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3年的重大疫情以后,雖然在世界范圍內,疫情已經宣布結束了,但給各個行業所造成的影響,卻遠沒有過去。像許多傳統車企,扛不住競爭的壓力以及汽車供應鏈的波動,不得不接二連三得倒閉,這就讓汽車轉型的新時期,遇到了難以想象的挑戰。
表面上看,這些倒閉的車企,往往是傳統燃油車制造企業,但一些新勢力車企,也遭遇到空前的麻煩。像絕大多數的新勢力難以冒頭、許多替代能源企業資不抵債,就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受影響的絕不僅僅是傳統能源,而是汽車制造的整體。所以,由疫情引發的汽車業洗牌問題,確實不可小視!
日前,負責生產Lightyear太陽能汽車的運營公司Atlas Technologies宣布破產。由于,這一太陽能汽車企業剛成立六年就倒閉了,這就說明了新制造與新技術,不是什么都適應現實的制造環境;也不是什么科學技術,都可以適應好汽車的制造與發展。
在新勢力制造方面,過去一些年,新勢力企業出現了很多。不僅涉及到各個行業、也涉及到許多熱錢的進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汽車的轉型,也給業界帶來了復雜的局面。而隨著疫情的不約而至,也使整個行業出現了許許多多難意料的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復雜的競爭問題,讓更多的企業不得不知難而退。
同樣,像太陽能這樣的替代能源制造,按理說技術足夠新、產品也足夠有吸引力,但就是難以為繼!這就不能不從汽車與科技結合的程度上找原因?;蛟S,是太陽能這樣的替代能源,雖然優勢一大堆,但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一旦放在了競爭環節來衡量,自然就難以與許多新技術相比較,所以,企業的倒閉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這同樣也給企業提個醒,不是什么科技都可以適應汽車制造與發展。這是因為,許多科技雖然能夠讓人看上去眼花繚亂,但一涉及到實用,就明顯的存在著短板與局限!這就很難形成實際的競爭效果。所以,與其急功近利的將新科技搬上新產品,就不如多從長遠與實際使用兩大方面來考量新科技與汽車制造的關系,這才是保障汽車企業能循序漸進發展的關鍵。
所以,眼看著新一年汽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新車的推出也越來越頻繁。在這個時候,出現企業的頻繁倒閉、新制造不服水土的問題嚴重,顯然不完全是壞事!至少,可以提醒現有的車企,要審慎對待新科技條件下的新制造問題,這或許才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481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