華品牌旗下的車型,LYRIQ銳歌就顯得比較有優勢了。
因為現在很多新勢力的智能純電,都在追求激進的智駕模式,甚至有的車型宣稱“可以脫手”。
但是,在駕駛LYRIQ銳歌的時候,開啟自適應巡航、智能車道居中輔助HoLCA等智駕功能,系統是絕對不允許駕駛者脫手操作的,這主要是為了確保安全。
而且,為了確保開啟智駕系統后的安全,LYRIQ銳歌還多方面地進行了調整。
在試駕的過程中,這套系統的警示提醒功能給我留下比較深的印象。
提一個比較獨到的點:在預判到前方車輛急剎,或者有追尾風險的時候,前風擋玻璃上會有紅色光帶進行提醒。紅光的來源,便是布置在儀表板前方的LED小模組。
如果此時我還沒做出反應,那么,這輛車還有通用汽車專利Haptic震動座椅,可以通過震動的方式來提醒前方的問題,如果還沒有做出反應的話,主動剎車等功能就會介入。
可以說,LYRIQ銳歌的智駕系統,是以安全駕駛為前提,相當于個駕駛安全上了好幾把鎖。
遺憾的是,由于試駕車的Super Cruise超級輔助駕駛系統要年底OTA之后才能使用,因此諸如指令變道等新功能本次試駕沒有體驗。
傳統豪華品牌的核心優勢,其實更體現于核心品質
在開過越來越多的新勢力高端車型之后,其實作為一個駕駛愛好者,我對這些電動車的興趣越來越小。
原因很簡單,不少純電車型開起來的感覺幾乎都一樣,無論是加速、續航的動力品質,還是底盤操控品質,同質化現象都比較嚴重。當然在這里,也暴露出某些廠家基礎功底的薄弱。
不過這種薄弱,在LYRIQ銳歌這種來自于傳統豪華品牌的車型上,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我們來聊聊LYRIQ銳歌的動力感受。
這一次我們拿到的車型是后驅長續航豪華版,車輛配備的是一臺后置單電機。
雖然是單電機,但是它給我的動力感受還是很不錯的。
6.35秒的破百時間所帶來的推背感依然存在,而且,由于電機功率達到了255kW、扭矩達到了440N·m,這輛車在后段加速中,仍然能夠爆發出充沛的動力,在高速巡航時突然踩下加速踏板,車輛的加速姿態依然從容優雅。
在這里,就不得不提及這輛車的電機技術了。
LYRIQ銳歌在奧特能平臺的助力下,采用了特有的扁線電機技術,以此來獲得更高的動力效率。同時,它的電機和減速器還采用了油冷技術,這一技術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噪音干擾,也可以提升系統的工作效率。
既然都說到效率了,那我們不得不說一下LYRIQ銳歌的能耗以及續航達成率這個問題。
我按照正常的駕駛節奏,在一個人駕駛、開運動模式、正常開空調,先后經歷城市路面、高架路面等情況下,行駛的電耗在20kWh/100km左右。
其實從能耗的控制來看,考慮到這個家伙的大體格、超過2.5噸的車重和6.35秒破百的動力性能,這樣的電耗還是很不錯的。
換算下來,即便是在城市里,在日常正常使用時,在車輛能耗比較高的情況下,LYRIQ銳歌的實際續航里程至少在450公里以上。
當然,如果在暢通的路段,以80-100Km/h的速度巡航,那么這輛車的實際電耗應該會進一步降低。
在這里,其實我想說的是,很多朋友的“續航焦慮癥”,并不是來自續航里程,而是“續航達成率”。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車在充好電之后,表顯剩余續航可能有500公里,但實際只跑了300公里就沒電了,這種情況,駕駛者心里是“發虛”的。
不過在體驗LYRIQ銳歌的時候,這輛車的剩余續航里程計算還是比較精準的,如果沒有駕駛強度的迅速切換,其剩余里程顯示的精準度沒有問題的。
除了用車的便利性值得我們關注之外,車輛的電池安全性或者說穩定性,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LYRIQ銳歌的奧特能平臺,針對電池安全方面也算是做足了功夫,那些嚴苛的測試流暢我們就不再贅述了,重點,我們聊聊這輛車的電池為了更安全都有哪些優化。
首先,在電池包的設計這一塊兒,奧特能平臺除了擁有高強度外殼和電芯單體之間的防護裝置外,工程師還在電池包后段設計了排氣通道。
這樣一來,當電芯即便是遇到熱失控的問題,高溫高壓的氣體也可以通過排氣通道快速排除,避免車輛自燃起火。
其實,從這一系列的措施來看你會發現,當傳統豪華品牌打造起新能源車型的時候,針對核心問題的考量會更多,而且帶來的解決方案也更加穩妥、有效。
在最后,咱們還是來聊一聊LYRIQ銳歌的駕駛體驗。
這輛車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開起來之后,它的穩定性、車身姿態控制不像是一臺SUV,而有些像一臺轎車。
前后五連桿的懸掛布局,帶來了這種穩定感的基礎。當然,基于奧特能平臺,車輛的電池布局更低,底盤重心更低,其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它的駕控體驗,讓這臺大體格的SUV開起來并不會顯得累贅。
結束語
作為一臺40萬級別的豪華純電SUV,凱迪拉克LYRIQ銳歌給我的感覺側重于兩個字:成熟。
它的成熟,首先就體現在設計層面,一整套家族化的內外設計語言再加上針對時代潮流所進行的創新,給人的感覺,是很舒服的;同樣,在車內的布局和相關配置的構造層面,它的使用感受也能給人帶來舒適感。
若要問及LYRIQ銳歌與新勢力高端純電動車最大的不同,我覺得還是在于它的核心層面,依托通用汽車的技術沉淀,無論是動力品質、續航能力還是底盤調校,LYRIQ銳歌都做到了比較不錯的水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用戶規避了純電出行的痛點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970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