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比亞迪,6個月生產了1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卻依舊還有部分用戶要等待一定時間才能拿到自己的愛車,比如宋這一款SUV市場的新王者。
“買不到”成為比亞迪2022年最熟悉的印記,而新技術、新車型和新工廠也是比亞迪的全新代名詞,但我們購買一輛比亞迪汽車的方式還沒有改變,依舊是要到我們身邊的那一間熟悉的4S店。
“星空”和“星際”讓人浮想聯翩,“仰望”橫空出世,比亞迪的豪華品牌終于塵埃落定。
除了靜靜等待新車型正式亮相之外,我們也關注“仰望”品牌最終會采用哪款設計作為車標,畢竟不喜歡比亞迪車標的人也不少。
與其說“仰望”品牌的百萬元級別定位令人驚呼比亞迪也買不起了,我們更加關注比亞迪銷售模式的變革,比如是否會有“仰望中心”、仰望自營模式和線上直購等等全新的銷售和用戶服務體系。
作為傳統車企轉型最為成功的代表,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用戶的主流選擇之一,即使不買也會被當作是橫向對比的參照物。
然而,比亞迪的銷售模式卻依舊是傳統車企的那一套經銷商方式,甚至還有王朝網和海洋網的兩大互不相通的渠道。
從特斯拉到蔚小理,還有傳統車企的全新電動汽車品牌,自營模式、線上用戶社區等等都是全新的模式。
與用戶更加直接和透明的關系維系,成為了它們挑戰這個未知市場的強力支撐,也是用戶選擇電動汽車的其中一個考量因素。
傳統的4S店模式為部分燃油車主所厭棄,高價、不必要的服務項目、亂收費、隨意加塞服務項目等等操作令人防不勝防,也就衍生了內心的不信任。
年銷量達到200萬輛的超大規模體量,比亞迪依托經銷商的銷售模式,誠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破除限制,但對于比亞迪品牌的長期發展而言,自營模式誠然值得嘗試。
畢竟,只有自己親自動手,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要賣出一輛車有多難,而用戶的日常用車生活又有哪些困惑。
不同于從奔馳手上回收的高端品牌騰勢,獨立于比亞迪的全新“仰望”品牌,誠然可以輕裝上陣,一切都可以是全新的,如同它將打造的中國自主豪華品牌那樣,充滿無限可能。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仰望”是比亞迪以顛覆性技術與產品,構建的全新百萬級高端品牌,新品牌產品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發布。
在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動輒40萬元、50萬元的售價水平,各種自動駕駛和百公里加速3秒級性能的技術助推之下,我們對中國汽車品牌推出更高端、更高科技的汽車產品已經不再感到不可思議。
“仰望”品牌作為大多數人買不起的比亞迪,百萬級的豪華定位誠然可以在比亞迪技術魚池隨意堆疊,畢竟這僅僅是造車,而造一輛汽車,對比亞迪來說都是隨手拈來的拿手好戲。
“仰望”不僅僅是比亞迪的一個品牌,一個突破比亞迪和自主汽車刻板印象的品牌,它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比亞迪,讓比亞迪可以嘗試一個全新的發展思路。
在自主品牌向上和電動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比亞迪的主流售價已經達到10萬元級別,漢、唐和海豹等20萬元到30萬元級別的車型也有可觀的銷量。
從中國汽車的發展歷史來說,不管是銷量規模,還是售價區間,比亞迪已經達到了自主品牌的發展巔峰,要創造中國汽車的又一個全新歷史,只能依靠全新的“仰望”豪華品牌。
在堆料的產品力之外,我們也將看到比亞迪在打造“仰望”品牌影響力上,必然會面對的苦戰,畢竟品牌不是一兩天、一兩款車型的事情,它是用戶內心的觀感,在時間之外唯有全新和變化才能加速新形象的建立。
我們無意猜測“仰望”品牌會借鑒當下造車新勢力的哪些成功經驗,但它必然不會是當下比亞迪的模樣,否則這一切也就沒有意義,甚至沒有成功的可能。
在自主車企長期以來合資合作的大背景下,比亞迪鏖戰群雄,以一己之力完成了汽車核心技術自研和新能源汽車技術儲備,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停產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經超過300萬輛。
“仰望”豪華品牌的到來,是比亞迪品牌向上的水到渠成,也是比亞迪維持未來增長的必要。
隨著全國各地新建工廠陸續正式投產,“買不到”的比亞迪將很快成為歷史,我們也將見證比亞迪下一個100萬輛銷量以更快的時間到來。
對于這一輛我們“買不起”的“仰望”,我們更應該看到它的橫空出世,將給比亞迪品牌帶來更多的不同,那是一個更好的比亞迪。
從“買不到”到“買不起”,從“比亞迪”到“仰望”,說到底這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然,只是我們曾經不敢想,也不曾想到在今天就成為了現實。
#新能源汽車# #比亞迪# #仰望# #自主豪華品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01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