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車市最火的話題莫過于降價,但在筆者看來,這種降價方式只是車企最為低級的營銷方式,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同樣是降價,比亞迪就玩得更高級,通過技術的提升、產品規(guī)模化達成的降本,打出了“油電同價”的旗號,這種“降維打擊”的方式,勢必進一步吞噬同級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無獨有偶,3月10日,長城汽車辦了一場“智能新能源干貨大會”,發(fā)布了Hi4混動四驅技術,同時長城還打出了“普及四驅”的口號。甚至號稱Hi4的推出,長城可以做到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不難看出,長城將用四驅車去搶奪兩驅車的市場份額。
是不是如此呢?我們一起看一下
Hi4有多強?全工況效率最優(yōu)、全場景駕駛無憂
據介紹,全新Hi4的技術模塊核心部件均為行業(yè)領先:1.5L/1.5T兩款混動專用發(fā)動機,以當前行業(yè)領先的技術配置可實現最高41.5%的工程熱效率,油耗能夠降低6%—7%。
全新Hi4前驅動模塊總成,傳動效率可高達98%,同時能夠實現換擋無頓挫和工作模式智能切換,提升動力性和舒適性。后驅動模塊總成電機功率達150kW,電機效率高達96.5%。另外,具備快充功能的低內阻動力電池可滿足100km以上純電續(xù)航。
長城汽車全新Hi4后驅動模塊總成
要說明的是,高性能核心零部件不是功能簡單疊加,而是通過前后軸雙電機串并聯(lián)電四驅全新構型,使整車效能發(fā)揮更優(yōu)。通過前后軸雙電機動力解耦及高效動態(tài)調節(jié),全新Hi4擴大傳統(tǒng)雙電機串并聯(lián)構型使用場景,可實現全速域全工況動力性、經濟性、道路適應性的提升;同時全新Hi4擁有趨于完美的50:50軸荷分配,讓整車性能上限更高。
同時,全新Hi4通過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tǒng),能夠精準識別實時路況,通過3擎9模智能動態(tài)切換,保障用戶在任何出行場景中,均能靈活匹配到更適合的工作模式。
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tǒng)工作示意
對比主流傳統(tǒng)雙電機混動技術,全新Hi4在安全操穩(wěn)、道路通過性、動力以及用車成本等整車綜合實力上實現全面超越,為用戶帶來“更省、更遠、更安全”的駕駛體驗。
長城汽車強調,全新Hi4的這種前后軸雙電機串并聯(lián)電四驅構型,在新能源混動市場中開創(chuàng)技術先河。未來,將給到客戶“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
用戶需要什么車?動力、經濟性、性價比兼得
關于SUV車輛的動力應該怎樣選?筆者也很直接地詢問過身邊的朋友。
Q:喜歡動力強的四驅車嗎?
A:喜歡,但是不買。
Q:為什么呢?
A:一是不實用,其次主要就是價格高、還耗油。
Q:如果一款車給你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是否考慮呢?
A:誘惑力很大!
2023年,隨著旅游市場的復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與愛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在車輛的選擇上,也是“要動力也要省油”、“要安全也要激情”,但面對高價格時,他們通常會退而求其次,選擇能滿足日常出行需求的動力即可。
而當“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動力與經濟性兼顧的一款車作為備選項時,還是很有誘惑性的。
此次長城汽車推出的全球首創(chuàng)智能四驅電混技術——全新Hi4,可以說用天花板級的混動技術號準了消費者的脈搏。
長城汽車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
在能效管理方面,長城汽車智能能量管理系統(tǒng)與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tǒng)相輔相成,在不同工況場景下智能選擇更匹配的工作模式,并實現具體場景下動力的精細化控制,進而達成整車系統(tǒng)能耗大幅降低,讓每一份動力輸出都有用武之地,能量不浪費出行更節(jié)能。
長城汽車全新Hi4技術解讀
在動力保障、安全操穩(wěn)、道路通過性方面,長城汽車通過全新構型、高性能動力源組合,并結合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tǒng),實時對前后軸扭矩進行智能分配和動態(tài)調節(jié),提高車輛操穩(wěn)性、安全性和舒適性。
結語:2022年,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速達到150%,遠超純電動82%的增速,而長城在插電混動領域并未取得太好的成績。2023年的插混市場,被譽為“神仙打架”,誰能瓜分更多的市場份額,還得看產品是否真的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我們期待長城汽車全新Hi4技術盡快搭載到產品上,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技術革新帶來的實惠,同時,也期待長城汽車在插電混動領域的突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76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